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观察

2015-12-26 03:05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6期
关键词:依那普利达标率硝苯地平

何 崇

(驮卢中心卫生院,广西 崇左 532206)

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观察

何 崇

(驮卢中心卫生院,广西 崇左 532206)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率。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硝苯地平组和依那普利两组,每组45例。硝苯地平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每天60 mg,1次口服。依那普利组给予依那普利片每天60 mg,1次口服。均治疗8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统计不良反应率。结果硝苯地平组血压达标率为95.62%,依那普利组血压达标率为88.89%,两组血压达标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硝苯地平组有5例(11.11%)伴各种不良反应,依那普利组有11例(24.44%)伴各种不良反应。与依那普利组比较,硝苯地平组不良反应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组和依那普利组在血压达标率疗效方面相当,硝苯地平组在降低不良反应率方面效果较好。

硝苯地平;依那普利;原发性高血压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的临床发生率较高,且在患者中呈年轻化趋势。高血压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和机制复杂,针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进行预防是高血压防治的重要方面,此外,通过应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也是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在临床研究中,已经发展了许多有效的降压药物[1]。硝苯地平是高血压治疗中比较常用的一种药物,其特点是在有效控制血压的同时,对人体重要器官心、脑、肾等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肌纤维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舒张、收缩功能。本研究回顾性观察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并进行总结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为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患者在入院时的舒张压均>90 mm Hg,收缩压>140 mm Hg。排除标准:①继发性高血压患者;②存在肝肾功能障碍;③存在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⑤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硝苯地平组和依那普利两组,硝苯地平组45例,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43~74岁,平均年龄(58.2±3.2)岁;病程3.2~19.6年,平均(11.2±2.8)年。依那普利组45例,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60.01±3.2)岁;病程3.6~20.2年,平均(12.4±2.2)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根据其合并症给予相应的治疗,例如,血脂偏高患者则给予其降脂治疗,合并糖尿病患者则给予其降糖药物,对血糖进行控制。在此基础上,硝苯地平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国药准字H10910052,规格20毫克/片,地奥集团成都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每天60 mg,1次口服。依那普利组给予依那普利片(国药准字J31030215,规格20毫克/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天60 mg,1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在服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并检测肝肾功能。

1.3 检测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疗效评定标准: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根据我国卫生部2010年颁布的新药研发原则中有关高血压治疗药物的指导原则进行评判。显效: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通过药物控制后均达标,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有效: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通过药物控制后均达标,临床症状得到一定改善。无效: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通过药物控制后仍难以达标,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血压达标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结果比较:硝苯地平组血压达标率为95.62%,依那普利组血压达标率为88.89%,两组血压达标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结果比较[n(%)]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比较:硝苯地平组有5例(11.11%)伴各种不良反应,依那普利组有11例(24.44%)伴各种不良反应。与依那普利组比较,硝苯地平组不良反应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原因有多种,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遗传因素、环境变化、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均是其重要的发病原因,近来随着对原发性高血压研究重点前移,医学界更注重预防。然而,对于已经罹患高血压的患者,如何有效控制血压、避免对全身多器官的进展性损害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针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是细胞内钙离子(Ca2+)增多,血管平滑肌张力增加而致血压升高,药物研发界研发了硝苯地平,硝苯地平是一种长效二氢吡啶类Ca2+拮抗剂,作为常用的控制血压药物应用于临床,经过临床检验,证明该药具有效果确切、生物半衰期长特点[2]。不良反应主要是造成患者头晕、头痛、口渴、恶心、干咳以及心悸和其他消化道症状等。

依那普利也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常用药物,临床使用证明该药控制血压效果明确,但对于其不良反应观点不一,有认为其不良反应少,且许多均为一过性;也有观点认为其不良反应较多[3-4],例如,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面部潮红、头痛、头晕、恶心、皮疹、心悸等不良反应。但考虑到每一种药物均非十全十美,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都是相伴而来的,本研究工作通过观察比较,对两种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率进行总结。在研究中注意到,对于治疗效果的比较,硝苯地平组血压达标率为95.62%,依那普利组血压达标率为88.89%,两组血压达标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药物的疗效相当,临床控制血压的效果是明确的。同时,在研究中也观察到,就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率而言,硝苯地平组有5例患者伴各种不良反应,依那普利组有11例患者伴各种不良反应。与依那普利组比较,硝苯地平组不良反应率降低(P<0.05),表明整体上硝苯地平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但在临床实践中,有时候还要考虑联合其他降压药物应用。

[1]史瑞华,高振华,张桂英,等.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0,19(10):729-731.

[2]刘小红.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5(9):1247-1248.

[3]唐学坤.非洛地平与依那普利联用治疗高血压病36例[J].中原医刊,2007,7(1):178-179.

[4]楼群利.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海峡药学,2013,25(5):53-55.

R544.1

B

1671-8194(2015)06-0081-02

猜你喜欢
依那普利达标率硝苯地平
沙颍河(阜阳段)生态流量监测的探索
妊高症患者治疗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应用研究
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冠心病的应用效果研究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粤北地区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术后营养素摄入情况调查研究
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