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定量检测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分析

2015-12-26 03:05张军能廉明哲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6期
关键词:瓜氨酸风湿性关节炎敏感性

张 轶 张军能 廉明哲

(厦门市第一医院同民分院,福建 厦门 361101)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定量检测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分析

张 轶 张军能 廉明哲

(厦门市第一医院同民分院,福建 厦门 361101)

目的探讨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观察在实施临床诊断过程中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RA患者60例,将其设为A1组(观察组)。同期选择非RA患者146例,将其设为A2组(对照组1),选择健康体检人员60例,设为A3组(对照组2)。对A1组与A2组、A3组研究对象的CCP含量以及RF含量(类分湿因子)进行准确检测。主要用雅培i2000对患者的CCP含量进行检测,选择西门子特定蛋白仪对患者的RF含量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方法针对RA疾病诊断敏感度以及特异度表现出的差异。结果在进行RA临床诊断过程中,抗CCP抗体表现出的敏感性低于选择RF进行诊断后表现出的敏感性(P<0.05);在特异性方面,高于RF极为明显(P<0.05)。联合上述两种方法对RA患者进行检测,临床获得较高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结论针对RA患者,临床选择抗CCP抗体加以临床诊断,表现出较高的特异性,但尚未有效明确其与RF二者之间表现出的相关性。对此,将二者联合对RA患者进行检测,可有效将患者血清学阳性率提高。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定量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

RA作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疾病特征主要表现为周围对称性多关节慢性炎症,往往合并出现关节外系统损害的现象。此种疾病的病理损害主要表现为患者患有关节滑膜炎情况,针对疾病的形成原因尚未有效明确[1]。当前针对RA患者在进行临床诊断过程中主要选择RF方法,但是此种方法临床表现出的特异性较低。为了分析CCP的临床诊断价值,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RA患者以及非RA患者,分别对其进行CCP含量测定以及RF含量测定,以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现将临床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60例RA患者,将其设为A1组。同期选择146例非RA患者,将其设为A2组,选择健康体检人员60例设为A3组。在A1组患者中,男18例,女42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7~69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9.9±1.5)岁。所有患者全部满足RA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在A2组患者中,男40例,女106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6~70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9.5±1.9)岁。其中患有SLE(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40例,患有SS(干燥综合征)的患者30例,患有OA(骨性关节炎)的患者16例,患有AS(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30例,患有PsA(银屑病性关节炎)的患者30例。在A3组健康体检人员中,男32例,女28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6~70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9.8±1.7)岁。对比三组研究对象的年龄范围等一般资料,临床存在可比性(P>0.05)。

1.2 方法:仪器主要选择:美国雅培i2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试剂主要选择:美国雅培原装进口试剂。测量值超过5.0 U/mL,证明为阳性[2]。选择西门子特定蛋白仪BNP对患者的RF含量进行检测,测量值超过22.0 IU/mL,证明为阳性[3]。

1.3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RA患者临床数据进行分析,选择卡方检验通过率形式表示计数资料,以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阳性率比较:抗CCP以及RF针对A1组、A2组以及A3组表现出的阳性率可见表1。

从表1能够得出,抗CCP抗体针对RA疾病患者临床诊断的敏感度以及特异度分别为50.00%以及95.89%。RF针对RA疾病患者临床诊断的敏感度以及特异度分别为80.00%以及81.79%。

2.2 敏感性与特异性:针对RA患者,分别选择抗CCP以及RF对其进行临床诊断发现,在临床获得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两方面,抗CCP抗体针对RA表现出的诊断敏感性低于RF的诊断敏感性(P<0.05);表现出的特异性高于RF诊断的特异性,二者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两种检验方法在临床阳性率方面,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将上述两种方法联合对RA患者进行检测,最终临床表现出的特异性获得显著提高,特异性提高至98.59%。

表1 抗CCP以及RF针对三组研究对象具有的阳性率

3 讨 论

针对RA患者,在进行临床疾病诊断过程中,主要选择测定RF对患者进行测定[4]。但是此种方法于临床表现出较低的特异性。于RA疾病诊断过程中获得的阳性率为60%~80%。因为针对B细胞免疫缺陷患者,自身RF有可能表现出阳性情况[5]。例如出现蛋白代谢异常情况以及患有慢性抗原刺激的相关疾病。对此,通过RF针对RA患者进行疾病诊断,难以表现出显著的特异性[6-8]。

近年来发现,抗CCP抗体针对RA疾病患者临床表现出较高的特异性。抗CCP抗体针对RA表现出极高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在本次研究中发现,抗CCP抗体于RA患者血清中表现出较高的阳性率,高于A2组以及A3组患者非常明显(P<0.05)。从而有效证明抗CCP抗体属于RA疾病的特异性抗体。在进行RA临床诊断过程中,抗CCP抗体表现出的敏感性低于选择RF进行诊断后表现出的敏感性(P<0.05);在特异性方面,高于RF极为明显(P<0.05)。联合上述两种方法对RA患者进行检测,临床获得较高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抗CCP抗体针对不同RF含量最终获得的阳性率未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P>0.05)。CCP抗体针对表现为阳性的RA患者表现出的骨破坏作用高于抗体阴性患者极为显著,从而证明抗CCP抗体含量同RA患者临床疾病严重程度以及疾病的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

总而言之,针对RA患者在实施早期检测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应用抗CCP抗体,同RF联合对患者进行检测,并且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进行观察,能够显著提高RA患者的临床检出率,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魏国兰,丁妍,韩宇翔,等.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定量检测ELISA试剂盒的制备及其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意义[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3,21(5):421-424.

[2]李艳霞.联合检测抗CCP与RF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2,9(17):78-79.

[3]刘婷婷,邱家洋,陈桂珍,等.定量检测抗CCP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临床价值[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8):1293-1294.

[4]吴炜霖,林德伟,韩光,等.RF、抗CCP抗体、抗GPI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4):1997-1999.

[5]何应中,韩昵薇,邹焰,等.国产与进口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试剂盒检测结果对比分析与应用研究[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3,36(3):241-244.

[6]朱海龙.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医药卫生,2013,22(11):1593-1594.

[7]李三中,郑延梅,代燕,等.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IgG-Rf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刊,2012,36(9):12-13.

[8]周福利.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及临床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1):82.

R593.22

B

1671-8194(2015)06-0101-02

猜你喜欢
瓜氨酸风湿性关节炎敏感性
瓜氨酸化与类风湿关节炎
经前烦躁障碍症发病与四氢孕酮敏感性中西医研究进展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左振素诊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思路与特点
不同葫芦科作物中瓜氨酸含量的比较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颈椎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治体会
受害者敏感性与报复、宽恕的关系:沉思的中介作用
微小RNA与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