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探讨尿液微量白蛋白(mAlb)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检测及意义

2015-12-26 03:05高胜利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6期
关键词:视黄醇微量白蛋白

高胜利

(新郑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 新郑 451100)

分析探讨尿液微量白蛋白(mAlb)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检测及意义

高胜利

(新郑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 新郑 451100)

目的对尿液微量白蛋白(mAlb)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检测及意义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作为实验组,再选取55例正常人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体内的尿液微量白蛋白(mAlb)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进行检测,并应用尿液分析仪对蛋白定性试验进行测定,对比分析其测量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尿液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人,同时,蛋白阳性患者的尿液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与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明显高于蛋白阴性组患者,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微量白蛋白(mAlb)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对糖尿病肾病的检测具有重大意义,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检查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尿液微量白蛋白(mAlb);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临床上又称作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是较为常见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并且是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因此,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致力于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中。我院为进一步探究尿液微量白蛋白(mAlb)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检测及意义,特选取5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研究后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55例正常人将其作为对照组。实验组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31~56岁,平均年龄在(43±3.2)岁,尿蛋白阳性组32例,尿蛋白阴性组23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在33~55岁,平均年龄在(45± 2.1)岁。对实验组55例患者研究前均确诊为糖尿病肾病,并确保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尿液检测。方法:对全部患者均采取清晨第一次的晨尿中,中段的部分尿液留取尿标本并及时送检验科检验,对于患者蛋白定性试验的检测则采用尿液分析仪来完成;本研究中选用的仪器为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关于尿液微量白蛋白(mAlb)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的检测可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上海北加生化试剂有限公司提供本研究中所需的全部试剂,并且严格遵循操作标准进行操作。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尿液微量白蛋白(mAlb)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进行观察记录并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用()表示计量资料,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体内的尿液微量白蛋白(mAlb)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情况:实验组患者的尿液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人,差别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见表1。

2.2 实验组蛋白阴性与阳性患者尿液微量白蛋白(mAlb)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情况:阳性患者的尿液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与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患者,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体内的尿液微量白蛋白(mAlb)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情况

表2 实验组蛋白阴性与阳性患者尿液微量白蛋白(mAlb)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情况

3 讨 论

常见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便是糖尿病肾病,肾小动脉硬化、肾动脉硬化等不同原因引起的肾小球病变性的硬化,过度损伤肾小球的滤过膜,因此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影响[2]。

本研究中,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液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73.4 ±17.5)mg/L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3.12±0.97)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人,统计学有意义(P<0.05)。该结果是因为在人的机体中,尿液微量白蛋白(mAlb)是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微血管病变患病初期的明显变化指标,其作用是由于本身为一种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在患者的机体发生病变时,肾小球的重吸收功能遭到破坏,导致白蛋白不能被正常吸收,因而使尿液中的白蛋白水平高于正常,并且升高的程度与肾小球的损伤程度呈现正相关的趋势[3-4]。

与此同时,糖尿病肾病患者中,蛋白阳性患者的尿液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84.4±20.4)mg/L与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3.01± 0.83)mg/L明显高于蛋白阴性患者,统计学有意义(P<0.05)。这是由于血液中转运视黄醇类物质所需的载体蛋白是由视黄醇结合蛋白来担任的,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是否完好可由该指标来反映[5-7]。与糖尿病病程关系密切的相关指标为患者的尿液蛋白阳性,并且其病程与尿蛋白的阳性率呈现正相关的趋势,尿液微量白蛋白(mAlb)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检测时表现为高度特异性,能够应用于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检测与诊断,提高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效率,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8]。

综上所述,尿液微量白蛋白(mAlb)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对糖尿病肾病的检测存在及其重大的临床意义,指导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检查,安全可靠,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1]柴杰,吕凌波,李海燕,等.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探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6):1034-1036.

[2]Nielsen SE,Sugaya T,Hovind P.Urinary liver-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predicts progression to nephropathy in type l diabetic patients[J].Diabetes Care,2010,33(6):1320.

[3]姚立腾,王锦驹.血清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联合检测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5):440.

[4]刘红,邢淑清,赵红娟,等.尿N-乙酰-13-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微量蛋白、尿α-微球蛋白、尿β-微量球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4):161.

[5]邱慧.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与尿液微量白蛋白、血β2-微球蛋白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刊,2013,48(5):37.

[6]马勇,许吉斌.血清Cys-C、β2-MG、RBP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2):135-136.

[7]廖群,陈芳华.尿蛋白、微量白蛋白及尿蛋白电泳联合检测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11):1944-1945.

[8]乐嫣,张华,陈华,等.血清及尿液特定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3,20(2):81.

R587.2

B

1671-8194(2015)06-0113-02

猜你喜欢
视黄醇微量白蛋白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微量Fe元素对氧化钨粉还原过程的影响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微量行程变大行程的模具调整结构
视黄醇对仔猪睾丸支持细胞体外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nodules in a patient with pulmonary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A case report
视黄醇在卵巢发育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视黄醇及其衍生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专利技术综述
血β2微球蛋白联合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在早期肾损伤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