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直肠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

2015-12-26 03:05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6期
关键词:置管满意率直肠癌

刘 卉

(沈阳市肛肠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

优质护理在直肠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

刘 卉

(沈阳市肛肠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直肠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此次调查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20例,对其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20例,对其进行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满意率等指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直肠癌患者PICC置管中进行优质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率。该种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优质护理;直肠癌;PICC置管;应用

直肠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疾病,其是指位于齿状线至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之间的癌[1]。直肠癌的发生多与患者的饮食及生活习惯相关。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法化疗在肿瘤疾病治疗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除此以外,对肿瘤化疗患者进行优质的临床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在此次调查中,我院对直肠癌PICC置管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直肠癌PICC置管患者为此次调查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符合临床上对于直肠癌的诊断标准及病症。其中,观察组患者20例,男14例、女6例,患者年龄为50~78岁,平均年龄为(64.3 ±2.5)岁;对照组患者20例,男13例、女7例,患者年龄为51~72岁,平均年龄为(63.4±3.0)岁。两组患者对分组情况知情无异议,且在一般临床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具体情况如下:

1.2.1 细化基础护理:PICC置管24 h内,对患者的穿刺部分进行密切观察。包括局部皮肤的颜色变化、穿刺处是否有渗血、肿胀等。在3 d时间内,每日对穿刺部分的敷料进行更换,以避免穿刺口处发生感染。3 d后根据患者穿刺口的基本症状可延长更换敷料时间,但每次敷料更换间隔不得超过3 d。对导管进入深度、导管缝线的松动情况进行检查,避免发生导管脱落情况,增加患者的痛苦。在输液装置更换过程中,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肝素帽、正压接头时进行消毒接头,紧密连接。输液过程中,需保持导管通畅,避免因导管堵塞而发生不良事件。输液完毕后,以碘伏对肝素帽进行消毒,并对导管进行闭管清洗,避免发生堵塞[2]。

1.2.2 并发症的预防及优质护理。①导管堵塞:导管堵塞是PICC置管中最为常见的一类并发症。通常情况下,液体经PICC导管的重力滴速约在80滴/分以上。当出现滴速缓慢或在冲管时遇到阻力作用时,则可能提示发生导管堵塞。引发导管堵塞的主要原因为封管不及时或封管方法不恰当。尤其在滴注黏稠性较大的液体时,若不进行及时封管,则极易引发导管堵塞。因此在对患者进行输液前,首先检查导管是否存在阻力,若有阻力存在,则先以肝素溶液进行溶栓处理,正压接头后给予脉冲式封管。当输液完成后,及时对导管进行清洗,避免堵塞。②感染:除导管堵塞外,穿刺口感染也是PICC置管最为常见的一类并发症。因此在操作过程中,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引发局部感染。在留置导管期间,也许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可选择透明、通透性好的无菌敷料对导管部位进行覆盖,同时护理人员需定期对患者的穿刺口进行检查,看是否出现红肿、感染等情况。当敷料卷边时,及时更换敷料。③导管脱出:敷料固定不当是引发导管脱出的主要原因。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患者不要经常性的大幅度乱动,避免发生导管松脱。同时护理人员需定期对穿刺部位进行检查,判断其是否出现渗血或渗液情况,一旦出现,则需检查导管的松紧度,避免导管脱出。在对患者换药期间,护理人员需观察导管长度有无变化,对患者进行敷料更换时,应动作轻柔,避免暴力撕扯,预防导管松动或脱落。同时可教导患者日常自我检测的方法,一旦发生导管松脱情况时,及时与医护人员取得联系,对患者进行固定。④导管断裂:当PICC在体内置管时间过长时,则可造成导管断裂。或在对患者化疗期间,其肢体活动过度,也可导致导管断裂。因此在对患者置管时,需保持导管固定,并建议以S型固定法对导管进行固定。⑤局部皮肤感染:长期置管可引发局部皮肤出现红肿,流脓等症状,因此医护人员需定期对患者进行穿刺处消毒,及时更换敷料等。尤其在夏季,患者易出汗,因此,医护人员需频繁的对患者的敷料处皮肤进行检测,当发现患者皮肤红肿时及时为患者更换新的较薄的敷料,以增加局部的透气性,减少汗液的产生。此外,需加强局部用药,避免因敷料较薄而导致穿刺口感染。对于严重感染患者,则需取出置管。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满意率进行观察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组间以t检验进行比较,视P<0.05时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

2 结 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我院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由比较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临床满意率比较:我院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满意率进行观察比较。由比较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满意率比较

3 讨 论

化疗是直肠癌患者较为常用的一类治疗方法。而PICC置管法时实现化疗的重要途径。PICC置管可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进而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一定影响,并增加患者的痛苦。因此,必须对患者进行恰当的临床护理,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在此次调查中,我院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包括基础护理及并发症预防两方面。由此次护理结果可知,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后,可有效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率[3]。

综上所述,以优质护理法对直肠癌患者PICC置管进行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率。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降低患者的身心痛苦,促进患者的恢复。

[1]单玉珍.优质护理在直肠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7):225-226.

[2]陶静楠,王晓楠.PICC置管后穿刺点的护理改良方法[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4):179-180.

[3]李栗,王锡山,郭丽明,等.PICC在1289例结直肠肿瘤患者中的应用经验[C].第二届胃肠肿瘤学术研讨会暨广东省医学会胃肠外科学分会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204-208.

R473.73

B

1671-8194(2015)06-0217-02

猜你喜欢
置管满意率直肠癌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不同深静脉临时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