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疼痛护理对老年慢性非癌性疼痛控制的效果分析

2015-12-26 03:05敬仁芝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6期
关键词:癌性规范化入院

敬仁芝

(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医疗科,四川 成都 610072)

规范化疼痛护理对老年慢性非癌性疼痛控制的效果分析

敬仁芝

(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医疗科,四川 成都 610072)

目的探讨规范化疼痛护理对老年慢性非癌性疼痛控制的效果影响。方法将老年慢性非癌性疼痛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n=64)患者在入院时给予规范化疼痛护理,并实施常规护理和常规镇痛治疗。对照组(n=64)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和常规镇痛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出院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取得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规范化疼痛护理对老年慢性非癌性疼痛控制的疗效有差异性。

疼痛护理;老年;非癌性;疼痛控制

1994年国际疼痛研究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将疼痛定义为“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1]。有研究[2]显示,老年慢性疼痛的发生率为25%~50%,其中有45%~80%患有慢性疼痛的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且会伴随产生抑郁、睡眠障碍、关节活动减低、生理和社会认知障碍等。老年患者的疼痛仍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对我科收治的128例老年慢性非癌性疼痛患者,进行规范化疼痛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入住我科的128例老年慢性非癌性疼痛患者。128例患者中男性78例,女性50例,年龄60~85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82例,小学文化程度及文盲46例。病程平均为(16.9±3.6)个月,疾病种类包括:骨质疏松症3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病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24例,颈椎病18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6例,肩周炎12例。纳入标准:符合国际疼痛研究会IASP的慢性疼痛诊断标准,即疼痛时间3个月以上,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3分。排除标准:有恶性肿瘤、严重心、肝、肾、神经系统疾病;既往曾经神经科或精神科医师诊断的器质性疾病(如脑梗死等)或重型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等);智力低下者。

1.2 研究方法

1.2.1 分组: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n=64)患者在入院时给予规范化疼痛护理,并实施常规护理和常规镇痛治疗,常规护理主要包括:饮食护理、药物指导、防跌倒护理和康复护理。对照组(n=64)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和常规镇痛治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进行疼痛评估。

1.2.2 规范化疼痛护理方法。①疼痛健康教育内容:疼痛的概念及机制。规范化疼痛治疗方法,无需忍痛的观念。教会患者正确评估疼痛强度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镇痛药物相关知识。正确理解阿片类药物的成瘾性和耐受性。社会支持在疼痛控制中的作用。②情感支持疗法:与患者展开有效沟通,以耐心倾听和良好亲和力赢取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信任关系,给予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对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及时疏导。③松弛疗法。运用深呼吸放松法:以安静舒适的环境为宜,让患者靠在沙发上,以轻柔愉快的声音指导。一般先从双手开始,吸气时,逐渐握紧拳头(约5 s),吐气时缓缓放松(约10 s)。借此感到紧张与放松的感觉,然后用类似方法从前臂、上臂、脸部、颈部、肩部、腹部、大腿、小腿等部位肌肉逐步放松,整个训练过程与呼吸密切配合,一般每次重复30 min。

1.2.3 疼痛控制效果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在纸上面划一条10 cm的横线,横线的一端为0,表示无痛;另一端为10,表示剧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让患者根据自我感觉在横线上划一记号,表示疼痛的程度。轻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平均值为4~6分;重度疼痛7~10。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疼痛程度越重。

2 结 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组间VAS疼痛评分无差异性,见表1,但治疗护理出院时试验组VAS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性(P<0.05)。

表1 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入院时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出院时比较,②P<0.05

组别 例数 入院时VAS评分出院时 VAS评分试验组 64 6.7±1.243 4.0±1.031①②对照组 64 6.46±.218 4.2±1.224①

3 讨 论

3.1 近年来,疼痛治疗质量日益受到关注。美国老年协会等[3]陆续出版老年疼痛相关循症指南。有研究表明[4],老年人不愿意讲述疼痛,采取忍耐的态度,不愿服药或对治疗无信心是对疼痛和疼痛管理的常见认知。Arnstein等[5]提出对患者的疼痛教育无论是单独进行还是作为认知行为治疗的一部分,均可使患者从中受益。而且对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提供疼痛教育时不管其方式是结构性还是非结构性、有序还是无序,都是有益于患者了解和使用疼痛的相关知识和技术,管理自身的疼痛,从而有助于获得更为舒适和积极的生活,并恢复至疼痛发生之前的生活质量。健康宣教可以使患者掌握正确的疼痛评估方法,增强其对疼痛的自控能力,减少患者对使用阿片类药物成瘾性的担忧,从而主动提高控制疼痛的意识,积极要求治疗,并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用药。健康教育的最根本目的是改变患者不健康的行为,建立积极向上的健康行为,而行为的根本过程要经历服从、同化、内化的态度转化阶段,遵循健康教育知信行的行为改变模式[6]。

3.2 通过一定的肌肉松弛训练程序,有意识的控制自身的生理心理活动,降低唤醒水平,改善躯体及心理功能紊乱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7]。

3.3 长期的病痛更易引发患者的产生焦虑、烦躁和抑郁等心理障碍,进而加剧疼痛感受。情感支持疗法给予患者充分支持和鼓励,减轻患者的心理障碍。

本研究通过开展规范化疼痛护理,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疼痛控制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提示规范化疼痛护理可以提高老年慢性非癌性疼痛控制的效果。护理人员要及时正确地评估患者的疼痛,实施规范化疼痛护理,使老年人经常保持精神舒畅,增强患者积极治疗的信心,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1]韩继生.疼痛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2.

[2]娄强.老年病人规范化疼痛治疗的原则[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5, 11(3):182-183.

[3]AGS Panel on Persistent pain in older Persons.The management of persistent Pain in older persons[J].J Am Geriatr Soc,2002,50(6 Suppl):205-224.

[4]李红艳,李世红,卞春华.老年患者慢性疼痛的特点及护理对策[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3,20(2):131-132.

[5]Arnstein P.Chronic neuropathic pain issues in patient education[J].Pain Manag Nurs,2004,5(4):34-41.

[6]包佳明.霍杰.护理健康教育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212-213.

[7]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疼痛学分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248.

R473.74

B

1671-8194(2015)06-0242-02

猜你喜欢
癌性规范化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探讨中药外敷治疗癌性腹水的用药规律研究
补气养血通脉饮辅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疗效观察
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磁共振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在筛查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点播影院迎来规范化,4K HDR迎来普及之潮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多因素可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