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价值视角职教投资决策评价研究

2015-12-26 04:13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评价方法职业教育



多元价值视角职教投资决策评价研究

陈晓雁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300350

[摘要]职业教育多个出资方、受众广泛性和多元化的外部环境为其投资决策与评价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进行多元价值视角下职业教育投资决策与评价是投资方、受益方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是改善传统职业教育评价指标单一、体系缺乏的重要议题。因此,职业教育投资决策评价必须建立在多元价值观基础上,遵循效率、公平、参与和可持续的原则,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职业教育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构建起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投资决策与评价体系。

[关键词]职业教育;投资决策评价;多元化价值观;评价方法

[课题项目]本文系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4年度科研项目《职业教育办学成本与效益分析研究》(立项编号:ⅩⅣ488)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言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发布,表明国家已从政策层面对加大职业教育投入进行了顶层设计。随着国家、社会以及个人对于职业教育的投入逐渐增加,对其办学效率和效益的评价受到各界关注。追溯历史,对于教育投资决策与评价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7世纪,受教育市场化、公共产品教育属性以及教育推动经济增长等理论的指导和刺激,职业教育的社会化服务职能、人才培养功能以及提升经济的外向性特点等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在职业教育领域,做好办学成本与效益分析研究,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实现社会公平、效率提升、大众参与和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价值,对于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促进职业院校长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职业教育投资涉及到独立项目、互斥项目以及依存项目,传统以“成本—收益”为核算基础的财务评价方法难以实现不同项目下职业教育多元化价值的决策与评价。而且,职业教育的多投资主体和多资金来源也对评价方法提出了挑战。为此,本文试图从公共项目投入的全新视角出发,基于我国职业教育的行业特点,构建多元价值观下职业教育投资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方便对职业教育的贡献以及各种影响的决策与评价。

二、多元价值观视角下职业教育投资评价的内涵

(一)职业教育多元价值观的提出

职业教育的投入是一种公共项目的产出或服务,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和外部经济特征。在职业教育实现公共项目多元价值观的前提下构建其评价体系,首先要理清职业教育的多元价值观点。

职业教育的多元价值观是由当前多元化时代、多元化文化和多元化需求所决定的。换句话说,在多元化外部环境下,单一的职业教育观是无法适应外部需求的,因而对职业教育投资评价应引入多元化的评价观点。传统的教育投资定量分析法是成本—效益分析(Cost Benefit Analysis,简称CBA),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CBA法提出的前提假设或理论基础是投资主体是理性的,其目的在于为投资主体决策服务,但是,该方法中用于判断社会成员价值的Pareto准则要求过于严格,使得方法应用受到极大限制。此外,投资职业教育的基本目的在于实现公众利益,增加社会福祉,因此,其费用和效益的分析除了传统的成本核算外,还需考虑难以用货币计量的社会收益、经济效益和个人价值。为此,在现代产权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的支撑下,将社会公平、个体价值等引入了公共项目的评价之中,学者们将其称为“新CBA”方法。“新CBA”方法强调社会大众的公共决策和广泛参与,使得传统方法难以处理的不同主体间费用、效益影响能得到更加公平的体现,从而提升投资的可持续性。

(二)职业教育投资评价的多元价值观内涵

1.保证投资高效。职业教育投资,应首先考虑投资的效率,传统的“成本—效益”评价方法其实就是奉行效率优先、经济最高的评价原则。教育投资本身具有高效性,美国对1900-1949年这50年间投资做过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物资投资所获利润不到教育投资的1/5,但这种利润的获得具有一定的时间延迟性,或者说,有一定的时间潜在风险,这也是导致采用绩效或生命周期对教育项目进行评价时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因此,在保证职业教育投资高效率时,还应兼顾风险控制,使其与职业教育多元价值观相协调。

2.实现社会公平。职业教育投入的社会目标就是要增进社会财富,实现社会公平,就是要解决与职业教育投资项目相关的效益与费用在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合理分配问题,达到预期收益合理、不同群体利益均占的多赢局面。因此,从公平角度看,对职业教育投资进行决策与评价时,应顾及职业教育投资对所在国、所在地区、当地群体收入的影响,以判断投资带来的效益及相应的分配制度是否符合公平原则,而这也正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投资评价相对薄弱的短板。

3.保障广泛参与。传统教育评价更多顾及投资方或出资方的利益,对于投资的社会效益、受资方的成本则较少考虑。其实,职业教育出资主体和受益对象本身具有多元化特点,倡导职业教育投资评价的参与价值就是让全部相关利益群体均有参与评价的机会。具体而言,在职业教育投资的立项阶段、实施阶段和运行阶段,各投资方均能参与投资决策,提出各方建议。广泛和充分的参与,首先能够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其次,能够被“社会接受”,无疑使投资具有更大的技术受众,降低规范化层面和实用化层面的不平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参与性是公平性的延展,是为保证公平共赢局面出现而使投资成本、效益和风险共担。

4.可持续发展。需要强调的是,职业教育投资的可持续性更多指的是对于经济增长、社会财富和个人生产生活的改善度,即经济效率、社会效率和个体效率。传统评价方法仅追求经济效率,不考虑项目本身的社会适应度,从而忽略了附加的社会效率和个体效率,使得评价的结果过于狭隘。因此,职业教育可持续价值观要求对其评价时,不仅要考虑经济指标,还需将社会效益、个体效益囊括其中。

三、基于多元价值观的职业教育投资评价指标

基于上文所述的职业教育效率、公平、参与和可持续的多元价值观可以看出,对职业教育投资决策与评价应摒弃传统评价方法只关注与经济活动直接相关的经济效益,还应将教育所带来和实现的社会效益、个体效益予以考虑。为此,基于多元价值观建立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个体效益三位一体的职业教育投资决策评价指标,还包括考虑国家教育政策、当地教育发展规划以及投资项目的实际情况等,如图1所示。

对于指标的构成解释如下。

图1 基于多元价值观的职业教育投资评价指标及其影响

1.经济效益指标。经济效益评价是职业教育投资决策评价的重要指标,传统方法对其研究较为透彻。从职业教育投资项目经营本身角度看,经济效益指标可分为两大类,即项目内经济效益指标和项目外经济效益指标。项目内经济效益指标是要评价职业教育资金投入所在学校的财务状况,若是政府投资项目,指标选取应关注基本生存能力;若是主体多元化投资项目,还应分析项目为学校带来的财务效益和费用,此时,最基本的考核方法就是分析现金流量表,选取的指标可有财务净现值、财务内部收益、动态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资产收益率、资本金利润率等等。项目外经济效益指标则是评价职业教育投资对外部环境的影响效应,如分析职业教育投资对地区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是否有促进作用,是否带动当地特色产业形成与发展,此时选取的方法可有内部收益率、项目投资净效益率、投资效果系数、资金产出率等。

2.社会效益指标。早在1984年,对于公共项目评价,世界银行就曾明确指出,社会性评估应与经济、技术评价同时开展。对于职业教育投资来说,社会效益评价就是要判断职业教育投资是否带来了社会总体效益,是否对社会公平提升、就业保障等有实质性助力。具体而言,可考虑以下几个效益指标:第一,就业效益。职业教育投资的一大目的就在于推进社会就业,解决城市闲散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可选取增加就业人数、增加就业机会作为评价指标。第二,当地文化教育水平提升效益。该指标主要探讨教育投资是否带来投资所在地或所在区域文化教育水平的改善,是否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为此,可设置教育程度变化率、教育资源流动配置率、当地教育投资比例等指标。第三,社区或城市建设改善效益。职业教育投资可能挤占一部分公共资金,因此,其投资应与所在社区、所在城市的总体规划相符合,建筑结构、建筑设计与装饰应与整个社区和城市的风格搭调。为此,可设立固定资产投资率、固定资产形成率等指标。第四,社会福利及社会保障提升效益。该指标主要用于判断职业教育投资是否拉动当地收入,对于当地社会保障支出、人民生产生活水平和状况是否有改善,同时,投资还应顾及当地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特殊情况。为此,可设置民众满意度指标予以评价。

3.个体效益指标。职业教育投资必然带来受益方,也势必造成受损方,设置个体效益指标就是要切实判断投资的受益方、受损方,并调研他们对于项目的评价,并做好对于受损方以及弱势群体的补偿工作,这其实也是多元化价值观中公平价值的要求和体现。第一,受益方和受损方判断指标。职业教育投入必然改善当地原有的教育资源和利益格局,形成新的利益分配形式。因此,应设置合理指标以区分受损方与受益方,如可选取居民收入水平变化系数、居民收入增长系数作为评价指标。第二,对受损方的补偿指标。对于职业教育投资可能带来或造成某些群体的损失,应采取合理的补偿方式,尽量减小他们的损失,或通过合理方法将他们转化为受益方。这一方面是为了体现项目公平性,另一方面,也减小了项目实施中面临的风险,至于补偿的方式方法、补偿的数额等则可通过居民打分来完成。

四、评价体系构建

综上所述,多元化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投资决策与评价体系共由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构成,如图2所示。基于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可通过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或各类改进的AHP法,如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加权区间层次分析法WIAHP等进行投资评价,方能获得比传统评价方法更加综合性、科学、有效的评价结果。

图2 多元化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投资决策与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范先佐.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高喜珍,陈通.成本效益分析法与公共项目决策[J].财会月刊,2010,(8):3-4.

[3]司静波,许纹齐.公共项目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5,(2):123-126.

[4]陈伟.正确认识层次分析法(AHP法)[J].人类工效学,2000,(2):32-35.

责任编辑:王春艳尹明远

Study on Decision Evaluation of Vocation Education Investment From Angle of Multi-value

CHEN Xiao-yan

(Tianjin College of Commerce,Tianjin 300350)

[Abstract]The investor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iversality of learner and pluralism of external environment make higher challenge for the decision and the evaluation of investing decision. Therefore, it is both a core problem concerned by investor and beneficicy and an important subject under discussion to make investment decision and evaluation under multi-value angle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change the problem of index singleness and system deficiency for traditional education. Investment decision evaluation must be set up on multi-value concept,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efficiency, fair, particip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and enrich and improve evaluation index and method in order to construct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system.

[Key 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 investment decision evaluation, multi value concept, evaluation method

[作者简介]陈晓雁(1967—),女,汉族,天津市人,天津商务职业学院会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收稿日期]2015-03-26

[文章编号]2095-5537(2015)04-00037-03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710

猜你喜欢
评价方法职业教育
程序设计类课程多维评价方法探索
商用车动力性、经济性评价方法研究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评价机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