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研究能源革命和新常态下煤炭发展战略引领煤炭行业科学发展

2015-12-28 08:35王显政
中国煤炭工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煤炭行业常态煤炭

◎王显政

深入研究能源革命和新常态下煤炭发展战略引领煤炭行业科学发展

◎王显政

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和重要的工业原料,在推动能源革命和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煤炭工业发展进入重大转折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煤炭生产和消费革命,研究探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煤炭工业发展战略与规划思路,促进煤炭安全高效绿色集约化生产,提高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水平,为中国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集思广益,献计献策,日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在京举办“2015中国煤炭高峰论坛”。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出席论坛并作总结讲话。

一、深入开展能源革命和新常态下煤炭发展战略研究,引领煤炭行业科学发展

(一)进一步加深对推动能源革命和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煤炭行业发展阶段的认识,推进理念创新。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提出了推动能源供给、消费、技术、体制革命,加强国际合作的战略思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上又从9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涵和特点,这既是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能源和经济发展形势的重大判断,也是对我国能源和经济发展在重大转折时期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煤炭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支柱产业,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也必将发生重大变化。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思想的基础上,做出了煤炭行业进入“需求增速放缓期、过剩产能和库存消化期、环境制约强化期、结构调整攻坚期”“四期并存”的发展阶段的形势判断。

在这个发展阶段中,我国经济由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能源需求增速回落;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逐渐下降,需求增幅回落。根据《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到2020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下降到62%左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提高到15%,对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开采与清洁高效低碳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2015年,煤炭经济仍将保持低位运行态势。一方面,全球石油价格大幅下降,国际煤炭市场继续保持供大于求态势,将进一步影响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国内煤炭供需形势不会发生较大变化,推动煤炭价格回升的基础仍很薄弱;在经历连续两年下行之后,煤炭企业经营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还有可能进一步显现。煤炭行业特别是大型煤炭企业要抓住用好新常态蕴含的新机遇,高度重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增强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阶段性特征,明确发展目标,创新发展模式,探索和释放煤炭行业发展新动力。

(二)进一步加强煤炭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经过多年的发展实践,煤炭行业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发展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进展、见到了实效。目前,煤炭企业参股、控股电厂装机总规模约1.3亿千瓦,占全国电力装机总容量的11%左右,占全国火电装机的1/7强;煤电一体化、煤焦一体化、煤化工、煤建材等产业融合发展,为煤炭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进程中,一批大型煤炭企业注重体制机制创新,组建了企业的战略研究院、技术研究院等研究机构;煤炭企业、科研机构与大专院校建立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与科研单位联合开展了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气等重大科技示范工程,为煤炭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支撑。煤炭行业需要认真总结经验,站在国家煤炭安全稳定供应的战略高度,深化行业改革,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为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三)深入研究创新煤炭发展模式的思路、途径和技术路线,推动煤炭结构调整与转型发展。在能源革命和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煤炭行业必须摒弃长期以来依靠数量增加、速度增长、规模扩张、价格上涨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要转向依靠质量提高、效益提升、结构优化、两化融合、人才技术的集约型发展模式。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意味着近10年来以年均煤炭消费增长2亿吨、年均增速10%左右的发展阶段已经结束,煤炭行业发展必须要适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带来的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水平的不断提高,煤炭消费强度下降的新趋势,转变发展模式,推进煤炭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促进煤炭生产向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绿色开采方向发展,推进行业由增量扩能型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结构调整转变,促进煤炭生产向服务型生产转变,煤机装备制造由高水平向质量、服务型转变,行业发展由生产、销售原煤向销售商品煤、洁净煤转变,推动煤炭由燃料向原料与燃料并重转变,从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出发,加大煤制油等现代煤化工技术工程示范,有效替代油气资源,拓展煤炭作为工业原料的消费空间和利用途径,同步作为消化煤炭过剩产能的手段。

(四)深入研究煤炭行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点、难点和主要任务。煤炭行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推动煤炭生产、消费、技术和体制革命,加强国际合作,推动行业发展从高强度资源投入型、劳动密集型发展向资源节约型、人才技术密集型和两化深度融合型转变。要着力加强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煤炭行业从业人员素质,要培养一批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重点培养一批技能大师和一大批技能型人才,夯实行业发展基础。要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健全和完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推进煤炭基础理论研究,加快关键技术攻关,推进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建设,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提升煤炭生产力总体水平,提高行业的科技贡献率。要着力推动大型煤电基地、大集团和大型现代化煤矿建设,进一步优化煤炭生产结构、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煤炭生产效率和集约化水平,通过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催生煤炭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煤炭经济发展质量。

(五)深入研究在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的形势下煤炭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问题。在能源革命和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煤炭需求总体偏弱,行业发展面临更大的资源、环境约束,化解过剩产能、消化高位库存的任务艰巨,行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还需要不断探索,产业转型发展的路径还不是很清晰。煤炭行业要深入研究控制发展速度与提高发展质量的关系问题,把握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点,把握煤炭消费峰值的“天花板”与拓展发展空间的关系,既要坚定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短期难以改变的信心;又要研究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途径和办法,探索煤炭经济新的增长点,维护煤炭经济平稳运行。

近年来,国内一些大型燃煤电厂都在进行燃煤超低排放技术改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神华国华舟山电厂、国神天津大港电厂等16台燃煤机组已经实现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及烟尘的排放值均优于燃气机组污染物排放限值,实现了超低排放。神华舟山电厂经过超低排放技术改造后,排放的粉尘浓度为2.47毫克/立方米,低于燃气轮机组5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为2.76毫克/立方米,低于燃气轮机组35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为19.8毫克/立方米,低于燃气轮机组50毫克/立方米。这种通过技术创新,既提高了煤炭清洁高效环保利用水平,又拓宽了煤炭市场空间。

(六)深入研究煤炭消费峰值与能源替代的关系,既要看到煤炭消费“天花板”、也要看到我国短期内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对煤炭替代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我国“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能源方针不会改变。综合国内多家研究机构的预测成果,我国煤炭消费总量峰值将在未来15~20年出现,消费总量在45~48亿吨。但也必须看到,目前,我国水电开发规模已占经济可开发资源量的70%,大规模增加水电难度加大;风电仍存在设备利用小时数低、发电成本高、风能不稳定、对电网的稳定运行有影响等技术经济问题;太阳能发电受光伏电池原料在加工过程中存在能耗高、成本高、污染大等问题;核电受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影响,面临社会承受能力下降,安全预防等级提高,建设成本加大等问题。根据国家能源规划,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比重按15%的要求,2015年~2020年间,需要年均增加水电1200万千瓦、核电650万千瓦,仍具有较大难度。因此,短期内大幅度提高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比重,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的地位很难改变。对此,要坚定信心。

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推动煤炭行业脱困政策措施落实,努力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

(一)立足当前,扎实推动煤炭行业脱困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对煤炭行业改革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针对近两年来煤炭行业出现的市场低迷、价格下滑、盈利能力下降,企业亏损面扩大,应收账款增加等新情况、新问题和困难,国务院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自2014年7月中旬以来,按照国务院领导同志要求,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了由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煤监局和协会会同多部委参加的煤炭行业脱困联席会议制度,连续组织召开了22次煤炭行业脱困联席会议,研究制定了30多条煤炭行业脱困政策措施并推动贯彻落实。

在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合力推动下,煤炭行业脱困政策措施效果逐渐显现,煤炭产量盲目增长势头得到控制,煤炭进口开始下降,市场价格出现了小幅回升。但也必须看到,当前煤炭需求增长乏力,存煤居高不下、进口总量较大,煤价持续回升的基础仍不稳固,煤炭行业脱困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在此,希望煤炭行业企业特别是大型煤炭企业,要深刻认识到煤炭行业脱困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能源安全稳定供应,还关系到矿区职工就业和社会稳定,要扎实推进煤炭行业脱困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要加强行业自律,遵循市场规律,依法建设和生产,促进市场供需平衡。要按照国家发改委推动煤炭供需双方签订中长期合同、稳定煤炭价格的具体要求,鼓励煤炭供需双方签订中长期合同,继续推动价格理性回归,提高煤炭经济运行质量。要加大货款回收力度,强化现金流管理,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要深入推进煤炭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倡导契约精神,构建煤炭生产企业与用户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全国统一、竞争有序、合作共赢的市场交易体系。

(二)强化战略引领,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2015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研究的启动年。在研究编制“十三五”规划的过程中,要充分把握推动能源革命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阶段性特征、发展模式、发展动力、发展约束、发展制约和发展保障,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立足当前,放眼长远,运用战略思维,科学研究编制“十三五”规划,转变长期以来以增量扩能为主的发展方式,转为调整存量、做优增量的发展方式。煤炭企业特别是大型煤炭企业要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放在首位,注重发挥人才、科技在战略实施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努力实现数量、速度、粗放型向质量、效益、集约型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两化融合、人才密集型转变。要紧密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和矿区资源条件、矿区生态环境容量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优化开发布局,科学确定开发规模,实现资源开发效益最大化,推动煤炭安全高效智能绿色生产和清洁高效低碳环保利用,加强生态文明矿山建设,由生产销售原煤向销售商品煤、洁净煤、延伸产业价值链方向转变。要从建立和完善煤矿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长效机制入手,促进煤矿由大幅降低安全生产事故为重点向提高职业健康保障程度转变。要创新煤炭商业模式,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产业,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实现由传统的提供煤炭产品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由煤炭价格链的低端向高端转变,提高发展质量,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责任编辑:厉克周琼)

猜你喜欢
煤炭行业常态煤炭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全国煤炭行业迎新年摄影作品选
煤炭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
煤炭供给侧改革初见成效2017煤炭行业又将何去何从?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全省煤炭行业专项调度会召开号召促进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