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尊严 因材施教

2015-12-30 00:47戴启猛
广西教育·D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副校长教育部新加坡

戴启猛

10月12日至16日,笔者有幸随南宁市教育考察团赴新加坡进行考察访问,期间先后访问了NTU(南洋理工大学)、EDUCARE(新加坡教师工会下辖的教育圈有限合作社,是协助政府开展教师培训和教助人员管理的专门机构,是政府向社会购买教育服务的产物)、NAN CHIAU HIGH SCHOOL(南侨中学)、NAN CHIAU PRIMARY SCHOOL(南侨小学)、SHELTON COLLEGE INTERNATIONAL(莎顿国际学院)和SHELTON HIGH SCHOOL(莎顿高级中学)等学校和社会教育机构,对新加坡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感觉新加坡教育的成功,主要是因为它同时吸收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且自成一体。在新期间,我边听边看边问边与同行交流,感慨颇多,而最最触动我内心的,是新加坡在基础教育领域所倡导的师道尊严以及因材施教铸就一流教育品质的成功经验。

师道尊严,让教师和校长过幸福的教育生活

“师道尊严”一词,是我们中国人尤其是经历过文革的中国人无法忘却的,当年这是“鼓吹师道尊严”的孔夫子的一大罪状。可是,什么是师道尊严呢?我查了一下这个词的解释:它的本义是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笔者从教满30年,是伴着我国改革开放后设立的第一个教师节走上三尺讲台的,既感受过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尊师重教,也经历过社会转型期众家媒体及广大家长对学校教育及教师职业的批评和质疑,现在正经历着教师绩效工资及岗位设置改革对中小学教育产生的诸多负面影响……所以,我更能真切地感受到新加坡同行工作和生活的愉悦和幸福。

在新加坡考察基础教育,我有意识地与南侨中学校长陈毅刚及南侨小学校长柯丽玲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在交流中我了解到,新加坡全国现有中小学(类别与我国基本相同)365所,其中小学182所、初中154所、混合中学(附属小学)15所、高中14所,在校小学生约24万、初中生约19万、混合中学学生约3万、高中生约4.7万,在职小学教师约1.7万、初中教师约1.4万、高中教师约0.29万。新加坡中小学的正式教师全部是国家公务员。新加坡政府对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实行绩效管理(即Enhance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EPMS)。新的EPMS自2014年9月开始实施。根据我国驻新加坡使馆教育处提供的资料,EPMS的主要评估内容为“主要工作业绩”(Key Result Areas)和“能力”(Competency)。而针对普通教师和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科/级主任以上),新加坡教育部将分别提供“教学方向”和“行政方向”两种不同的考核表,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教育部对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在“主要工作业绩”方面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

“主要工作业绩”考评,集中在学生表现(Student Out-comes)、专业发展(Professional Outcomes)和对组织贡献(Organisational Outcomes)三个领域进行,重点考评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以及课外活动等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价值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比如在“学生表现”领域:教学方向教师的主要评估指标是“学习质量”,具体评估内容包括“以学生为中心、以价值为导向的理念,符合需求的教学内容,很好的课堂纪律,积极的评估模式,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反馈”等;行政方向教师的主要评估指标是“课程领导力”,具体评估内容包括“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愿景,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持(主任级别的需要列出其在教学方面的职责)”等。此外,在“学生表现”领域中,学生“品格发展”是同时针对教学和行政人员的考评指标,具体内容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情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帮助和指导,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能力”考评主要考评教师的个人素质(Individual Attributes)、专业能力(Professional Mastery)、组织能力(Organisational Excellence)和协作能力(Effective Collabora-

tion)。“个人素质”方面的评估指标包括“专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自我管理和提高、分析能力和灵活的思考能力”,“专业能力”方面的评估指标包括“以学生为中心与以价值为导向、课程设置和内容、教学法和教学、考核和评价”,“组织能力”方面的评估指标包括“远景和规划、管理和实施、文化建设和个人发展”,“协作能力”方面的评估指标包括“人际关系和社交技巧、团队工作和团队建设、内部和外部合作关系”。新加坡教育部认为,以上考评指标是教师实现其主要工作业绩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但对不同职级教师的要求会有所区别。

新加坡教育部为教师提供了教学、行政和教研三种职业发展选择。也就是说,教师的职业发展路径主要有三:一是向教学方向发展,成为优秀的学科教师。在新加坡,教师虽然没有职称,但有级别,教师级别与其工资直接关联。教师级别由低至高共有5级,包括普通教师、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特一级教师、首席特级教师。二是向行政方向发展,成为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即从任科、部主任开始,逐步提拔至副校长、校长、督导或教育部官员(在新加坡,很多校长都有在教育部任职的经历)。三是向教研方向发展,成为教学研究的专门人员,参与编写教科书,命制试题,培训指导等。需要说明的是,在新加坡,同一学校的教师相互之间是不可能知道对方薪资的。据南侨中学校长陈毅刚介绍,刚入职的教师月薪肯定超过3400元新币(1新币可兑换4.6-4.7元人民币),工作一、二年后提薪是很快的,且年年提薪,10年教龄的教师月薪可达7000元新币。首席特级教师的月薪能达到9000元至10000元新币,大致能与校长(正)的最低级别工资相当,但绝对不会超过校长的工资。

新加坡对教师的绩效管理(EPMS)是根据教师、行政管理和教研人员分类别进行的,且不同层级教师采用不同的指标,考评标准由教育部统一制定。据南侨中学的主任们介绍,教师考评的最终结果将被分为A、B、C、D、E五个等级,其中评定为A等的占5%、B等的占35%、C等的不超过50%(C等及以上为合格,合格总人数控制在95%以内),D等为基本合格,E等可直接解聘。一般来说,教师如果只是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只能被评为C级;教师要想达到B级或A级,必须做好超出自己所在级别、职位的工作,或做大量的行政工作。所以级别越高的教师,政府对他的达标要求越高,被评为高等级越难。endprint

学校在进行年度考评时,一般会成立非常设性的考评委员会,该委员会由校长主持,成员一般包括副校长、主任,有10—15人。普通教师的考评由主任(部门主任/学科主任/级主任)负责,主任的考评由副校长负责,副校长的考评由校长负责,校长的考评由校群(10多所学校为一个校群)督导负责。考评贯穿学年初、学年中、学年末。以教师考评为例,学年中,考评者会通过不打招呼听课、抽查教案和学生作业本、征求学生和家长意见等方式了解教师平时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表现。年中考评结果不计入最后成绩,但考评者要及时将考评结果和改进意见反馈给被考评者,以利于其及时改进自己的工作。学年结束后,考评者对被考评教师进行考核、评分,考评结果与教师聘任、收入、晋升等挂钩。凡年度考评合格者,享受年度绩效奖励,如评为A等者,年度绩效奖金为个人4个月的薪酬;但凡年度考评不合格者,年度没有绩效奖励。当然,校长还可以根据教师的考评结果推荐符合条件的教师作为高级教师和特级教师人选;如该教师被认定为有行政工作的潜力,则会被推荐为主任人选。如教师连续三年考核结果有两次为B(如CBB、BCB或BBC),则可获晋升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推行EPMS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激发教师潜能,提升教师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从而促进学生、学校的发展与进步。因此,教育部要求考评者和被考评者应在沟通的基础上明确被考评者未来的努力方向和重点。比如,对待考评为D级者,学校会给教师指出问题所在,提出改进要求(书面)。通常情况,学校会给被考评者6个月时间的整改期限,整改期满由学校重新组织考评工作委员会对该教师进行考评。如果考评合格,则一切正常;如果考评仍不合格,将再给予6个月的整改期限,整改期满由第三方(校群督导或教育部官员)组织考评。第三次考评仍不合格者,可辞退。

为了保证考评结果的公平公正,绩效考评过程中,考评者和被考评者会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以避免因考核者单方意见造成考评结果与实际情况严重背离。各学校教师考评结果需统一交教育部备案,并记录在教育部电脑系统中。新加坡教育部还建立了严格的监督机制。除了对校长进行严格选拔、培训和考评外,考核结果要和被考评者“见面”,经被考评者签字同意后才能生效。如果发生争议,被考评者有权按程序向教育部提出上诉,教育部将根据调查情况做出最后裁决。

由以上考评情况可以看出,新加坡的教师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虽高,但工作压力非常大。据介绍,新加坡的小学通常是13:30放学,中学是14:30放学,但老师们在放学后一般都会留在学校,参与组织或管理学校社团活动,或主动义务辅导学生学科学业,直至18:00左右才离开学校。

考察中我们还了解到,新加坡非常重视在职教师培训。教师在职培训主要有三类:一是国立教育学院的培训,主要是为中小学教师提供高一级的学历进修课程培训和每个学校的科目主任、部门主任、校长上岗前脱产专职培训。二是教育部教师培训中心的培训,主要根据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设定合适的培训课程,每年初印发一本培训课程册寄到各校,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选择三至四个课程。三是以校为本的培训,由每所学校在年底计划来年的全校性培训目标,视学校发展需要,让全体教师接受二至三个培训,同时会根据每位教师的个人需求量身定做特别培训课程。为确保培训的实效性,教育部为每所学校分配一位“教师指导员”。教师指导员由科目主任或资深教师担任,专门负责为教师制定培训和专业发展计划,具体分为四步:第一步,以师为本的课程需求分析;第二步,设置培训的课程;第三步,安排培训的课时、时间和授课教师;第四步,课程检讨和反馈。在与新加坡中小学一线教师的交流中,我们感受到新加坡中小学及政府为教师提供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培训(一些还是境外培训),满足教师的不同需求,为广大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收获了职业的尊严,更提升了职业的幸福感。

新加坡原公务员首长、李光耀首任首席私人秘书、教育部前常任秘书林祥源先生曾说:“教育有异常的特质,教师所经营的是难以下定义的成果,是帮助每位孩子发挥自身潜能。要确保学生的潜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取得卓越成果,教师的士气、奉献之心以及动力至关重要。因此,特别重视树立教师崇高的地位,协助他们圆满完成任务,这是经营一个伟大教育制度的关键。”

在新加坡,我们无处不感受到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及教师地位的崇高,要知道,新加坡只有学业成绩在前15%的优秀者才有机会当教师。

此外,新加坡对校长队伍建设的经验也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在新加坡,一位教师成长为校长,其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要岗位如主任、副校长的成长台阶都是不可或缺的。由普通教师成长为主任、由主任提拔为副校长,这与学校的校长培养有很大关系。事实上,对校长的评价不仅包括学校发展状况(如各种统考及竞赛成绩),还包括学生对学校的反馈(绿色评价)、教师评价、社区评价,就连对学校管理干部的培养(如在任校长期间共培养了多少名副校长)也会被列入对校长的评价之中。至于学校的主任及副校长,他们除了要完成自己的学科教学工作外,还有培养教师的职责,每位主任和副校长一般要负责7至13名教师(以南侨中学为例)的学习与工作考核。至于校长,则负责对副校长及主任的学习与工作进行指导和考核。开学初,他们会一对一制定目标,分析当前的能力能否胜任该岗位,并针对不足之处制订提升计划,年末再根据教师的工作实际填报评估表。

在新加坡,由副校长提拔为校长,是非常严格的。只有非常优秀的副校长才有机会领导一所学校。当然,每年教育部都会给一些年度考核优秀的副校长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常常是通知被考核者参加一个精心设计的活动(比如喝咖啡),再由考核专家们(由校群督导、资深校长及教育部官员组成;本校校长回避)在活动中根据被考核者的表现给予综合考评。如果得到肯定,这些优秀的副校长便有了下一次机会,去接受教育部更高级别官员组成的考核组的考评。接下来,教育部会把第二次遴选出来的得分高的副校长专门送到教育管理学院进行为期六个月的脱产全日制专门培训。只有培训合格,再经教育部高级别官员面试,这些优秀的副校长才可能成为学校校长。endprint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在中小学实行校长委任制度,举行委任仪式,颁发委任状。委任状上写着:“在你的手中是许许多多正在成长中的生命,每一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全部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梦想,他们都依赖你的指引、塑造及培育,才能成为最好的个人和有用的公民。”委任状不仅突出了校长在学校中的关键作用,强调校长在学校办学过程中的核心地位,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校长在引领学校发展和保障师生健康成长方面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团材施教,让每一个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但时至今日,我们做得仍不理想。相比之下,新加坡则致力于栽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发挥各自的潜能;他们认为,学校的使命就是为年轻人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和选择,以满足他们不同的兴趣和学习方法,让他们在技能品格及价值观上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新加坡的基础教育学制为小学6年、初中4年、高中2年。小学头四年课程统一,属于奠基阶段,宗旨是给学生在英文、母语和数学三方面打好稳固的基础,主要修读科目有英文、母语和数学,平均33%的时间用于学习英文、27%的时间用于学习母语、20%的时间用于学习数学,其余时间则用于学习美术、手工、音乐和体育等科目;四年后学生按照语文能力分流,目的是让学生以自己的进度学习,一般不会出现挑班择师现象。小五和小六属于定向阶段,学生将被分配入三种主要语文源流中的一种(新加坡国民主要源于华族、马来族和以英语为母语的其他民族),每一种源流的课程都可以对接相应的中学教育课程。学生在修完小六后参加小学离校考试。

学生通过小学离校会考便可以选择升入高一级学校。小学离校会考成绩是决定学生进入什么类型学校的重要依据,规则是双向选择、择优录取。比如我们参观的南侨中学,其新生录取分数线是全新加坡小学离校会考成绩前20%的学生,在当地享有非常高的声誉和地位,现任校长陈毅刚甚至曾经谢绝担任教育部某司司长一职。

小学离校会考成绩较好的学生一般会选择公办中学就读(4年/4-5年)。中学根据学生成绩优劣分班,有特别班、快速班和普通班三种不同的班,三种班的课程不同。南侨中学因其生源较好只分特别班和快速班两种。该校开设的课程有英文、华文、数学、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公民与道德教育、工艺、家政、美术、体育、音乐、第三语文(日文、马来文、法文等)。特别班和快速班的学生在中学第四年参加GCE“O”水准考试(即新加坡剑桥“O”水准考试,英文全称为Singa-pore Cambridge 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Ordi-nary Level Examinations,相当于我国的中考),它是由新加坡教育部和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局联合举办的统一考试,相当于新加坡中学生的毕业考试。此类考试一年举办一次,考试成绩为英联邦各个国家所承认和接受。考生可以用这个成绩申请进入新加坡初级学院、理工学院或工艺教育学院,或者是海外英联邦国家的初级学院或大学预备班。所考科目有英文、汉语、数学、科学(物理化学)、人文学(地理历史)等,要求至少选考四门,其中英文、汉语、数学、人文学(地理历史)是必选考试科目。“O”水准考试的报名时间通常是每年三月中下旬,考试选项组比较多,考试时间从6月初一直持续到11月,学生一般都选考八九项,以利于用最好的成绩组合申请进入更好的学校。普通班(4-5年)使用两种课程,一种是普通学术课程,另一种是普通工艺教程。普通班学生在第四年参加GCE“N”水准考试,成绩优秀的可以修读中五课程,然后与特别班和快速班的四年级学生一起参加GCE“O”水准考试。普通班的大多数学生在GCE“N”水准考试后不再修读中五课程,而是直接进入职业技术学院,考取国家技术资格证书;一些优秀学生则有机会被保送到理工学院(大专文凭)学习并可以继续获推荐升入一流大学(比如南洋理工大学或新加坡管理大学)深造。

从左下图的“新加坡教育体制图解”可以看出,优秀的中学生往往会选择报考GCE“A”水准考试(即剑桥高级水准文凭,相当于我国的高考)来挑选新加坡本国大学即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南洋理工大学(NTU)、新加坡管理大学(SMU)或英联邦世界一流大学就读深造。

我们认识到,在新加坡,学生从读小学开始就要面对小学升入初中的考试,也就是说,人才的选拔和分层比我国早得多。而初中和高中更是要面对由新加坡教育部和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局联合举办的“中考”和“高考”。每次考试都是一次人才的分流。“中考”后是进入职业技术学院或者高中,划分的标准正是“中考”的成绩。“中考”成绩优异的学生在优质高中也有非常便捷的通道升入世界一流大学。当然,大多数学生还是要通过“高考”升入自己理想的高等学府。即便是“中考”成绩不理想者,分流到了职业技术学院,如果在职业技术学院学业优秀一样有机会被保送推荐到新加坡国内一流大学。新加坡就是通过上述不断分流,打通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界限,使学生得到不断选择的机会。加之中学均开设和开展有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丰富课程和活动,这种制度设计更加有利于每个学生循序渐进地发展自己独特的天赋和兴趣。政府为公民设立的教育储蓄户头制度则为学生选修这些课程提供了保障,从而有助于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实现“做最好的自己”的人生梦想。(注:新加坡公民自出生起,政府便为其设立了教育储蓄户头,每年拨入相应费用,保障未成年儿童接受各种教育培训,帮助其培养个性特长。当学生年满17岁后,本户头的金额自动转入个人公积金账户。学生在读书期间的学习开支均可从该户头支出。据新加坡同行介绍,新加坡国民在国内公办学校几乎享受了免费教育。诸如像南桥中学每天14:30放学后提供给学生选择的有偿校本课程,其费用学校承担40%、个人承担60%,谁就读谁出钱,学生个人承担的那一部分多数情况下由学校统一从相应学生教育储蓄户头列支。)

新加坡的因材施教启迪我们:承认差异与尊重差异,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更应该体现在我们的教育制度的顶层设计中。

(责编 白聪敏)endprint

猜你喜欢
副校长教育部新加坡
两元钱“惊动”法治副校长
中学副校长的作用与发挥
两个副校长的家访启思录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教育部召开座谈会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
我在新加坡过冬天
教育部:高考地方性加分项目2018年减至35个
我校两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