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2015-12-31 00:45张文静张广厚
中国经贸导刊 2015年36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

张文静 张广厚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0—2014年,我国GDP增长率分别为10.3%、9.2%、7.8%、7.7%、7.4%,呈逐步下降趋势;2015年上半年,受累于采矿、制造以及房地产投资增速的下滑和出口低迷,GDP累计增长7.0%,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42个百分点,是2000年以来的最低季度累计增速,预计全年经济增速将明显低于政府2015年“约3%”的官方目标。特别地,当前生产要素供给侧驱动增长条件发生重大变化,需求侧政策边际效应递减,结构性矛盾导致经济下行压力依然比较大。在此情境下,有必要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实现中国经济发展的“革命”。

一、全面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革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巨大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但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外贸依存度过高等,大大降低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新形势和经济新常态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中央和各界的基本共识。

(一)动荡的国际环境和金融危机之后勉强重建的脆弱秩序不断瓦解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革命

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调整期,全球经济在大调整大变革中出现一些新趋势,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形成了巨大压力。一方面,全球经济格局和供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形势分化与美元走强、量化宽松非常规政策持续与资本流动频繁,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给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带来深刻影响。金融危机以来,新兴经济体的形势每况愈下,不仅各个经济体继续低迷,而且多个资产价格趋于混乱。2014年中之后,整体环境由地区性紧张变为全球性紧张态势,不仅石油价格跌穿50美元,卢布也遭遇腰斩;近期欧元区正式进入通缩,希腊再度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更使得欧元跌入九年新低;安倍经济学遭遇严重挑战。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大大推动了世界产业变革与结构调整,给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带来重大机遇。由于欧洲经济低迷、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严重抬头、企业成本大幅上升,使以外向型经济为特征的新兴经济体举步维艰。随着美国加息的临近,新兴经济体的货币政策陷入两难。在此情况下,主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能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

(二)“三期叠加”特殊时期和过去经济发展不断累积的风险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革命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经济增长繁荣”和“社会矛盾凸显”并存的发展阶段,正处在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界定,新常态下,三期叠加在一起相互影响、放大和扩散,令宏观调控的难度前所未有。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在减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减弱,PM2.5、“阅兵蓝”等新名词频频闪现,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已经由过去三十多年来10%增速这个档位换到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7%—8%甚至7%以下这样一个中高速的档位;产能过剩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过剩的产能当中有些是结构性的、周期性的,但是也确实有很多是一种相对于总需求的绝对过剩,企业经营风险不断加大;地方债务风险不断累积,根据审计署2013年数据,在考虑或有债务后,中国各级政府债务约30.28万亿元,其中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7.9万亿元;经济下行之下,地方政府未来几年将遭遇寒冬,对比2010—2012年20%以上的财政增长,近期财政收入增速已经降低到个位数,政府将可能面临着1981年以来最严峻的财政挑战。在这样一个阶段,如果不付出代价、不伤筋动骨是很难完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

(三)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顺利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革命

2009年,我国人均GDP超过3700美元,进入更为艰难复杂的中等收入国家阶段。如何在加速发展中越过“中等收入陷阱”,顺利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目前,我国基尼系数早已超过0.4的贫富差距警戒线,广大农民工与工业化、城市化脱节,资本账户开放带来潜在的金融风险与危机,产业结构升级艰难前行,社会服务负重发展,种种迹象表明,我们若再按照“低成本、低技术、低价格、低利润、低端市场,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传统方式发展,必将随时掉入“陷阱”之中,届时改革开放三十年成果将毁于一旦。因此,能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革命,正是我们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中等收入陷阱”并非发展中国家的宿命,而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看,它们之所以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及时调整经济结构,不断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长期坠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重要教训就是未能及时转型,导致数十年的发展停滞。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关键时期,由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爬坡过坎时期,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破解国内发展面临的诸多难题,必须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成功跃过中等收入陷阱。

二、坚持“四个全面”统领,以改革创新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考察时强调,“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四个全面”的提出,是习总书记站在时代和全局高度,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发展变化,对新形势下治国理政所作的新的战略思考、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部署。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四个全面”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改革创新助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新局面。

(一)深化改革,释放红利,形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动力

改革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1978年以来,每一次重大改革都给党和国家发展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日益多元的利益格局背景下,破解发展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赢得发展的新优势,根本动力在改革,根本出路在改革。全面深化改革不是某个方面某个领域的单项改革,而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十八大后,习总书记第一次到地方调研就选择了开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广东,强调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表明了中央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强决心。在湖北调研考察时,习总书记再次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要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按照“四个全面”的新要求,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结合点,尊重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聚焦新常态下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发展,积极深化所有制、财税金融等体制机制改革,突出重点,对准焦距,找准穴位,击中要害,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质量并举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二)创新驱动,人才为本,激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全部活力

创新是经济不断增长的活力所在。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处于价值链上游还是下游,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谁就能更快地摆脱危机,进而抢得先机。2014年6月,习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主要依靠资源等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他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要靠科技力量”,“创新驱动是形势所迫”,因此,“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综合国力竞争最终体现在创新能力的竞争上,鉴于此,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把握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围绕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紧迫需求,在重大创新布局、民生基础工程、产业升级与新产业培育、区域创新发展、开放合作新格局、大众创新创业等方面进行系统谋划,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同时,要着力加快形成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特别要用好科学家、科技人员、企业家,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张文静,1983年生,宁夏银川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宁夏中阿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秘书长助理。研究方向:宏观经济政策。张广厚,1983年生,河北唐山人,四川大学财政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运输经济与政策)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经济日历
图读龙江经济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中国经济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