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基础上如何做好企业财务管理

2016-01-01 07:15刘雪莲
财会学习 2016年13期
关键词:企业发展财务管理

文/刘雪莲



EVA基础上如何做好企业财务管理

文/刘雪莲

摘要:经济增加值(EVA)是企业评估自身营业利润的一项重要指标,与利润表中企业利润的核算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在目前企业经营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面对经济增加值这一主流,企业应该如何转变已有观念更充分地利用经济增加值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是当前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笔者尝试在前人将经济增加值介入到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之上,提出如何更好地运用经济增加值做好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议,为企业后期的实践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EVA;财务管理;企业发展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高效、持久、健康的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面对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经济环境,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关键作用。目前经济增加值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企业的绩效评价,那么我们应如何运用经济增加值来做好财务管理,从而促进企业发展,便成了一个重要话题。

一、经济增加值(EVA)概述

经济增加值简称EVA,是指企业总营业额在减去传统观念上的成本,再减去股权资本成本后的净利润,也称之为经济利润。这一指标是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全面地呈现当期企业的营业状态,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事实依据。作为评估自身当期的营业利润的一项重要指标,经济增加值不同于利润表中的利润,在EVA的基础上,企业需要更新陈旧的思想和理念,对企业会计利润及占用的资本进行调整,譬如在进行利润计算时,要扣除以往偶然出现的收益,而加上项目研发过程中的费用支出等。

二、经济增加值的作用

经济增加值考虑了股东投入以及留存收益等资本成本,从企业出资人角度看,经济增加值能更加全面地反映企业经营业绩,引导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此外,经济增加值还是对经营业绩进行考核的工具,它能够转变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使企业经营者有效地使用资本为股东创造价值,是对现有会计准则的补充和完善。

企业的发展必然离不开财务管理体系的完善,管理者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充分利用当前的经济增加值做好财务管理,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三、EVA基础上如何做好企业财务管理

(一)加强筹资管理,保持最佳融资结构

企业的发展必然需要资金的支持,筹资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的资金筹集量直接影响着可使用资金的多少,筹集的资金数量多,则可以有较充裕的资金去经营,但是资金量过大如果没有合适的投资渠道会导致资金的浪费,反之,筹集的资金较少,可能会导致企业经营难以维继,因此企业应对资金的需求合理预期,根据经营的需要去筹集资金。企业有多种筹资方式,总体来说有债务资金和权益资金,债务资金又分为无息债务和带息债务。在经济增加值原理下,权益资金不再是企业的无偿资金来源,而是作为企业资本成本的组成部分,权益资金的资本成本通常指机会成本,是股东要求的最低报酬率,它通常高于债务成本。因此企业应创建合理的融资管理框架,根据资金的数量与时间需求,深入分析各种筹资方式的筹资成本及筹资风险,为企业提供充足的发展资金,进而实现增加经济增加值的目标。一是减少高成本的权益融资,降低资本成本。二是企业合理使用银行借款等带息负债,充分利用债务筹资的税前抵扣功能,提高股东价值。三是企业时时刻刻关注企业内外部资金运作方式,促使企业权益融资与外部融资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从而降低企业融资带来的财务风险。四是充分利用无息流动负债,在不影响经营的情况下,通过提前收取客户的商品销售款或延迟支付供应商的采购商品款的方式用于资金周转,降低资金成本。不同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不同,筹资策略及筹资方式方法也不相同,企业应通过合理的融资结构和融资能力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完善投资管理

投资往往会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对企业的命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投资管理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任务,在没有将经济增加值作为评价指标之前,企业往往会陷入一个很大的误区,即为了增加企业的会计利润值而盲目扩大企业的规模,增加企业的项目数,对于那些项目期长有很大发展前景但目前还处于冷门的项目,企业是不愿意投入资金的。虽然说企业在短期内确实可以获得较大的收益,但长期效益太低,股东的收益也会大打折扣。那么EVA基础上我们要如何进行投资管理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考量。一是充分考虑项目投资的收益率,对预期投资收益率低于综合资本成本的项目不予以投资。二是在开展新项目之前,企业要充分考虑成本问题,包括外显的成本和内隐的成本,尤其是内隐的成本,不要因表面利益而盲目地扩大企业的规模,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三是在增加企业的项目数之前,要充分考虑项目后期的资金投入情况。项目刚刚建成初期,企业可能并没有净增加的资金流动,要能够及时筹集到适量的资金使项目正常运转。四是对项目的考察要细致入微,充分评估项目的风险与收益,防止其对企业效益产生较大的影响。五是结合目前企业负债水平和投资风险,适度投资,把风险控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以内。六是建立项目效果评价体系,在企业项目投资前,对企业项目效果进行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估,进而提高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的议价能力,减少企业发展成本。

(三)强化运营管理

在以会计利润作为主要考核指标时,企业经营者通常只关注利润完成情况,企业的资本并未全部有效地利用,而EVA考虑了权益资本成本,企业必须扭转原有的观念,更有效地使用全部资本包括权益资本,充分发挥企业的经营潜力,尽可能用少的资本为股东带来尽可能多的收益。主要措施:一是通过提高企业产品生产效率,企业资金的使用率来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增加销售收入。二是加大科研投入,提高产品竞争力。企业只有不断的创新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占据市场优势,才能保障企业平稳快速的发展。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不断优化产品结构,积极处理仓库积压物。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废物、边角料的循环利用,有效节约成本。三是针对费用支出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与审核,对无价值的费用支出不予以批准。四是在不增加企业发展成本的前提下,将企业可进行的社会化服务进行外包。五是减少企业设备的引进的成本,采用经营租赁或融资租赁的方式使用他人设备进行产品生产,其前提是所需支付的租金或利息低于当期设备所创造出的综合收益。六是避免资产沉淀。如果一个企业有大量的不良资产,那么其运营成本是非常高的,因此应对不合理资产进行量化重组或处置。如果设备的生产的效益小于成本回收率,则企业应该将其进行转让或出租。七是减少库存数量及存货资金的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八是及时学习了解各项税收法规,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减少企业税务成本占用。九是建立企业内部风险监督机制,在经营过程中存在许多人为因素,因此企业应该消除人员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模式,实现资本的有效利用。

(四)建构高效绩效评价体系

企业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良好的发展,就必须着眼于企业长期的经济价值创造。经济增加值考虑了股东资本成本,更为真实地反映了管理者所实现的经营业绩。但经济增加值属于财务评价指标,具有滞后性,只能反映企业经营的结果,不能够反映出影响企业将来发展的驱动因素。企业在建构绩效评价体系时,应将反映企业发展趋势的非财务指标纳入绩效评价体系,建立起以EVA财务价值指标为主体的绩效评价体系。例如将EVA与平衡计分卡结合使用,从多个维度对企业、部门和个人进行绩效评价,提高整个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需要注意的是,绩效评价指标要能够得到员工的认可,绩效评价结果要得到及时地应用,与部门或个人建立沟通与反馈机制,使全体员工都能理解EVA,企业与员工向着的共同的目标去努力,促使企业价值增加。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企业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与挑战,经营策略也会随之调整,因此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也需不断的完善与发展,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绩效评价体系。

四、结束语

经济增加值作为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现了经营者和股东目标的一致性,本文提出通过加强筹资管理,保持最佳融资结构、完善投资管理、强化运营管理、建构高效绩效评价体系等措施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姚树中.基于EVA的企业财务战略研究[D].辽宁大学,2006.

[2]廖小菲,冯俊文.试论EVA在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中的地位[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05:100-103.

[3]王莉,王万禹.基于EVA的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探究[J].财会通讯,2015,35:64-66.

上接(第35页)算编制工作,强化相关部门的审核责任。参与预算编制的相关部门应当在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基础上,科学预计预算年度的收支项目,财务部门负责审核汇总各部门和下属各单位上报的预算数据,即主要审核业务部门对预算建议数的测算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预算安排是否符合国家的政策要求,对本单位影响较大的项目应当采取立项评审的方式进行评审。

(三)加强预算执行事中管控,硬化预算执行约束。 好的预算编制工作为预算执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运行开端,但是若执行不到位,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仍然做不好。笔者经过实践总结,认为只有做好以下工作,才能保证预算严格有效执行:

1.预算执行需由业务部门提出申请。事业单位各业务部门要根据批复的预算指标提出申请,不能超指标申请,同时要确保支出事项与批复的预算业务范围及支出管理办法一一对应,不得存在挪用、挤占项目资金的情况。

2.预算执行要有必要的审核和审批手续。各业务部门提出预算执行申请之后,应由归口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进行审核,并按规定的审批权限进行审批,对重大事项实施联签制度,不能由一人审批。

3.做好预算执行分析工作。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内部预算执行分析机制,定期通报分析结果,及时发现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预算执行的有效性。

(四)规范决算程序,做好决算分析,夯实决算管理工作。由于决算工作是对预算管理的有效总结和评价,同时为下一年度的预算提供了基础数据,所以事业单位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重视预算管理工作,也要对决算工作引起足够重视。事业单位要规范决算程序,严格遵循决算工作制度,不得随意调整收支项目,确保决算数据真实、完整、准确、及时。同时要加强决算分析工作,强化决算分析结果运用,及时发现预算编制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健全预算与决算相互反映和促进的工作机制,争取在本单位建立一套“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有”的全过程预决算绩效管理机制。

五、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总结不难发现,由于事业单位经费来源与行政单位相比更加丰富,因此其预算、决算工作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只有不断总结,形成一套符合本单位特点的科学的预决算管理制度,才能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才能在管理工作中实现改革和创新。

[1]夏敏.部门预决算差异原因分析及对策[J].财政金融市场,2014,11.

[2]杨洪超,赵文康,李先亮.关于河南省省直部门预决算管理调查分析[J].财政监督,2014,9.

[3]谢艳.浅析如何做好事业单位财政预决算管理[J].现代国企研究,2016,1.

[4]杨新.提高事业单位决算工作质量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13.

[5]李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J].企业研究,2011(14).

作者单位:(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高井热电厂) (鞍山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企业发展财务管理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如何应用管理会计
国企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医药企业内部控制、财务管理与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