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大发展背景下的数字出版技术

2016-01-04 09:37李劲松梁春平付二喜
科技视界 2015年35期
关键词:电子产品终端数字

李劲松 梁春平 付二喜

(1.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中国 重庆 400012;2.四川神州雅韵科技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21)

0 前言

随着移动数据增值业务的蓬勃发展,移动数字出版已经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话题,这些储存在服务器上的电子信息以无线电波的方式传送到人们的手机,电脑和电子阅读器上,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随意尽情的阅读。基于移动终端的数字出版大大的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将人们从局促的小空间里释放出来,颠覆了人们对于阅读的理解,本文就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产品在未来会有怎样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1 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历程

我国各大科研机构和出版社早期将电子期刊信息存储在硬盘等介质中发行,所以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的起步并不晚,而且在短时间内达到了我们预想的标准。基于移动终端的数字出版模式给人们带来了不一样的功能体验和阅读体验,人们通过移动的电子产品自由的发表见解,强化与他人的沟通。事实上,终端就是相互通信的计算机设备,信源由终端发出,信息由终端接收。而移动终端是指位置能够变化的信息终端,本身具有通信功能又可以连接到网络,是一种可随身携带的计算机设备,比如最常见到的智能手机。随着经济与网络的发展,笨重而又无法移动的电脑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可移动电子产品,人们利用移动电子产品可以随时随地的听歌、看电影、阅读。现在,移动数字出版还属于发展初期,移动运营商就已经在整个产业链中处于强势地位,很多传统的运营商也开始改变策略,纷纷加入到移动电子产品的发展中[1]。

2 未来出版的主流模式

早期的数字出版指的是电子出版物,虽然这种电子技术只参与了出版前期的工作,但是却开创了数字出版的先河,从此,研究人员致力于将计算机应用到出版,随后产生了电子期刊和磁带。随着电子产品形态的不断丰富,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电子技术也从参与出版早期的工作渗透到了整个出版过程。书籍也不再只是以纸质的形式出现,电子产品通过电子技术完成内容编辑,使内容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现在,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产品和电子应用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为了不断满足人们提出的要求,电子产品迅速的更新换代,在未来,基于移动终端的数字出版一定会成为主流的出版模式[2]。

3 移动出版和数字出版的关系

数字出版阅读随着智能手机运行能力的不断提高已经逐渐超过了计算机和纸质书籍,通过一系列电子产品使阅读基本告别了固定的显示器,进化为可以随身携带的“图书馆”,甚至说一些出版行业的收益主要就来自于移动终端阅读。如今,基于移动终端的数字出版形式已经依附到了各种商业应用中,现在几乎没有人使用普通阅读器看书,现代感极强的移动电话和平板电脑是人们娱乐的最佳工具。在当下移动与固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移动网络的发展越来越迅猛的情况下,基于移动终端的数字出版一定会成为未来数字出版的主流。数字阅读平台与社交网络平台相交互,不仅满足了人们快速获得信息的要求,也满足了人们相互沟通交流的愿望。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容量、可移动性将成为各种科技产品的最基本功能,届时,将实现移动数字出版与数字出版概念的完全重合[3]。

4 基于移动终端的数字出版产品的特点

4.1 从用户的角度看

移动出版产品有便携式易于移动和容量大的特点,而且移动数字产品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阻隔,无论你是在拥挤的公交车上还是在偏远的风景区,你都可以使用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进行阅读。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看“电子书”,手机可以一次性下载好几部小说,人们再也不需要背着沉重的书本,只需要一部手机,就相当于带了一整个“图书馆”一样,这大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除此之外数据电子产品非常的个性化,用户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进行设置或者私人定制。

4.2 从提供商的角度看

产品更新速度快,任何东西的走红和流行都是瞬间的,作为产品提供商必须对市场保持密切的关注。传统出版对书本内容的要求非常高,因为纸质图书不够流行就会积压在仓库里,但是在移动数字出版中,信息可以随时复制、随时更新、随时删除,所以不存在库存积压的问题。因为作者可以自由的上传文章,所以网络书籍分类不明确,书本内容过于随意,缺少原创性。数字出版商早期依靠网络文学为自己提供产品,但现在大多数出版商已经意识到了原创能力和版权的重要性,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作者群,与作者签约,使其专门为自己提供阅读产品。与原创力不足相匹配的就是数字出版缺乏精神和严肃类作品的现状,现开发的移动阅读终端,大多数都是网络小说的延伸[4]。

5 结论

与发达的网络相呼应,基于移动终端的数字出版将成为主流的出版模式,由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基于移动终端的数字出版已经体现出了智能化,跨平台,个性化的发展趋势。移动终端的数字出版将多种媒体相结合,打破了图片文字的固定搭配,提供了更多的感官体验。除此之外,移动终端的数字出版还可以实现产品的交互,而交互性强的数字出版产品往往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多超乎意料的阅读体验,符合当下人们对个性化阅读的要求。

[1]董冬波.基于移动终端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刘红蕾.移动终端数字内容安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3.

[3]吕井华.移动数字出版版权保护使用控制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

[4]关强.基于移动终端平台的有声读物数字出版物之设计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

猜你喜欢
电子产品终端数字
X美术馆首届三年展:“终端〉_How Do We Begin?”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帮孩子减少对电子产品的迷恋
我国小型废弃电子产品的回收模式
多功能北斗船载终端的开发应用
ABB Elastimold 10kV电缆终端及中间接头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