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农村印象

2016-01-05 08:02
新民周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汉娜德国人早餐

在德国逗留的时间有限,接待方征求我们意见,是参观城市,还是农村?我说农村吧,所谓“欧洲式的社会主义”应该在农村最看得出端倪吧。

我们先去莱法州。驾车的是我们的好友颜总。因为是自驾车,我们一路观赏森林,越过无数舒缓起伏的山峦牧场和浅红深翠的森林农田,我们当晚下榻的地方是一家家庭旅馆,名叫“博莱斯特贝格”,它在路边,庭中留出充分的位置给游客停车,进去一看,说实话干净得你不好意思下脚,主卧不是很大,也就18平米左右,但一应设备齐全,虽然深山荒野,免费WiFi的信号却强烈而稳定,我们俩大量“发稿”,大过其瘾,相较于古巴,即令是首都哈瓦那的高级宾馆,上WiFi也必须统一去饭店大堂,客房内是断断没有WiFi的,而且必须购买“WiFi卡”,官价2欧元一张而常常断货,黑市价4欧元一张,时值只有一小时,古巴的社会主义和德国的“社会主义”相差的何止霄壤。

栅外是州级公路,推窗就是葱绿的漫坡和牧场,这样的旅舍每晚多少钱呢,六十元——每个房间60欧元(附早餐),早餐又丰盛得你不好意思了,餐厅不大,却因为食品屉设得太多而显得逼仄,各种蔬果肉食奶酪饮料蛋品,旅店女主人叫汉娜,我不禁多看了她几眼,心想,她还想不想盈利、还有多少盈利呢。

我们通过颜总采访汉娜,汉娜说她和她的先生把祖居改成了旅舍,经过政府的评估,这家旅馆居然是“三星级”的,每年的利润打掉成本后不是太多,但足够过上宽裕的日子,开旅馆首先是接触社会、结交朋友的乐趣,其次才是盈利。

“博莱斯特贝格”坐落在一个缓坡上,从这里纵目四望,四周都是乡村别墅,每栋别墅都有柏油路通达,汉娜说,她的邻居们都生活得很安逸,但是德国政府对大家的环保要求很严,比如80%的别墅的草坪下,其实都有一个收集雨水的地下小水库,都有一个压力强劲的水泵,平时浇灌草坪和冲洗车辆都用水库的水,自来水只用来饮用,因为高度洁净,它的价格比等量的啤酒还贵些,政府就这样用高昂的水费来节制百姓环保用水,汉娜觉得没有什么不可以接受的,尤其是野味,为保护生态,尽管山里到处是“野味”但决不允许猎取,猎食小动物在它看来是一种怯懦而野蛮的行为。

德国农村的下一站是黑森州的“艾瓦伯格市”,说是一个“市”,其实不过是一个全部人口才2万人的小镇,中国人白露在那里开了一家快餐店,大堂开阔敞亮,面积约有800平米,中央是一排自助式的菜屉,足有30余个品种,既有中国式的菜肴,印象里扬州狮子头、无锡肉骨头、海鲜粉丝煲、墨鱼炒雪菜、番茄炒鸡蛋、四川回锅肉,也有德国传统菜肴如德国猪手、小牛排等,中德合璧,琳琅满目,令我们大跌眼镜的是,使他常年生意火爆的原因居然是四象八荒的德国农民都乐意当他的固定主顾,农民们开着车过来,无论午餐还是晚餐,始终人头济济,农民说,自从这家饭店开张,我们再也不用回家做饭了,除了早餐,我们几乎把它当做我们家的厨房。

白露说,所谓德国人对中国菜有偏见甚至歧视,完全是误传,德国人——至少德国农民,事实上非常喜欢吃中国菜——当然他也做了一些改良,德国人口味偏重,菜就烧得咸一点,辛香料重一点,但最重要的是,德国农民的外貌已经完全颠覆了“农村”的概念——我们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果然,来用餐的人个个衣冠楚楚,举止优雅,如果是晚餐,很多人还穿着“简礼服”,妇女都淡妆,戴着首饰,人们轻轻地交谈,200多人进餐,总音量只相当于国人的一桌人。

二战后,德国农村是我们一样,都是战后的废墟,都是满目疮痍,但是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德国农村不仅缓过劲来了,而且成了全世界的模范乡村。

相比之下,双方的距离究竟在哪里呢。

猜你喜欢
汉娜德国人早餐
你怎么过早餐,就怎么过一生
早餐
德国人的德式阅读
德国人的“方便”让人惬意
汉娜的惊喜
看看德国人的家庭界限感
德国人为什么1年能休假178天?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
少女汉娜的生死抉择
《朗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