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美 农村必须美

2016-01-05 10:41赛树奇
新农业 2015年6期
关键词:人居公共服务村庄

赛树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繁荣农村,必须坚持不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加快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农村环境一旦破坏,再恢复会很难;农村的美一旦消逝,人们的乡愁也将无处寄托。现在部分乡村的美已经因为城市建设的冲击受到破坏,有些乡村的环境污染已经相当严重。当前我国农业环境污染形势十分严峻,已到了非治不可的关口。这其中既有农业产生的面源污染,也有来自城市和工业的污染。而由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长期存在欠账,“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雨天‘水泥路、环境脏乱差”的情况在一些农村还比较普遍。

农村不美,城市也不会美。城市人的食品是农业生产提供的,农村环境不美,食品安全很难得到有效保障。农村美是中国美的有机组成部分,推进城镇化建设,不能冷落农村。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2.6%,按照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再过2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可能会超过70%,即便这样,届时仍然会有4亿左右的农民生活在农村。农村美不美,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必须着力提高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如何才能实现农村美。农村的美应该既包括村庄人居环境,也包括田野自然景观。当前,有一些地区片面理解城镇化,盲目撤并村庄建集中居住区,忽视农业生产特性和特色景观旅游资源保护;还有相当部分村庄建设缺少规划或是照搬城市方法编规划。因此,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首先要做好规划,让村庄建设有章可循,而且这种规划应当是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的产物,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专家认为,要突出独特的村居风貌、传统的风土人情和田园风光,尊重农耕文明,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

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更不是去农村化。村庄建设要与发展现代农业相适应,过度的撤村并居、让专业农户集中居住并不可取。要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多做文章,让农村在路平、灯亮、水净、公共服务好等方面与城市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要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出台更严格的、更有执行力的环境保护政策,并将这些措施落到实处,遏制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的趋势。

实现农村美,既要尊重自然规律,也要尊重经济规律。要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城镇化,创造条件转移农民,富裕农民。如果乡村承载的人口过多,与乡村市场、环境容量不匹配,农村不会美;如果农民富裕不起来,农村也不可能美。

农村之美,不仅仅是人居环境的改善,还应注重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让农民安居乐业。面对资源环境的约束和建设美丽乡村的需求,专家建议今后应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富裕、农村生态良好。

要建立健全农业资源保护政策和农业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农业环境和生态改善。关键是通过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来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安全用药、旱作节水技术等。

在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同时,加强沼气工程建设,推广“猪沼粮”“猪沼菜”等循环农业模式,使养殖废弃物变废为宝。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实现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要坚持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在选择富农产业时,既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也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猜你喜欢
人居公共服务村庄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村庄在哪里
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