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际比较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2016-01-06 20:05杨仲山王岩
财经问题研究 2015年10期

杨仲山+王岩

摘要:通过对国际比较经典文献的系统梳理,本文按照现代国际比较理论的发展目录络,从国际比较引入购买力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国际比较早期研究;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框架下的国际比较研究,基于国民经济核算框架构建的支出法国际比较和生产法国际比较展开研究。本文还讨论了当前国际比较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对国际比较经典文献的系统梳理,本文将现代国际比较理论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予以考察:第一阶段,购买力平价理论引入到国际比较,并成为国际比较的理论基石;第二阶段,国际比较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基础构建其基本比较框架,初步形成生产法国际比较和支出法国际比较两个分支;第三阶段,在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推动下,生产法国际比较和支出法国际比较在方法和实践上日趋成熟。本文还讨论了当前国际比较研究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国际比较理论;SNA;ICP;ICOP

中图分类号:F2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5)10-0015-09

国际比较的核心目的是利用货币转换因子将各国以本币度量的经济总量指标转换为以统一货币单位度量的经济总量指标,同时消除各国物价因素的影响,从而进行实际经济总量及结构的比较。率曾经作为一种最常用的货币转换因子被应用于国际比较,但其自身诸多缺陷也备受争议,

汇率主要反映的是贸易品的相对价格状况,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无法由汇率反映;汇率易受到国际间资本流动、通货膨胀、政府赤字甚至是政治事件的影响而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这些波动本身并不能反映不同国家货币真实购买力的波动。

这直接导致国际统计组织和学者们寻找一种更为科学和恰当的方法进行国际比较。购买力平价理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ICP及ICOP方法,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依据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框架,现代国际比较理论试图寻求一条能够准确评价和比较国家间经济规模的途径。

若从Cassel[1]研究算起,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The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SNA)构建和国际比较项目(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ICP)成立为标志,可将基于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ies,PPP)的现代国际比较理论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16—1946年),国际比较引入购买力平价理论;第二阶段(1947—1967年),购买力平价国际比较早期研究;第三阶段(1968年至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框架下的国际比较研究,基于国民经济核算框架构建的支出法国际比较和生产法国际比较的研究日趋成熟。本文将分别对这三个阶段国际比较理论的演进与发展予以考察。

一、国际比较引入购买力平价理论

在现代国际比较研究中,购买力平价是进行经济总量比较和价格水平比较的基础。购买力平价理论虽然由Cassel[1-2]首先应用于经济学领域,但当时并未应用于国际比较,只是作为一种汇率决定理论出现的,后经Keynes[3-4]的重新解读,由Clark[5]首次将其应用到国际比较研究中。作为国际比较领域研究的先驱之一,Heston[6]在世界银行接受国际比较项目组专访时谈道:“ICP最重要的遗产是它将我们从对Cassel学说本身的思考中解脱出来,而将Cassel关于购买力平价的思想灵感运用到更有实际作用的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去。”

(一)Cassel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提出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思想最早由Ricardo提出,但Cassel最早将此思想应用到经济学领域。Cassel于1916和1918年在Keynes任主编的《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两篇影响深远的文献[1-2]。Cassel[1]指出:“两个国家间的一般价格水平之比决定了这两国间的汇率”。在1918年的文章中[2],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这一术语第一次被提出,“在任何一个时刻,两国间的真实平价可以使用货币购买力的比值来表示。我建议将这个平价称为‘购买力平价”。后来这一理论也被称为绝对购买力理论。

Cassel定义的购买力平价中最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对一般价格水平的界定,他强调,一般价格水平应使用在市场上可以购买到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格的平均水平来表示。Cassel[2]指出:“只有一般价格水平才能代表货币的购买力。”但是当时他的理论并未直接指出应采用何种一般价格水平去计算购买力平价才是最优的。从目前研究成果来看,较为合适的一般价格水平可采用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价格水平。但理应看到,在Cassel时代国民经济核算账户还未出现,准确衡量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动还难以实现。

(二)Keynes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重新解读

Cassel提出的购买力平价理论在历史上是以一种汇率决定理论的角色出现的,他在当时并未有将其用于国际经济比较方面的企图。时任《经济学杂志》主编的Keynes对Cassel的研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敏锐地意识到这个理论的实际用处是在衡量相对的货币购买力上。

Keynes[3]于1923年出版了《货币改革论》

Keynes的《货币改革论》(1923)、《货币论》(1930)以及《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被誉为货币三部曲。。他指出:“购买力平价告诉了我们一个重要的事实——如英国和美国的货币购买力的相对变动状况,但它并没有帮助我们得出两国的均衡汇率。”可见,Keynes当时持有的看法是:否认了购买力平价理论作为一种汇率决定理论的观点,同时认为其作为一种衡量货币购买力相对变动状况的指标是具有价值的。

Keynes[4]于1930年详细剖析了货币购买力比较理论。他还提出了两种可供测算购买力的方法:一是“类似的人的收入的直接比较法”。二是“比较等值综合产品价格的间接法”。“比较等值综合产品价格的间接法”其实就是通过巧妙地使用同一篮子货物和服务在不同国家所需花费的本国货币的比例进行货币购买力的比较。这种试图将支出结构进行固定从而对价格因素进行分离的思想正是国际比较中国家间相对价格水平计算灵感的来源。

后来的ICP官方手册对购买力平价便是这样定义的:“一单位基国货币可以在基国购买一定量的一篮子货物和服务,则购买力平价是指在本国购买上述同一篮子的货物和服务所需要的本国货币量”[7]。细究起来,Keynes提出的“比较等值综合产品价格的间接法”其实与ICP的购买力平价方法极为相仿。

(三)Clark将购买力平价理论应用于国际比较

首次将购买力平价法应用于国际比较的是Clark[5]。作为Keynes的研究助手,他在1931—1937年为Keynes处理统计理论及数据方面的问题,在与Keynes共事期间,Clark广泛涉入到国民收入测算的研究中,并取得重要成果

Clark于1932出版了《国民收入1924—1931》一书。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帮助Keynes数量化了他的宏观经济思想,并直接推动了Keynes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写作。在Keynes给Clark的书信中,他兴奋地写到:“亲爱的克拉克,我认为这工作(指《国民收入1924—1931》一书)太了不起了。实则是很大的一个进步。你使我确信总产出,总投资及总储蓄是最恰当的宏观指标而不是以前认为的净值。我已经重写了书中(指《通论》)的定义和公式。”。依赖于他在国民收入研究方面的基础,他于1940年出版了《经济发展的条件》,他以美元为参照,基于 Fisher理想价格指数计算了30个国家的货币购买力,将其作为转换因子计算了各国可比的居民最终支出,并进行了初步的国际比较尝试。

Clark的重要贡献在于:(1)首次将Fisher理想价格指数方法与Cassel购买力平价理论相结合,成功地计算了购买力平价。(2)首次提出并使用购买力平价进行不同国家间的经济比较。Clark的工作充分展示了国际比较在实践上的可行性:通过搜集不同国家的居民最终支出数据,使用指数方法计算购买力平价,并用购买力平价对最终支出进行调整从而进行国际比较。由于当时数据的限制,Clark的研究仅限于对居民最终支出的比较,而且计算购买力平价的数据来自于福特公司的关于工人生活费的调查,并不是一般价格水平。

虽然Clark的测算结果被后来更为科学和准确的结果替代了,但他在研究中提出的国际比较的重要思路,对战后的国际比较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二、购买力平价国际比较早期研究

二战后,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和实践蓬勃发展,以Stone和Kuznets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构建了现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这对国际比较早期研究产生了实质性影响。20世纪50年代,Gilbert和Kravis在OEEC的研究开创了基于国民经济核算框架进行国际比较的先河,这些研究奠定了后来建立的ICP的理论基础。

(一)SNA的建立对国际比较的实质性影响

SNA(2008)[8]这样描述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国际比较研究的关系:“国民经济账户的一致性对于获得可供国际比较的测算值来说是很关键的,所以SNA在基于购买力平价的比较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它为获得GDP及其主要总量的一致测算值提供了框架。”

从宏观经济测算史的角度来看,官方对宏观经济活动较为系统的测算始于1925—1939年,但在这一时期,宏观经济测算方法研究的取向还没有所谓“体系化”的尝试。1947年,英国经济学家Stone领导的专家小组为联合国起草的报告[9]可以看做是现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早期雏形。后来,Stone又作为负责人为OEEC开发了一套标准化的国民经济核算账户[10]。1953年,Stone负责研制的标准化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由联合国颁布并在世界范围内予以推广[11] 。至此,标准化、体系化的宏观经济测算方法逐渐向成熟发展。SNA1953版本的发布是宏观经济测度领域里程碑式的事件,它标志着现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为国际比较提供了理论框架。国际比较从表面上看是基于统一的货币单位对不同国家使用本币度量的经济总量水平进行比较,但其实质是通过寻找一种货币转换因子来消除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经济总量所隐含的价格水平差异,从而进行实际经济实力的比较。因此,从国民经济核算角度来看,国际比较就是要找到一种国家间的价格指数,用以调整不同经济体间的价格水平差异,从而进行物量水平比较。基于Stone和Kuznets等人的研究,早期国际比较研究借鉴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框架,特别是借鉴了价格和物量核算方法,通过直接的价值量和价格数据来间接进行不同经济体间物量水平比较研究。

根据国民经济核算的三方等价原则,GDP可从生产、支出和收入这三个角度来计算,从而有计算GDP的三种方法: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国际比较也可从计算GDP的三个角度来进行,即理论上存在国际比较的三种方法: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但从实践结果来看,由于收入指标无法分解为物量部分和价格部分,因而生产角度和支出角度的国际比较研究是后来国际比较研究的主要方向。20世纪50年代,Gilbert和Kravis[12]、Gilbert[13]以及Paige和 Bombach[14]的研究成果正是这一领域的经典之作,被认为是现代国际比较研究的奠基之作。

(二)OEEC对国际比较的奠基性工作

1支出法国际比较

20世纪50年代,Gilbert和Kravis[12]与Gilbert[13]在OEEC进行的西欧国家与美国国民收入比较研究开启了支出法国际比较新局面。1954年开展的首次研究以1950年为比较基期,将欧洲四国和美国使用不同货币表示的国民生产总值(GNP)换算成为使用美元表示的总量指标进行比较。为了获取进行比较所需要的支出和价格数据,他们对各国国民账户进行了协调处理,将GNP分解为38个基本类、20个大类和3个总量层次。基于双边比较方法,以美国为基国,利用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分别计算了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以美元度量的基本类、大类,直至GNP层次的可比数据及其相对应的购买力平价。

Gilbert和Kravis的重要贡献在于:(1) 首次系统性地将购买力平价法和国民账户进行整合并应用于国际比较,这为后来ICP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基础。(2)使得国际比较的内容大为丰富和扩展。基于详细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分类数据和大量价格数据,Gilbert和Kravis的研究获得了38个基本类的可比数据及其购买力平价,研究涵盖了居民最终支出、投资以及政府支出。

虽然OEEC利用国民核算框架进行的国际比较研究具有开创意义,但是存在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1) 双边比较工作量较大。每当国家间进行比较时,都需要进行采价产品匹配。当进行另一对国家比较时,要不断重复这一步骤。(2)只能利用部分采价数据,每当国家间进行比较时,只有在两国都进行采价的产品价格数据才能进入最后的计算环节,无法利用那些未匹配的数据所提供的信息。(3)所使用的双边比较方法(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不满足因子逆转性,

因子逆转性是一种指数性质,指在双边比较中,两国间的价格指数P与物量指数Q的乘积应该等于两国相应的价值量指标之比。通过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计算的价格指数和物量指数不满足这个性质。也不具备基国不变性。

基国不变性是一种指数性质,指在多边比较中,不论选取哪个国家作为基国,最终的比较结果应该都是唯一确定的。Gilbert和Kravis的研究由于使用的是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而这两个指数都不满足基国不变性这一性质,因而其最终计算结果会随着基国的选取不同而发生变化。

2生产法国际比较

Paige和 Bombach[14]在OEEC的研究开创了生产法购买力平价研究的先河。为了解决某些行业无法使用物量指标进行比较的难题,他们在研究中首次将单位价值比率法引入到产出比较。Paige和 Bombach的比较方法是一种混合方法,根据不同行业产出的特点,分别使用物量比较、单位价值比较,甚至还借鉴了当时Gilbert和Kravis研究出的支出法购买力平价相关结果。

三、支出法国际比较理论的发展

作为一种主流的国际比较理论,ICP(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的建立与发展基本反映了支出法国际比较理论的发展。其核心思想是:基于GDP的支出法框架而构建,使用支出法购买力平价

ICP项目中所用到的货币转换因子一般称为支出法购买力平价,目前测算购买力平价的研究多是使用支出法购买力平价。对支出数据进行调整从而进行国家间的经济总量以及支出结构比较。ICP从1968年建立以来,共进行了八轮比较

这八轮比较的基期分别为:1970、1973、1975、1980、1985、1993、2005年和2011年。1993年轮的比较结果由于存在严重问题,最终并未公布,2011年轮的结果将在2014年7月份公布,其余六轮比较结果都已经正式出版。。其中前三轮主要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的Kravis、Heston和Summers负责,第四轮到第六轮比较转由联合国统计司负责,而最近的ICP2005和ICP2011比较则由世界银行负责[15]-[18](Kravis等, 1975, 1978, 1982; UN and Eurostat, 1986, 1994; WB, 2008)。ICP继承了OEEC时期支出法国际比较研究的基本框架,并根据实践的需要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改进。

作为全球最为庞大的国际间统计合作项目,ICP在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许多理论和方法上的变革。正像 Heston[6]所谈到的:“Gilbert和Kravis在OEEC时期的双边国际比较研究奠定了ICP的基本框架,他们的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从国民账户的支出法角度进行购买力平价的测算。ICP所做的重要方法变革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引入了多边比较框架。二是1980年以来进行的区域化比较。”

(一)多边比较方法的发展

1联合国的参与对比较方法产生的影响

1968年,联合国统计司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国际比较项目组共同建立了ICP。前三轮的ICP研究承接了OEEC时期所做工作的基本框架,并融入了当时国民经济核算SNA(1968)和多边比较方法领域的最新理论,进一步完善了ICP的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获得了更为可靠和科学的国际比较结果。

与OEEC时期的研究相比,该时期ICP有两个特点:(1)参与比较的国家增加。国际比较的范围不再局限于具有相似经济发展程度的国家,而是包括了世界上各区域更多的国家。(2)国际比较项目开始定期进行以获取连续的比较数据,以便于用于与政策制定相关的目的[19]。客观地讲,这两个特点当时是为了满足联合国的需求而形成的,但这种政策需求导致的理论与方法诉求,对ICP的理论和方法发展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多国比较所得到的比较结果应该是唯一确定的

从指数理论角度来说,这里所隐含的意思是要求结果具备传递性。(各国的相对排序是唯一确定的),而且比较的结果不能因为基国的选取而发生变化;而OEEC研究中使用的双边比较方法显然无法满足上述要求,ICP需要从双边比较方法向多边比较方法发展。这是ICP理论一个重大的发展。

2多边比较方法成为国际比较的标准方法

在ICP建立的初始几年,多边比较的指数理论取得了重要进展,空间多边比较方法日益成熟。Summers[20]的国家产品虚拟法(CPD)、Geary[21]提出的GK法,以及由Elteto、Koves和Szulc提出的GEKS法计算的购买力平价结果都满足传递性和基国不变性[22]。ICP借鉴了这些多边比较方法,并将其融入到总体框架中。从第一轮开始,ICP就采用多边比较方法进行基本类及以上层面购买力平价的计算。当时的理论研究已经指出,没有一种购买力平价汇总方法可以满足所有的指数优良性质

Drechsler(1973)提出了在国际比较中指数方法所需要具备一些优良性质:特征性、无偏性、传递性、内部一致性(也就是可加性)、因子逆转性。Diewert (1999)进一步从指数方法理论角度提出了13种指数性质,并使用其中的11种性质对GK和GEKS法进行验证,发现GK和GEKS分别有两种性质无法满足。,而ICP的后续发展及多轮次的实践也反复证明了这一点,这确是ICP在多边比较计算中的一个难题:在很多情况下,ICP在汇总方法上的选择变成了一个权衡的结果:要么在方法层面根据不同汇总方法的优良性质以及实际比较需求进行选择,要么从实际数据用途以及政策目标方面进行多方协调来谨慎地选择汇总方法。

ICP建立初期借鉴了Summers的CPD法和Geary的GK法,分别用于计算基本类购买力平价和总量层次购买力平价。CPD法是一种基于Hedonic质量调整思想的回归方法,在应用到基本类购买力平价计算时,其主要优点有:(1)基于回归方程的方法计算基本类购买力平价,计算简便高效。(2) 利用了所有国家所提供的采价信息。(3) 计算得到的基本类购买力平价满足传递性和基国不变性的指数性质。(4) 可以获取所测算基本类购买力平价的置信区间等精度信息。CPD法作为一种经典的基本类购买力平价计算方法,从第一轮国际比较开始就受到重视,并广泛地应用到以后各轮比较中。

在前六轮国际比较中,总量层次购买力平价都是使用GK法计算的。GK法进行了一种理论抽象,将全世界作为一个总体来考虑,假想在每一基本类上都存在世界范围的平均价格,那么各国的相对价格水平(也就是购买力平价)就由与世界平均价格的比较而取得,而每一基本类产品的世界平均价格可以由每个国家经购买力平价调整的基本类产品价格加权而获得。GK法是一种迭代方法,各国购买力平价的计算需要使用世界平均价格数据,而世界平均价格的计算建立在各国购买力平价的基础上。Geary[23]所提出的矩阵方法为估计结果提供了解决途径。ICP第一轮报告给出了选择GK法进行总量层次购买力平价计算的理由:GK法所得到的购买力平价满足传递性、基国不变性和可加性

可加性要求,在所有层次上,经过购买力平价调整的支出数据仍能保证原始支出法GDP内部结构的一致性。如在国民账户中支出项A下包括两个基本类B和C,满足下式:EA=EB+EC,E

为各项的支出额。则可加性要求 EA/PPPA=EB/PPPB+EC/PPPC。的要求。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GK法的计算思想具备直观的经济含义,且便于解释。虽然GK法具有上述优点,但它也存在缺陷:由于发达国家在大部分支出项目中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因而由GK法计算得到的基本类世界范围的平均价格结构较为偏倚于发达国家的价格结构,这会导致高估发展中国家的实际经济总量[15]。这种偏倚首先由Gerschenkron[23]发现,因而也被叫做Gerschenkron 效应。

3ICP2005和ICP2011的新进展

ICP2005仍然沿用了前六轮所使用CPD法进行基本类层次购买力平价的计算。而ICP2011虽仍采用CPD法的基本思路,但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在调查环节,根据实际重要程度的不同,对产品赋予了一定的重要性权重,因而计算方法改进为加权CPD法。(CPD-W)。需要指出的是,重要性权重的引入,从理论角度来说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基本类购买力平价估计结果的可靠性,但是最终效果如何,仍需要等待最终结果发布以后来验证。

ICP2005和ICP2011在总量层次购买力平价计算方法上进行了调整,放弃了前六轮一直使用的GK法,转而使用GEKS法。世界银行2013年出版的ICP官方手册从如下三个方面给出了理由[7]:(1)作为一种多边比较方法,GEKS法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特征性(Characteristicity)

特征性最早由Drechsler于1973年提出。在进行两国间的比较时,最具特征性的比较方法就是双边比较法,仅用到参与比较两国的价格和支出数据。在使用多边比较方法进行国际比较时,两国间的比较结果不仅取决进行比较的两国的价格和支出数据,还受到其他所有参与国的价格和支出数据的影响。多边比较中的特征性要求最小化这种其他国家的影响,尽可能保持使用双边比较方法所得到的结果。这一性质,而GK法的特征性较差。(2)GEKS法赋予每个国家以相同的权重,其计算结果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Gerschenkron 效应的影响。(3)全球贫困研究是ICP的重要应用领域,由于GK法存在高估发展中国家真实经济实力的倾向,因而应用时可能会得出误导性结论,而GEKS法能较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但是,GEKS法也存在缺陷:最终计算结果并不具备可加性。基于GEKS法获取的实际支出数据无法保证总量层次与支出结构的内在一致性,因而在进行诸如支出结构的国际比较时,将出现一定程度的不一致性。

(二)区域化及相关问题的处理

1ICP进行区域化的缘故

随着ICP在世界范围的开展,其影响力日渐增强,获得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广泛支持与参与。这一新的变化给ICP带来了新的挑战:(1) 第三轮ICP报告已经指出,如果新加入国际比较的国家的经济结构(相对价格和支出结构)与已参与国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将会导致那些与世界平均经济结构差异较大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实际经济实力被高估[16]。(2)欧盟区域从政策需求出发,自第三轮ICP开始就要求进行独立的区域比较,且要求其区域内部的比较结果在全球比较结果中保持不变。

2ICP的区域化

为了回应这些挑战,ICP从1980年开始了区域化进程。根据经济结构的相似性,第四轮ICP将60个参与国分为6个区域,每个区域首先进行区域内的比较,然后联合国统计司使用核心国家法将不同区域的结果进行链接从而得到全球比较结果。每个区域会选取一到三个核心国家,共选取20个核心国家。每个核心国家都需要在所有基本类上进行采价,而且保证每个基本类中的采价商品都存在重叠。根据上述方法所收集的数据计算这20个核心国家在每一个基本类上的购买力平价,在区域比较中获取的非核心国家的基本类购买力平价必须通过核心国家的基本类购买力平价进行链接才能用作全球比较。最后联合国统计局使用GK法汇总基本类的支出和购买力平价数据,计算得到全球层面的比较结果[18]。

从第四轮ICP开始的区域化进程在其运行过程中也遇到了棘手的问题:由于缺乏在全球层面统一的管理机制,各个区域组织分头进行的区域比较出现了不协调问题,这直接导致了在汇总全球结果时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由于上述问题,初步的比较结果受到众多质疑,最终并未公布比较结果。之后,联合国责成专家组对ICP进行了专项审查,以Ryten为首的专家组向联合国呈交了改进ICP的报告[24]。此后,ICP进入了长达十年之久的调整和整顿期,直到2005年才重启新一轮的比较。

3区域化方法的新进展

为推进区域化比较的顺利进行,区域化比较方法也在不断发展。

产品清单的区域化。前六轮ICP中,各个国家都需要根据统一的产品清单进行采价,但事实上产品清单中的产品不可能对于所有国家都具有代表性。从更为实际的角度出发,ICP2005将所有参与国划分为6个区域,每个区域的价格专家根据本区域国家的消费特征分别制定产品清单。区域产品清单方法的采用使得不同区域内各国产品更具可比性和代表性[18]。

ICP2005基于环国法进行区域链接。产品清单的区域化使得不同区域的采价产品可以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当这种差异较大时,会给区域间的比较带来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Diewert[25]为ICP2005开发了新的区域链接方法——环国法。环国法的计算步骤包括三步:首先,区域内部计算。所有的区域都将独立地计算区域内各国家的购买力平价和相对物量水平;其次,区域间链接系数计算。环国法要求在全球五个大区中每个区域选取2-3个国家,共选取18个国家作为“环国”,并设计了针对环国的一种额外的产品清单。利用环国所收集的这些产品价格数据,计算区域间的基本类链接系数;最后,进行全球结果汇总。使用区域间的基本类链接系数乘以相应的区域内的比较结果,将区域比较结果链接到全球层面。由环国法得到的全球比较结果所具有的优势是:每个国家的购买力平价和GDP的相对物量水平只由其所属区域国家的价格水平和GDP支出份额所决定,而且在全球层面的比较时,这些购买力平价和相对物量水平都将得到保留。

ICP2011使用核心产品清单法处理区域链接问题。Sergeev[26]的研究表明,ICP2005所使用的环国法并不满足基国不变性,区域内部比较时基国的选取会影响到最终的全球汇总结果,为应对此问题,Hill[27]建议ICP2011使用核心产品清单并利用国家间再分配法(CAR)进行区域间链接。相比起2005年轮所使用的环国法只在18个国家进行采价活动,核心产品清单法要求每个国家都需要提供核心产品清单中的采价信息用以进行区域链接。在此基础上,国家间再分配法的实施步骤如下:首先,构建基本类购买力平价和支出的全球矩阵;第二步,使用 GEKS法对上述矩阵进行加总,获得各汇总层面的购买力平价和实际支出;第三步,将区域内所有国家的实际支出相加,计算出各区域的实际支出总和;最后,根据不变性原则将上述区域合计值在区域内各国之间进行再分配,分配的比重依据区域内部比较所得到的各国家的相对物量水平而定。核心产品清单法以及国家间再分配法保证了全球汇总结果具有基国不变性,克服了采用环国法所存在的问题。

四、生产法国际比较理论的发展

生产法国际比较理论的提出,起初主要是为了对支出法国际比较进行更好的补充。与支出法国际比较理论的研究主要由国际组织推动相区别,生产法国际比较理论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学者及相关研究机构的推动。作为支出法国际比较理论的竞争者与替代者,生产法国际比较理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进行生产法国际比较的目的,是通过对不同国家间产业产出的价格水平的调整,从物量水平进行产业产出的国际比较。ICP作为国际组织所主导的官方比较是进行GDP总量及其支出结构的国际比较、国际相对价格水平和世界贫困问题研究的权威方法,但在研究国家间产业竞争力、生产率水平差异时,从最终支出角度构建的ICP显然并不适合这类研究,而生产法国际比较能够更好地填补这一空缺。

(一)生产法国际比较研究的先行者

Rostas[28]是第一个尝试从生产角度进行国际比较的学者。他将整个经济活动分为31个行业,并从中选取108种产品作为比较的对象,使用实物量比较方法从经济总体和分行业角度对比了英国和美国的产出水平。Maddison[29]和Maizels[30]基于此方法分别比较了加拿大和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的产出水平。

在Rostas开展研究的时代,经济部门能够提供的产品种类较少,且同质性较强,因而使用实物量比较方法具有合理性。但是随着二战后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迅速崛起,各国工业产出和产品种类迅速多样化,不同国家间产品在种类上和质量上都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可以直接进行物量比较的产品数量急剧减少,直接物量比较已经明显不能满足国际比较的需要。

为了解决某些行业无法使用物量指标进行比较的难题,Paige和 Bombach[14]在OEEC的研究首次将单位价值比率法引入到产出比较,开创了生产法购买力平价研究的先河。随后,Frank等[31]基于单位价值比率法对加拿大和美国制造业的产出进行了比较。

(二)ICOP的建立对生产法国际比较的推动

自1983年起,在著名经济学家Maddison等人倡导下,荷兰格罗宁根大学设立了一项名为产出和生产率国际比较的研究项目(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Output and Productivity,ICOP)。ICOP系统发展了从生产角度进行价格、产出和劳动生产率国际比较的方法论。ICOP与之前的生产法国际比较研究存在明显的不同:(1) ICOP构建了较为系统的方法进行生产法国际比较。(2)在ICOP建立之前,生产法国际比较研究基本都是单个产业的两个国家间的双边比较,而ICOP的研究则将多国多产业的国际比较向前进行了推进。

ICOP自从建立以来,一直代表着生产法国际比较研究的最高水平。目前,ICOP已经覆盖亚洲、欧洲、北美洲以及南美洲近30个国家的制造业及其16个分支部门的产出和生产率的比较数据[32]。除制造业外,农业[38]、交通运输行业[39]以及服务业[40]产出的国际比较也在一些国家间开展。

(三)生产法国际比较的最新进展:生产法与支出法的整合

随着ICP参与国的增加以及比较活动周期性的开展,使得支出法购买力平价数据基础得到很大程度的加强。由于生产法国际比较较为依赖各国工业普查所收集的基础数据,而各国工业普查在周期和基准年上都存在诸多差异,导致生产法国际比较的数据较为匮乏。正是在这种实际背景下,一些学者开始研究支出法国际比较与生产法国际比较的整合问题。

以Jorgenson为代表的一批学者通过对GDP的支出数据以及支出法购买力平价的相关调整来测算生产法购买力平价。Jorgenson等[33]通过对支出法数据的调整进行了日本和美国的产出和生产率比较。一般来说,通过这种方法所分离出的支出数据不仅包括了所考虑行业的产值,还包括了一些下游行业的增加值。因此在使用支出法购买力平价推算生产法购买力平价时,需要对税费、贸易以及运输费用进行调整。但是,受当时调整方法的限制,这种调整也并不充分,因此计算结果的有效性也受到诸多质疑。

近些年,ICOP研究项目组的学者开始在OECD国家构建基于混合了支出法购买力平价和生产法购买力平价的全行业产出数据集。Timmer等[34]基于供给—使用(Supply-Use)框架,根据供给使用表内基本价格与购买者价格存在的内在关系,将生产法和支出法所需要的价格数据进行协调和整合,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确定在何种情况下调整的购买者价格可以更好地近似基本价格,以及购买者价格所需要的具体调整方式。这个新的ICOP数据集提供了1997年OECD25国45个主要行业的生产法购买力平价数据。

五、当前国际比较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支出法国际比较研究的热点问题

为了应对ICP新出现的理论难题,世界银行ICP工作组成立了由知名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组成的技术咨询组(Technical Advisory Group,TAG),这是国际比较研究最为重要的智囊团。通过对近三年来TAG会议议题的总结,我们发现,目前支出法国际比较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主要有非基准年购买力平价推算和比较难点领域研究。

1非基准年份购买力平价推算

国际比较是一项复杂的全球范围内的统计活动,其组织范围庞大、技术方法复杂、调查内容繁多。目前国际比较仅在选定的基准年进行。国际组织的政策制定以及跨国经济研究都需要国家间连续时间段的可比经济数据,如何填补基准年间的空缺数据一直是国际比较领域的难题。目前国际组织已经采用的推算非基准年购买力平价的常用方法有总量外推法、分类项目外推法和简缩信息法。总量外推法和分类项目外推法简单易行,但误差相对较大;简缩信息法通过缩小调查范围,可以减少商品价格调查数目,投入较少但推算相对准确,可以减轻全面调查负担。除国际组织使用的上述三种推算方法外,世界银行TAG专家对此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Rao等[35]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计量和指数平滑算法的非基准年购买力平价推算方法,这种方法充分利用了不同基准年的比较结果进行推算。

2支出法比较难点领域

虽然ICP2011做了很多改进,但受各国经济政策、经济制度和社会条件差异的影响,住房服务、政府消费、机械设备和建筑项目等非贸易项目的国际比较问题仍然是ICP的难点领域。

住房服务。住房服务支出包括市场房租和自有住房虚拟房租,由于不同国家在自有住房和出租住房的比例上存在很大差异,导致住房服务的国际比较很困难。ICP2011所采用的处理方法有:(1)对自有住房比例小、确定同类市场房租依据不足的国家,采用成本法核算自有住房支出。(2)通过设计统一的房租调查问卷来收集各国的房租数据。(3)使用物量法测算自有住房虚拟支出的购买力平价。

政府消费。政府消费支出分为由政府提供的个人消费支出和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消费支出,这些服务一般都属于非市场范畴。SNA使用总成本法对政府消费支出进行核算,核算内容包括雇员报酬、中间消耗、营业盈余以及生产税净额。在计算中间消耗、营业盈余和生产税净额的购买力平价时使用参考购买力平价(Reference PPP)方法,而雇员报酬购买力平价的计算则需要使用薪酬调查数据,后者属于难点问题。ICP2011改进了具体做法,制定了全球统一的政府职务报酬问卷调查表、政府支出问卷调查表,并且要求各国提供详细的政府职务薪酬和就业方面数据,以此来统一调整和比较各国政府消费支出,进而提高全球数据的可比性。

机械设备。机械设备价格数据的采集与居民消费品价格数据的采集存在较大区别,主要体现在:在不同国家采集具有相同特征的机械设备的价格难度较大;受生产技术和标准等因素的影响,即使类型相同的机械产品其价格也相差很大。因而很难掌控机械设备的价格数据质量。针对此难题,ICP2011的处理方法如下:(1)在规格品选择上,使用欧洲统计局和OECD所推荐的方法,选取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销售的机械产品,这可以保证机械产品价格的全球可比性。(2)使用价格因素法(PFM)对没有相应型号和品牌的机械设备价格进行测算。

建筑项目。受地域、文化以及设计理念等差异的影响,建筑项目在不同国家具有较大差异,比较难度较大。目前,建筑项目的国际比较方法主要有:标准建筑项目清单(BOQ)法、建筑项目组成(BOCC)法和投入价格法。BOQ法是进行建筑项目国际比较的理想方法,但其采价成本高、难度大,很难在全球范围推广,仅在欧盟和OECD区域使用。ICP2005使用BOCC法进行建筑项目比较,但因无法获取某些建筑项目组成成份的价格以及权重数据等问题,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投入价格法是TAG为ICP2011设计的建筑项目比较方法,其要点是:某一建筑项目的成本由各单项投入的总和决定。投入价格法所需要采价的信息包括基本投入材料(如水泥、木材、钢材等)价格,以及劳动力价格、设备租赁费率。投入价格法的普适性和可操作性较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建筑项目比较的难题。

(二)生产法国际比较研究的热点问题

由哈佛大学Jorgenson倡导而成立的世界KLEMS

KLEMS是如下五个单词的缩写:capital (K), labour (L), energy (E), material (M) and service inputs (S)。

项目是当前生产法国际比较研究领域的热点。世界KLEMS项目旨在建立一个全新的各国详细产业层面的投入、产出和生产率数据集,用以推动和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模式的研究。世界KLEMS项目目前已经提供了欧盟、美国、加拿大、中国、日本以及俄罗斯产业层次的投入、产出和生产率可比数据。由格罗宁根增长和发展中心(Groninge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Centre,简称GGDC)的研究人员与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所合作开发的EU-KLEMS是目前最为完善的区域性KLEMS项目。EU-KLEMS数据库提供了所有欧盟成员国1970以来的分行业经济增长率、生产率、技术进步率、新增就业以及资本服务的数据。

相比ICP,世界KLEMS项目的覆盖面还较为狭窄。在全球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位置的发展中大国,如印度和巴西等国的数据的空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KLEMS数据的应用。不过从世界KLEMS官方网站所获取的信息显示,亚洲以及拉丁美洲的KLEMS项目数据集目前正处于积极建设阶段,最终数据将会在近期公布。可以预期的是,随着世界KLEMS项目的快速推进,它将会在产出和生产率的国际比较研究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六、结论

若从Cassel[1]研究算起,国际比较的历史将近百年;若从1968年ICP建立算起,国际比较的历史也将近五十年了。总结国际比较研究的历程,可有如下三点结论:

首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建立以及购买力平价法的引入对现代国际比较理论发展起到重大影响:(1)SNA为获得国际比较所需要的GDP及其主要总量数据提供了一致性框架。SNA使用一套标准的、国际通行的概念、定义和分类形式来汇总经济数据,无论国家的地理位置、经济结构以及消费习惯如何,其对经济活动范围、经济产出以及最终货物和服务的界定都是一致的。宏观经济测算框架的一致性保证了国家间经济总量及其结构从基础上满足可比性。(2)购买力平价法的引入解决了国家间相对价格水平计算的难题。购买力平价法通过巧妙地使用同一篮子货物和服务在不同国家所需花费的本国货币的比例进行货币购买力比较,这种试图将支出结构进行固定从而对价格因素进行分离的思想成功地应用于国际比较中,解决了国家间相对价格水平计算的难题。

其次,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比较框架,使用购买力平价法进行国际比较的基本范式已经建立。根据比较视角的差异,目前已经形成两套较为系统的比较体系——基于支出法的ICP和基于生产法的ICOP。ICP的基础理论框架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建立,此后基本延续了这一框架。与SNA密切的协调,多边比较方法引入,以及区域化问题的处理是ICP理论上的重要进展。ICOP系统发展了从生产法角度进行国际比较的方法。ICOP在建立之初,仅在少数几个国家间进行双边制造业比较,随后ICOP深入发展了基于生产角度的多边比较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多国多行业的生产法比较研究。近些年来,ICOP越来越注重在供给使用框架下与ICP的协调与整合。

最后,在不同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的积极推动下,国际比较数据已大为丰富。由于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大力推广,ICP已经成为全球最为庞大的国际间统计合作项目,是国际比较的基础数据最为重要的来源。世界银行每年公布的世界发展指数(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每年编撰的世界经济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以及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发布的最新版本宾大世界表(PWT 80)都使用了ICP中所提供的购买力平价数据。由Maddison发起而成立的GGDC和由Jorgenson发起而成立的世界KLEMS项目已成为跨国产出和生产率比较研究最为前沿的阵地。GGDC和世界KLEMS项目提供的数据集是目前最为重要和权威的跨国产出和生产率研究数据集。参考文献:

[1]Cassel, 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Foreign Exchanges[J] The Economic Journal,1916, 26(1): 319-323

[2]Cassel, G Abnormal Deviations in International Exchanges[J] The Economic Journal,1918, 28(4): 413-415

[3]Keynes, J MA Tract on Monetary Reform[M]London: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192387-105

[4]Keynes, J M A Treatise on Money: The Pure Theory of Money[M]London: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193060-71

[5]Clark, C 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M]London: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194019-35

[6]Heston, A W ICP Quarterly Update: Special Interview with Alan Heston[R]World Bank,2013

[7]World Bank Measuring the Real Size of the World Economy: The Framework, Methodology, and Result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R]2013

[8]联合国、欧盟委员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2008国民账户体系[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366-372

[9]United Nations Measurement of National Incom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Accounts, Studies and Reports on Statistical Method[R]1947

[10]OEEC A Standardised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R]1952

[11]United Nations A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and Supporting Tables[R]1953

[12]Gilbert, M, Kravis, I B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National Products and Purchasing Power of Currencies[R]OEEC,1954

[13]Gilbert, MComparative National Products and Price Levels: A Study of Wester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R]OEEC,1958

[14]Paige, D,Bombach, G A Comparison of National Output and Productivity of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ted States[R]OEEC,1959

[15]Kravis,I B, Kenessey, Z,Heston, A W A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of Gross Product and Purchasing Power[M]Baltimor:John Hopkins Press,1975

[16]Kravis,I B, Heston, A W,Summers, R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of Real Product and Purchasing Power, Johns Hopkins Press,1978

[16]Kravis,I B, Heston, A W,Summers, R World Product and Income: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of Real Gross Product[M]Baltimor:Johns Hopkins Press,1982

[17]United Nations and Eurostat World Comparisons of Purchasing Power and Real Product for 1980[R]United Nations,1986

[19]United Nations & Eurostat World Comparisons of Real Gross Domestic Product and Purchasing Power, 1985: Phase V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me, United Nations,1994

[18]World Bank Global Purchasing Power Parities and Real Expenditures: 2005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R] World Bank,2008

[19]Kravis, I B Comparative Studies of National Incomes and Prices[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84,22(1): 1-39

[20]Summers, RInternational Price Comparisons Based upon Incomplete Data[J]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1973, 19(1): 1-16

[21]Geary, R GA Note on the Comparison of Exchange Rates and Purchasing Power Purchasing between Countries[J]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Series A),1958, 121(1): 97-99

[24]Khamis, S HA New System of Index Numbers for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Purposes[J]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Series A (General),1972, 135(1): 96-121

[22]Gini, COn the Circular Test of Index Numbers[J] Metron,1931, 9(9): 3-24

[26]Elteto, O, Koves, P On an Index Computation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in Hungarian)[J]Statiztikai Szemle,1964, 42: 507-518

[27]Szulc, BIndex Numbers of Multilateral Regional Comparisons(in Polish)[J]Przeglad Statystyczny,1964,11: 239-254

[23]Gerschenkron, A A Dollar Index of Soviet Machinery Output, 1927-1928 to 1937[M]Santa Monica:Rand Corporation,1951

[24]United Nations Evalu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R] UN 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1998

[25]Diewert, ENew Methodological Developmen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J]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2010,56(s1):11-31

[26]Sergeev, SThe Evaluation of the Approaches Used for the Linking of the Regions in the ICP 2005[R] Statistics Austria Working Paper,2009

[27]Hill, R JThe Imposition of Within-Region Fixity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R] Working Paper,2011

[28]Rostas, L Comparative Productivity in British and American Industry[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4858-67

[29]Maddison, A Productivity in Canada,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ted States[J]Oxford Economic Papers,1952, 4(3): 235-242

[30]Maizels, AComparative Productivity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 Case Study of Australia and Canada[J]The Economic Record,1958, 34(1): 67-89

[31]Frank, J G, Ladd, I,Swimmer, G Assessing Trends in Canadas Competitive Position: The Case of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R]Conference Board in Canada,1977

[32]Van Ark, B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of Output and Productivity[D]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Groningen,1993

[38]Maddison, A, Rao, D S A Generalized Approach to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of Agricultural Output and Productivity[R] GGDC Working Paper,1996

[39]Mulder, NInternational and Interarea Comparisons of Income, Output, and Price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9

[40]Inklaar, R, Timmer, M P,Van Ark, B Market Services Productivity across Europe and the US[J] Economic Policy,2008, 23(53): 139-194

[33]Jorgenson, D W, Kuroda, M, Nishimizu, M Japan-US Industry-Level Productivity Comparisons, 1960-1979[J]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87, 1(1): 1-30

[34]Timmer, M P, Ypma, G,Ark, H H PPPs for Industry Output: A New Dataset for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R] GGDC Working Paper,2007

[35]Rao, D S, Rambaldi, A N, Doran, H E An Econometric Approach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lete Panels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ies: Analytical Properties and Empirical Results[R] World Bank TAG Meeting,2013

(责任编辑:韩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