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事业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

2016-01-06 14:24魏礼庆
世界教育信息 2015年20期
关键词:留学生国家工作

魏礼庆

来华留学事业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窗口,是中外友好交往的桥梁,也是一种独特的战略资源。我国坚持“扩大规模、提高层次、保证质量、规范管理”的原则,逐步完善来华留学工作体系,提升来华留学生层次,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为国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培养了大批科技、教育、外交和管理人才,为发展和巩固我国与世界各国政治、外交和经贸关系,开展文化、教育和人员交往,提升我国国际形象和推动人类和平进程作出了积极贡献。

来华留学事业已经走过65个春秋,从1950年初来自捷克、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5国的33名来华留学生,发展到2014年203个国家和地区的377054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接收院校从最初的清华大学,扩展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75所院校。在这期间,我国累计接收来华留学生148万人次。

一、初始阶段:来华留学与中国外交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和苏联签订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同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成为中国外交的首要任务。由于抗美援朝和台湾问题,我国的对外交往受到种种限制,招收来华留学生工作首先从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和对华友好的东欧国家开始,逐步扩大到亚非拉友好国家,招生渠道主要是通过上述国家的驻华使馆派遣政府交换生。

1950年底至1951年初,第一批来自捷克、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5国的33名东欧学生抵华,进入清华大学“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学习,开创了新中国接收外国学生的先河,促进了中国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交往与联系。1954年万隆会议后,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得到发展,越南、朝鲜、蒙古、老挝等国家的学生相继来华,推进和稳定了周边外交。20世纪50年代后期,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新独立的国家纷纷与我国建交,我国秉承国际主义义务,为这些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并以此开展和加强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文化、科技交流与合作,培养知华、友华的后备力量。1959年,我国开始接收非洲留学生。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开始接收少量来自西欧、北美和日本的留学生。自此,来华留学生的国别覆盖整个世界。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我国于当年9月19日和22日先后照会各国驻华使馆停止上课,休学1年,约有4000名在华留学生先后回国;应部分留学生要求并征得其使馆同意,少数留学生被批准参与上山下乡运动。因此,参加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队伍里出现了“洋面孔”。

1971年,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席位以后,与我国建交的国家达100多个。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同年9月,日本时任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1974年,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理论,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三世界来华留学生人数递增。

随着来华留学规模的扩大,留学生教育与管理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1953年,教育部提出“学习上严格要求,生活上适当照顾”的方针;1955年9月,教育部又提出“学习上严肃要求,生活上适当照顾,政治上积极影响”的策略;1962年,中央下达《外国留学生工作试行条例》,形成了“学习上严格要求,认真帮助;政治上积极影响,不强加于人;生活上适当照顾,严肃管理”的来华留学教育管理方针。

1950-1978年,我国共培养了1.28万余名留学生。虽然当时我国接收留学生的条件、规模都十分有限,但大部分留学生都成长为帮助我国与各国开展友好工作的骨干力量。

二、结构调整阶段:来华留学与改革开放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开启了中美互派留学生的新纪元,也进入了中外互派留学生的新时代。1980年2月,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在我国学习的留学生可以向学位授予单位申请学位,对于具有规定的学术水平者,可以授予相应的学位”。学位生的出现不仅代表着来华留学生队伍的改变,也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的对外开放。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中国高等教育和来华留学工作进入了积极探索和结构调整阶段。

伴随改革开放政策和工作中心的转移,以及中国经贸、科技、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单凭中国政府奖学金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来华留学生的需求,高等院校开始招收自费来华留学生,生源扩展到西方发达国家,来华留学生的层次和质量也逐步提高。1978年到1989年,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春天,也是来华留学工作的春天。来华留学生队伍中不仅出现了公费学位生,也出现了大量自费生。他们体现了来华留学工作的层次、质量和规模的上升,也体现了来华留学工作逐步与世界接轨。在此期间,我国共接收了130多个国家的40221名留学生,其中奖学金生13699名,自费生26522名。从此,自费留学生逐渐成为在华留学生主体。

这一时期,国家批量选派出国留学生、招收自费来华留学生,来华留学生生源覆盖西方发达国家,这些成为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突出标志,成为推动中外语言文化交往和东西方价值取向沟通融合的载体。来华留学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检验着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维护着中国的形象和声誉。

三、发展阶段:来华留学与“三个服务”

1989年下半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中止了与我国开展的教育交流合作项目,来华留学工作进入低谷。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加大了改革开放的步伐,来华留学工作逐步恢复。1990年至1994年,中国接收各类留学生人数的年均增长率为49%。

20世纪90年代,中国相继推出“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实施教育兴国和强国战略,推动高水平大学的发展。同时,高校连续几年扩招,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提前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中国高等教育的繁荣推动着来华留学工作向更加开放、更加包容和更加科学规范的方向发展。来华留学工作不仅在规模上有了重大突破,而且进一步将高校明确为招生主体,这意味着来华留学和出国留学工作的管理职能由政府向非政府机构转变;同时,外国学生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和社会化,逐步淡化在华留学生的“外国人” “客人”和“外交”色彩,拉近了中外学生的距离,促进了多元文化的融合。这一时期,来华留学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引进国外优质资源,为世界培养领袖级人才,在服务国家整体外交的同时,为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服务,为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

为加强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的法制化管理,规范和简化外国留学生来华申请手续,促进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教育部先后颁布了《中小学接受外国学生管理暂行办法》(1999年7月21日教育部令第4号)和《高等学校接受外国学生管理规定》(2000年1月31日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令第9号,简称“9号令”)。“9号令”提出了“深化改革、加强管理、保证质量、积极稳妥发展”的方针,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具体负责外国留学生的招生、教育教学及日常管理工作。高等学校招收外国留学生名额不受国家招生计划指标限制。”

这一时期,我国共培养31万余名留学生,其中政府奖学金生18360名,自费生29.2万余名。2000年,在华留学生人数达52150人,这些学生来自166个国家和地区的346所院校。

四、快速发展阶段:来华留学与大学国际化

外交是内政的延伸。硬实力是软实力的有形载体和物化,而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无形延伸, 两者既紧密联系又互相推动。耶鲁大学前校长理查德·莱文(Richard Levin)在“美国大学与全球进程”会议上指出,美国的综合国力是建立在经济实力基础上的软、硬两种实力,而经济实力取决于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和从国外引进优秀尖端人才。

吸引高层次国际学生与学者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更是各国人才竞争和战略争夺的制高点。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于输出国而言,输出的不仅是专业知识和教育理念,还包括政治、社会和文化理念。大量接收和培养国际学生,不仅可以提升本国的教育质量,推动本国的教育改革和科技创新,还提供了正面宣传本国国情和价值取向的机会,促进国际理解。从国家长远战略和民族利益考虑,国际学生无疑是促进文化传播和友好往来的潜在人脉资源。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及“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的建立,吸引了大批国际学生到中国留学、访学、游学,来华留学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我国逐步成为国际学生流动的重要目的国之一。2001-2009年,来华留学生人数年均增长率超过20%。2009年,在华学习的各类留学人员达到238184人,其中政府奖学金生18245名,接收留学生的高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已经达到610所。

2007年,教育部制定《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质量控制标准暂行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新生学籍和外国留学生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实施办法》,来华留学环境得到不断改善,保证了留学生培养质量。此外,教育部较大幅度提高了中国政府奖学金关于留学生的生活费的支持力度。在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情况下,此举使来华留学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五、质量提升阶段:来华留学与中国梦

来华留学工作是发挥大国影响、传播中国文化、树立本国形象、推动世界认同的奠基工程,是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整体国民素质、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举措,是实现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投资。来华留学工作必须着眼于我国核心利益、国家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看待,以来华留学工作为抓手,推动中国高等教育质量和科技创新,推动“中国梦”的实现。来华留学教育的发展,不仅在规模,更取决于质量。

伴随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来华留学工作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教育部副部长郝平把这一时期的留学工作概括为“一二三四”格局:“一个方针”,即扩大规模,提高层次,保证质量,规范管理;“两个大局”,即把握并统筹好来华留学工作的国内和国际大局;“三个关键”,即提高认识、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打造品牌,以人为本、建设队伍;“四个体系”,即建设并完善招生宣传体系、奖学金体系、来华留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强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推动来华留学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教育部于2010年9月出台了《留学中国计划》,加快推进我国从教育资源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这项根据国际学生流动的趋势特点以及我国高等院校的容纳能力颁布的计划提出,“到2020年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来华留学生人数达到50万人次”,即在10年内,来华留学生人数要在现在的基础上翻一番。

六、来华留学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国际学生流动受到语言文化、留学费用、教育质量与监管、全球竞争力、就业与移民政策、法制与环境、奖学金项目、人口与资源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国际学生流动的趋势依然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向发达国家流动。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14年公布的数据,2012年全球高等教育阶段国际学生约450万人,最主要的留学目的国依次为美国(约占国际学生总数的16%)、英国(13%)、澳大利亚(6%)、德国(6%)、法国(6%)、加拿大(5%)。同时,涌现出了一批新兴的学生流动目的地,如中国、巴西、智利、印尼、韩国、沙特等。这些国家的国际学生在全球学生流动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而美国的国际学生份额则从2000年的23%跌至2012年的16%;同期,德国下降约3个百分点。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教育取得的斐然成绩以及中国语言文化在国际上获得普遍认同,为来华留学事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发展空间。中美、中俄、中英、中德、中法等中外人文交流机制的建立,推动着来华留学教育与管理的改革,推动着中国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评估与监管的完善,推动着中外教育合作与交流向深层次发展。

从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来看,中国语言文化的生命力将越来越强劲,掌握与精通中文的国际学生的就业前景越来越好,中国高等教育越来越被国际同行看好,越来越多的国际教育机构和国外院校落户中国,为中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和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但是,来华留学的大潮也对我国来华留学教育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如何提升来华留学工作的层次和质量;如何处理好规模与质量的关系;如何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推动国际化进程,为在华留学生创造公平公正、诚信和谐、学位互认、学分互转的良好环境;如何改革与完善专业课程设置;如何打造一支适应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来华留学生教育与管理队伍;如何建立来华留学生教育的评估制度等。

回顾过往,65年的来华留学事业满怀着党和国家对来华留学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体现了国家不同时期的战略与决策,浸透着广大留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心血;展望未来,在中国各级政府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实现50万在华留学生和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地国家的战略目标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委员会外事司.教育外事工作历史沿革及现行政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于福增.改革开放30年的来华留学生教育(1978-2008)[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3]韩念龙.当代中国外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编辑 潘雅 校对 吕伊雯

猜你喜欢
留学生国家工作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不工作,爽飞了?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北京外国留学生的规模与结构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