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唐宋时期的“八公山文学”

2016-01-08 09:59闫惠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年1期

闫惠

摘 要: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唐宋时期以八公山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在分析八公山文学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其中的“仙道情结”和其体现的民族文化内涵。论文分为两个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八公山文学”下定义;第二部分是采用历时性的观照方式,以及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和意象分析的方法,对唐宋时期八公山文学的主要作品进行分析。

关键词:唐宋  八公山文学  仙道情结

一、“八公山文学”的定义

八公山位于中国安徽省淮南市与寿县古城交界处,是著名的历史文化胜地,楚汉文化重镇,文化底蕴深厚、文学传统悠久。刘安、淮南小山、谢朓、鲍照、李白、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文人都在此留下了无数动人的篇章。本文指称的八公山不是遵循现行的行政区域划分,而是指历史的、文化的八公山。因此所谓的“八公山文学”指的是自先秦以来和八公山及其周围地区有紧密关系的作家、作品。

二、唐宋时期“八公山文学”具体作品分析

在中国历史上,魏晋南北朝的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终于扩展出了生机勃勃、气度恢弘、雄视六合的盛唐文化。唐代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同时统治者实行开放的文化政策,促进民族之间的融合,这为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和广博的气象,加之统治者重视诗歌的创作,这些都为唐代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形成了一种开放的、健康的文化心态。其中唐诗是唐代文学中最为成功的文学形式,唐诗的形式和风格丰富多彩,下文分析的两篇作品都是歌行体。歌行体是初唐时期在继承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在格律、音韵方面冲破了格律诗的束缚,篇幅可短可长,自由不拘束,宜于倾吐火山迸发式的激情,符合“诗仙”不拘一格的个性,最为李白所擅长。

在唐代文学史上,李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身上具有三教合一的特征,但是道教思想仍是他的主流思想,《白毫子歌》就直接地表露出他生命中的道教色彩:

淮南小山白毫子,乃在淮南小山里。夜卧松下云,朝餐石中髓。小山连绵向江开,碧峰巉岩绿水回。余配白毫子,独酌流霞杯。拂花弄琴坐青苔,绿萝树下春风来。南窗萧飒松声起,凭崖一听清心耳。可得见,未得亲。八公携手五云去,空馀桂树愁杀人。

白毫子是传说中汉代时期的隐士,也是淮南小山的成员。此诗写出了诗人对白毫子的羡慕和向往以及不能与他共游的遗憾。诗的前六句写白毫子仙居于八公山的情状:与自然亲近,尽享青山绿水之美。诗人想象着自己加入了神仙的行列,像仙人白毫子一样拂弄花朵闲坐于青苔,沐浴着和煦的春风,靠着山崖听萧飒的松风声。最后四句表达诗人无法与八仙共游的惆怅和遗憾。本诗中有几个具有道教代表意义的意象:月亮俗称“太阴星君”,代表神仙的居所;“仙人”也是在李白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仙人拥有健康的躯体、永恒的生命、超凡的能力,过着优游自在的生活。此外,“八公”更体现了作者浓厚的仙道情结。在《白毫子歌》中,诗人将想象、夸张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句式长短错落,以七言为主,其中又穿插了三、五言的句子,集描写、叙事、抒情为一体,充满了神奇瑰丽的想象,行文流畅飘逸,表现了作者对仙人世界的向往。

李白深受道教思想的影响,有“诗仙”的美誉,其生逢崇尚道教的唐朝盛世,从小又受道家思想熏陶,他诗风飘逸潇洒,字里行间充满了瑰丽的辞藻和神奇秀丽的风景,以及神秘清幽、深邃高远的意境。公元750年,李白在今安徽潜山、霍山一带游历,在途经寿春郡(兼今淮南、寿县)时创作了这首《白毫子歌》①。李白在诗中表现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执着,他在山水之间流连,渴望着随仙人而去、获得肉体和精神的绝对自由。此外,唐代以八公山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还有万楚的《小山歌》:

人说淮南有小山,淮王昔日此登仙。城中鸡犬皆飞去,山上坛场今宛然。

世人贵身不贵寿,共笑华阳洞天口。不知金石变长年,谩在人间恋携手。

君能举帆至淮南,家住盱眙余先谙。桐柏乱流平入海,茱萸一曲沸成潭。

忆记来时魂悄悄,想见仙山众峰小。今日长歌思不堪,君行为报三青鸟。

阅读本诗需要注意的是,作品中的“小山”指的是八公山,而非淮南王刘安的门客。作者写诗为将要远行的朋友送行,让青鸟传递自己对朋友的祝福和思念。“青鸟”这一意象具有浓厚的道教意义,是凡人和神仙之间一个重要的桥梁。本诗提到了“淮南王”、“登仙”和“鸡犬升天”的典故,“贵寿”体现了道教追求生命永恒的理想。此外,作者对八公山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了清净自在的境界,这些都是极具道教色彩的意象和特征。

宋:仙道情结和士大夫情怀的和合交融

北宋建立之后,统治者重文抑武,大量知识分子凭借文才才能进入政坛,成为能与统治者一起治天下的士大夫。古代社会对“士”的行为和道德有着明确的要求。孔子曾说:“士志于道”,这就规定了“士”是基本价值的维护者②2,范仲淹倡导的“以天下为己任”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风范在宋代成为“士”的新标准。②7宋代士大夫具有以下特点:1、强烈的忧患意识,对国计民生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关怀;2、忠君爱国,他们将自身的利益与社稷、民族的利益紧密联结,以天下为己任;3、具有极高的文化修养。例如,“唐宋八大家”中北宋士人就占了六席,许多高官士大夫亦是文化巨匠。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深厚的文化修养使宋代文人士大夫对待宦海沉浮、人生困境的态度,要比前人更加豁达开朗,即“能处富贵,能安贫贱”。不论他们身在何处,遭遇到了怎样的人生境遇,他们时刻对国家和百姓的安危和福祉铭记在心,对于个人的升沉荣辱倒是少有介意。

虽然北宋士大夫的主导思想是儒家学说,但是道家和道教对他们的影响也极为重要。北宋士大夫有很多在政治上颇有作为,但他们同时也有“入则仕,退则山水”、“淡泊名利”、“功成身退”的思想,北宋的党争十分激烈,许多士大夫在党争中惨遭打击、连遭贬谪,道家道教思想在他们人生的低谷期对他们的精神起了很大的支撑作用,给他们的心灵带来慰藉。比如,彭汝砺的《过紫金山》:

薄晚迟留问旧山,尘埃敢意紫金丹。

云生石眼千年润,风出云稍五月寒。

下蔡涂泥沾马足,长淮风浪触渔竿。

八公更有威灵在,簿领应须笑贱官。

彭汝砺(1041—1095)是典型的文人士大夫,他在英宗、神宗、哲宗三朝为官,与当时的文坛宗主王安石、苏轼等名士多有文字来往。彭汝砺为人刚正明察,却在激烈的党争中屡遭打击,一生转徙于安徽、湖南、湖北、江西数省之间。这种坎坷的仕途遭遇和四海为家的生活方式拓展了他的文学创作内容。在《过紫金山》这首诗中,他首先描绘了八公山和淮河两岸的自然山水风光,表现出自己旷达自适、从容不迫的心境和人生态度。彭汝砺经历三次外放,历尽宦海沉浮,尝尽人情冷暖,他的政治热情逐渐消解,“八公更有威灵在,簿领应须笑贱官”一句体现了他对官场的厌弃和对自在生活的向往。彭汝砺在诗歌中描摹世间平凡的事物,如“马足”、“鱼竿”,颇具生活气息。彭汝砺语言平实顺畅,没有过多的斧凿痕迹,但在平实清新的语言中透露着苍劲雄浑的境界和气象。

苏轼也有过造访八公山的经历,《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写的就是他途经八公山和寿州的所见所感:

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

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

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

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

这是一篇拗体律诗,苏轼名作之一。公元1071年旧历六月,苏轼出任杭州通判,这首诗原是作者在上任途中所作。此诗意境淡远,苍茫一片,微含愁意。清人评其“有古趣兼有逸趣”。苏轼晚年曾草书此诗,并题云:“予年三十六,赴杭倅,过寿作此诗,今五十九,南迁至虔,烟雨凄然,颇有当年气象也”。“虔”是今江西赣州,苏轼经由此地过大庾岭。苏轼晚年时期因上书不被采纳而反遭小人诬陷贬谪到海南,这首诗开篇便变现出了他沉重的心情:“我行日夜向江海”是由繁华的汴京向遥远的海边进发的情状,诗句中透露出无可奈何、期望远离险恶的仕途之意。“枫叶芦花秋兴长”写的是秋天的景象,与诗人愁苦失意的心情相契合,“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一句表现作者感到山长水远,前途迷茫,充分地暗示了他惆怅、迷茫、不安的心情。“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是到了寿州的所见所感:白石塔依旧伫立,可是无常的人生却不断更迭。曾经的青山绿水,转眼已成了黄茅山冈,不禁让人唏嘘感叹。“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一句表现诗人看不到朋友和自己的前途的迷茫忧伤,这是此诗最为伤感之处。“苍茫”的不仅是景色,更有浮生若梦、人生无常之感。这首诗文辞含蓄隽永、自然流畅,情景交融。

这首诗写于苏轼盛年之时,而今他已经年迈,且刚刚遭到人生第三次贬谪,此情此景再现,不知苏轼当时会作何感慨!苏轼在尽管面临种种不幸,但从此诗的字里行间中能窥见其依旧保持着平和淡泊、随遇而安、超脱旷达的情怀,虽然忧伤,但是却没有沉沦之感,这亦是北宋文人士大夫的气魄和胸怀!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以八公山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纵观这些作品,大都描绘了八公山的秀丽、神奇的景色,采用具有道教特征的意象,表达了对人生、社会的态度和看法。在这些文学作品中,浓厚的仙道情结凸显了八公山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以及道教文化史上的地位。

注释

① 汤华泉.李白安徽诗文写作时地新编[J].池州学院学报,2011(4).

②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1.

参考文献

[1] 谢路军.中国道教文化[M].九州出版社,2008.5.

[2] 李长之.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M].商务印书社, 2011.9.

[3] 周庆光.神仙解读[M].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3.

[4] 刘小川.品中国文人[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5.

[5]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