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ternet 的学习论坛开发及应用

2016-01-09 12:46李海燕张立忠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30期

李海燕+张立忠

摘要:为了加强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开发了一个基于Internet环境的学习论坛。采用树形结构设计论坛的逻辑结构,通过强制认证的方式对用户进行注册,采取积分奖励激发学生利用论坛讨论问题。借助AspUpload服务器组件实现基于浏览器的电子文件上传。基于数据库和存储过程统一管理论坛数据,并应用DIV+CSS、Iframe技术进行页面布局及资源数据的动态显示。实际应用表明,强制认证和积分奖励机制有力地促进了论坛的健康应用,用户可以利用论坛发帖,跟帖、查帖、上传或下载资源,甚至在线观看视频。论坛数据维护方便,内容表现形象,可用性强,为用户之间的交流互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与服务。

关键词:学习论坛;积分奖励;文件上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30-0059-03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Learning Forum Based on Internet

LI Hai-yan2, ZHANG Li-zhong1*

(1.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enya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Shenyang 110142, China; 2.School of Environment and Biology Engineering, Shenya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Shenyang 110142,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enhance activities of exchange learning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 Internet-based learning forum is developed. In the system development, tree structure is applied to design 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learning forum, forcing authentication is used to user register, and score reward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by exploring the learning forum. AspUpload is a server component that allows web application to capture electronic documents uploaded with a browser. The unified management of the forum data is based on the database and stored procedure, and the page layout for the learning forum and the dynamic show for the resource data are completed by DIV+CSS and Iframe. The actual application shows that forcing authentication and score reward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healthy application of the learning forum, user may send card, reply card, search card, upload or download resources, and even watch realtime video through the learning forum. The learning foru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venient maintenance of its data, imaginal presentation of its content and high availability, which have provided necessary technical support and service for communicative interaction of different users.

Key words: learning forum; score reward; file upload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论坛以其行为上的时空延展性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交流方式。实际上,网络论坛是Internet上的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1],它提供一块公共电子白板,每个用户都可以针对某个主题展开讨论,在论坛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此便可以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在当代信息技术支持下,以互相学习、答疑解惑为目的的网络论坛即学习论坛[2]已经在各类培训和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本文以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Dreamweaver 8、ASP、Photoshop、Flash及第三方AspUpload组件等为主要工具,研发了一种基于Internet环境的学习论坛,并应用在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中[3]。

1 学习论坛的逻辑结构

网站的逻辑结构指由网页内部链接所形成的逻辑结构,实际上是由网站页面的相互链接关系决定。在学习论坛中,由于不同级别用户访问的页面不同,所以采用树形结构设计网站的逻辑结构,其示意图如图1所示,共包括28个页面,用方框和椭圆分别表示在用户端可显示及不可显示的页面(简称为隐藏页面),箭头表示页面之间的调用关系,并列箭头表示同时可选的页面。

在学习论坛的逻辑结构设计中,部分页面对前台用户而言是不可见的,但其作用是比较重要的。这类隐藏页面除了用于处理频繁使用的数据访问)或经常调用的特效功能(例如页面的分页浏览),也有利于网站的运行安全及功能维护。

2 设计思想

2.1 用户注册与强制认证

学生通过学习论坛进行交互学习或答疑,首先必须注册成为一个论坛用户。与许多网络论坛不同的是,学生在注册时,除了提供登录时所用的用户名、密码,电子信箱等必要信息,还必须提供个人学籍信息。例如,个人身份证号、学号及专业班级等。系统将用户提供的注册信息与后台数据库中的学籍数据进行匹配认证。若认证通过,则该用户可申请成为论坛的一个正常用户,否则只能以游客的人份使用论坛的部分功能。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从某种程度上使学生不敢随便在论坛中发布不良信息,二是为上传资源的用户赠予积分或其他奖励做准备。

2.2 发帖、跟帖及查帖

对论坛中的每个用户而言,发帖、跟帖及查帖是系统提供的主要服务。用户登录论坛以后,可以查看当前个人总积分、最近一次的登录时间、按回复/点击率排序的热门问题列表、按时间排序的帖子列表、个人发布的帖子列表、个人参与的帖子列表以及积分排行金榜等信息。各类列表信息以分页浏览的方式呈现给用户,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局部时间内加快网页的下载速度,便于用户查找自己感兴趣的帖子和资源,有助于用户对资源信息形成知识结构,获得良好的用户体验。另外,论坛还提供了基于关键词进行查询的站内搜索引擎,帮助用户快速定位帖子及其他信息资源。用户发帖时需指定帖子的价值分,以便鼓励更多的用户参与回答。若某帖被多个用户参与回答,则由发帖用户分配该帖的价值分。论坛设置了每个帖子的最后结帖时间。若在规定时间内无人参与跟帖,则将帖子删除;若指定时间内有人参与跟帖但未分配价值分,则由论坛平均分配价值分给跟帖用户,从而促进帖子价值分的有效利用及良性循环。

2.3 资源文件上传及下载

对于大容量的课件、习题、动画和视频等电子资源,论坛允许获得授权的用户以文件的形式从客户机发送到服务器。在ASP环境中,这种任务最好用编译好的Active Server组件来完成,例如Persits软件公司的AspUpload组件。AspUpload是一个服务器组件,允许Web应用程序通过几行简单的ASP脚本就能实现基于浏览器环境的文件上传[4]。AspUpload组件上传2GB的文件只需占用服务器极少量的内存空间,而且用户可以通过HTML内置进度条检测文件上传进度及剩余时间。资源文件下载可分为两部分,学生用户进入系统后通过超级链接或下载按钮即可直接下载文件;论坛管理员登录后,可对论坛信息进行管理,发布、更新和删除供学生用户下载的文件,其中发布功能可复用上传模块,并将文件的相关信息保存到数据库,为用户下载文件时提供参考。更新和删除文件必须分两个步骤操作,即管理员首先对数据库进行操作,然后再对文件进行操作。

2.4 积分奖励

积分奖励制度通常应用在消费领域,通常是指企业的客户以消费积分换取相应奖励服务的一种活动,同时还可以激励员工的持续努力和高绩效行为。本论坛借鉴企业的这种积分奖励机制,采取如下做法:根据用户积分的不同,给予用户不同的权限。例如,50分可以上传图片资源文件,100分可以上传实验仿真动画,200分可以观看教学视频或者与学生平时成绩考核挂钩等。将积分值与用户权限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后,学生通常会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权限,所以使用起来会比较谨慎,这样就方便了论坛管理。学生用户参与跟帖可以获得积分,还可以通过上传各类资源获得相应的积分,使学生手中的电子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并成为学习论坛拓展信息资源的一个亮点。积分奖励功能主要从技术角度界定和实现,并辅以人工管理。

3 数据库及存储过程设计

3.1 数据库设计

考虑到论坛数据库的可能吞吐量及用户频繁访问的需要,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服务器。与用户发帖、跟帖有关的基本表有三个:用户注册信息表用于存放与用户有关的个人数据,帖子信息表用于存放帖子本身的一些信息,跟帖信息表用于保存用户回帖信息。用户注册信息表与帖子信息表通过公有字段“用户名”发生联系,帖子信息表与跟帖信息表通过公有字段“帖子编号”发生联系。论坛资源信息按文件格式的不同用四个表分别存储:文本资源表,用于保存大容量的文本文件信息;图片资源表,用于保存JPG、GIF格式的图像文件信息;动画资源表,用于保存SWF、GIF格式的动画文件信息;视频资源表,用于保存SWF、MPG格式的学习视频文件信息。上述每个资源信息表必须包含上传者的用户编号,以便赠送资源的价值分。资源文件也属于数据库的组成部分,它们位于服务器的指定目录下,当资源表中的文件信息被更新时,资源文件需要同步更新,以维护资源数据的完整性。

3.2 存储过程设计

存储过程是一组为了完成特定功能的SQL语句集,经编译后存储在数据库中。客户端应用程序通过存储过程名字及相关的参数(如果存储过程有参数)来执行它。存储过程可以把常用的业务处理规则以SQL语句的形式封装在一起,能以极快的速度在数据库服务器上执行,这样做有利于实现用户业务的集中控制及应用程序的便捷维护。另外,存储过程可以使服务器只将数据查询结果反馈给客户端,极大地降低了网络的通信量。论坛创建了用户注册、用户发帖与跟帖和资源文件信息维护等存储过程,同时还创建了对数据库中的基本表进行同步更新的特殊存储过程即触发器。

4 页面设计与实现

4.1 主页面及用户工作页面

对于主要面向大学生的学习论坛,在功能上只要满足师生正常交流,内容简洁大方,让人感觉舒服即可,不必太过复杂与烦琐,否则会让学生在使用时感到有压力。因此,论坛的实用性是最重要的。在Dreamweaver 8的集成开发环境下,采用目前流行的DIV+CSS行业标准对组成页面各要素进行合理布局。Div全称Division,意为“区分”,DIV的使用方法与其他HTML语言标记符一样,它本身可以看作容器,可以内嵌表格、文本或其他HTML代码。CSS是Cascading Style Sheets的简称,中文含义是“层叠样式表单”。在页面制作时采用CSS技术,可以更精确地控制页面的字体、颜色、背景和其他效果。在学习论坛开发中,借助于Photoshop和Flash等软件创建了网页的Logo、Banner及图形框素材。页面数据的动态刷新及分页浏览主要利用JavaScript脚本语言实现。图2为学习论坛主页面,而论坛用户可以在图3所示的页面发帖、跟帖、查找及上传资源等。

4.2 视频资源观赏页面

视频资源观赏页面主要采用Iframe技术实现。Iframe主要用于创建网站的内联浮动框架,即允许在一个页面中可以再加载其他页面,尤其是动态页面需要父页面参数的时候,为IE4.0及以后版本所支持。这样做的好处是,当用户提出一个新的页面请求以后,保持部分页面信息不变,只更新动态页面的内容。在论坛开发中,我们采用基于Iframe的ASP数据处理方式,只需向服务器提交用户的选择,不需要维持并重新发送当前页面的数据状态,使系统性能得到了提升。视频资源观赏页面包括左右两个区域,左区为视频资源列表区,以目录的形式列出可供用户选择的视频资源;右区为视频播放窗口,用于播放SWF或MPG格式的视频。其他种类信息资源的呈现方式与此类似。

5 结束语

本文研发的学习论坛应用结果表明:身份强制认证有利于维护论坛健康高效运行;用户可以通过发帖提出问题,在线上传和观看电子资源,还可以通过跟帖或上传资源获得积分。此外,借助于存储过程、DIV+CSS和Iframe等技术手段,实现了论坛页面的合理布局,提高了页面动态数据的刷新速度,同时也降低了系统维护的成本和难度。系统应用以来,许多学生对学习论坛具有较强的归属感,对参与论坛互动拥有持续的热情,较好地满足了师生学习交流方面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陈巧莉, 冯于户. 基于B/S和.NET的网络论坛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价值工程, 2011, 30(5): 149-151.

[2] 国光友, 王文利, 余运英. 网络教育中学习论坛的设计与开发[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33(5): 124-130.

[3] 李海燕, 张立忠. 《生命科学导论》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研究与实现[J].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11, 28(5): 651-653.

[4] 赵坤灿, 李伟波, 王敏,等. 基于Persits ASPUpload组件的文件上传下载技术的实现方法[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24(3): 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