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饲粮对配种期母貂受配率、养分表观消化率、氮代谢及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

2016-01-09 06:58纪君波王福香任慧英李文立
饲料工业 2016年21期
关键词:颗粒饲料水貂消化率

■吕 梅 纪君波 王福香 齐 波 任慧英 李文立

(1.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青岛 266109;2.山东省沾化县畜牧局,山东滨州 256800)

在水貂的饲养过程中,饲粮质量是保证水貂健康生长的关键[1]。鲜配合饲料是水貂养殖业的传统饲料。随着饲料主要原料鲜海杂鱼等水产资源不断减少,且鲜饲料不便于贮存和运输,同时受到季节和地域的限制,导致饲料贮藏成本增加,鱼类难以成为大部分养殖户的常年性饲料[2]。以鱼粉、肉骨粉、谷物性饲料等为主要原料的颗粒全价饲料、配合饲料逐渐受到广大养殖户重视。颗粒饲料具有营养全面、易消化吸收、稳定性好、便于贮存和运输、饲料原料供应充足以及不宜变质等特点[3]。Skoch等[4]研究发现,对传统的水貂饲料加工技术进行改进,进而生产出颗粒完整、粒径均匀且不易粉碎变形、便于存储的水貂膨化干料,有助于改善水貂生产性能。邹兴淮[5]研究表明,水貂对颗粒饲粮营养物质、能量的消化率、氮沉积率等多项指标均优于常规鲜饲粮,且饲粮成本也相对降低,因此利用配合颗粒饲粮喂成年水貂是可行的。20多年前我国对水貂颗粒饲料的研究刚刚起步,在配方设计、加工工艺、质量控制、饲喂方式以及适口性等方面技术尚不够成熟,因此颗粒饲料在水貂生产中一直未能推广应用。随着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饲料加工工艺随之不断完善,水貂颗粒饲料的加工质量不断提升,为颗粒饲料在水貂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目前,国内已有多家配合饲料厂生产和销售水貂颗粒饲料,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本试验从母貂受配率、养分表观消化率、氮代谢以及氨基酸消化率等角度展开研究,分析鲜配合饲料、颗粒饲料对配种期母貂的影响,为配种期的母貂饲养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饲粮及营养水平

试验用颗粒饲料购自国内某饲料公司,主要原料包括进口鱼粉、肉骨粉、血球蛋白粉、膨化大豆、膨化玉米以及多种营养性和非营养性添加剂组成,其营养水平(风干基础)为:干物质(DM)90.93%,代谢能(ME)17.40 MJ/kg,粗蛋白质(CP)34.50%,粗脂肪(EE)22.70%,粗灰分(CA)7.62%,钙(Ca)0.81%,磷(P)0.50%,赖氨酸(Lys)1.87%,蛋氨酸(Met)0.79%,胱氨酸(Cys)0.49%;鲜配合饲料为自配料,配方依据美国NRC(1982)和国内养殖生产实际,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1.2 试验动物及设计

选取品种一致,健康且体重和年龄相近的1岁改良黑貂24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单笼饲养。处理Ⅰ为对照组,饲喂鲜配合饲料。处理Ⅱ和Ⅲ分别饲喂颗粒料和混合料(根据采食量,颗粒饲料的干物质采食量与鲜配合饲料的干物质采食量各占一半)。饲养试验于2015年1月1日开始预试,1月10日进入正试期,至3月15日结束,试验周期共65 d。

表1 鲜配合饲料组成及营养水平

1.3 饲养管理

由固定人员进行专门饲养,每只水貂单笼饲养(75 cm×30 cm×45 cm),每天15:00喂食1次,不同处理水貂的干物质饲喂量相同。颗粒饲料采用专用食盒饲喂,鲜配合饲料放置在貂笼顶部。自动饮水,保证饮水充足,同时观察每只水貂的生长及健康状况。

1.4 配种方式

配种期间,各组均采用周期复配方式,即在1个发情周期里连续1 d或间隔2 d交配2次。

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1.5.1 配种性能

准备配种期定期检查公貂和母貂性器官发育情况,记录母貂配种情况,计算受配率。

母貂受配率(%)=(完成配种数/参加配种数)×100。

1.5.2 养分表观消化率

配种结束后,每组选取采食与排便正常的母貂6只,于2015年3月12日开始进行代谢试验。采用全收粪尿法分个体连续收集3 d的粪、尿,用镊子取出粪中混有的杂物,并用10%的硫酸固氮,混匀,在105℃烘箱中烘干,自然状态下回潮24 h,粉碎、制样待测。

采用GB/T6435-1986方法测定水分含量;GB/T6438-1992方法测定粗灰分含量;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蛋白质含量及尿氮含量(GB/T 6432-1994);乙醚抽提法测定粗脂肪含量(GB/T 6433-2006);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钙含量(GB/T 6436-2002);钼黄比色法测定总磷含量(GB/T 6437-2002);GB/T 14965-94方法测定氨基酸含量。按下列公式计算各组饲粮养分表观消化率及氮代谢指标:

养分表观消化率(%)=(食入饲粮中某养分的含量-粪中某养分的含量)/食入饲粮中某养分的含量×100;

食入氮(g/d)=干物质采食量×饲粮氮含量;

粪氮(g/d)=粪干物质×粪氮含量;

尿氮(g/d)=尿体积×尿氮含量;

氮沉积(g/d)=食入氮-粪氮-尿氮;

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氮沉积/(食入氮-粪氮)×100;

净蛋白利用率(%)=(氮沉积/食入氮)×100。

1.6 统计分析

利用Excel 2003对试验数据进行初步整理,采用SPSS 19.0软件中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LSD法进行多重比较。试验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并进行Duncan's法多重比较,P<0.05表示差异显著,P<0.01表示差异极显著。

2 结果

2.1 不同饲粮对母貂配种性能的影响

表2 不同饲粮对水貂配种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Ⅱ组母貂全部完成配种,受配率是100%,高于Ⅰ组的94.40%和Ⅲ组的95%。

2.2 不同饲粮对母貂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表3 不同饲粮对母貂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由表3可知,Ⅱ、Ⅲ组的粗蛋白、能量、粗脂肪、粗灰分、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与Ⅰ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

2.3 不同饲粮对母貂氮代谢的影响

表4 不同饲粮对母貂氮代谢的影响

由表4可知,在氮代谢中Ⅱ、Ⅲ组的食入氮、粪氮、尿氮、氮沉积、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净蛋白利用率与Ⅰ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

2.4 不同饲粮对母貂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

表5 不同饲粮对母貂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

由表5可知,Ⅱ、Ⅲ组的GLU、GLY、ALA、CYS、MET、TYR、LYS、HIS、ARG、PRO和总氨基酸消化率与Ⅰ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Ⅱ组ASP消化率极显著低于Ⅰ组,Ⅱ组THR、SER、VAL、ILE、LEU和PHE消化率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组与Ⅰ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3.1 不同饲粮对母貂受配率的影响

在准备配种期,母貂体况需控制在中等水平,过肥或过瘦均不利于水貂的正常繁殖[6]。Laura Boudreau[7]等研究表明,配种期母貂处于理想体况时,可提高水平产仔数并减少初产母貂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78432014000062-aff0005DNA损伤。刘景志[8]研究表明,母貂体况处于中等水平时,性欲旺盛,配种能力及受配率高,配种则会相对顺利。在本试验中,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3组试验貂在进入配种期时,体重均控制在中等水平,为配种工作的进行打下良好基础。陈忠魁等[9]研究证明,水貂采食颗粒料可满足中纬度地区水貂的生长发育需要,对水貂的繁殖率、产仔率和成活率均无不利影响。

本试验结果显示,颗粒料组母貂发情较好,保证了母貂的受配率,发情时间在正常时间范围内,与上述研究一致。同时颗粒料饲养方式简便,定时定量投喂到食盒中即可。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喂后,颗粒料组母貂均处于中等体况。而鲜配合饲料组的母貂体况调整比较繁琐,根据传统鲜配合饲料饲喂方式,需在全部喂食后,再根据每只母貂的现有体况对采食量进行逐个调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3.2 不同饲粮对母貂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相对而言,配种期间的母貂没有太大的体质消耗和营养流失,对饲粮的养分没有特殊的要求,只要满足其生理健康即可[10]。王春生[11]试验证明,在繁殖期颗粒料可代替鲜饲料饲喂貉,食欲、粪便正常,且便于贮存,使用方便,可降低饲养成本。Glem-Hansen[12]研究表明,蛋白质的营养作用直接影响种貂维持期、母貂繁殖期哺乳功能以及仔貂、幼貂的生长速度和及貂皮质量。在本试验中,各组母貂养分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饲养过程中颗粒料组母貂没有异常现象,采食、排泄均正常。由此说明三种不同饲粮均能满足配种期母貂的生理需要,对试验母貂无不良影响,与上述研究一致。

3.3 不同饲粮对母貂氮代谢的影响

为满足水貂身体所需养分,需要通过采食量来调节蛋白质的摄入量[13]。在本试验中,各组母貂日食入氮量及氮沉积量无显著差异。由此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采食三组不同饲粮均满足配种期母貂蛋白质需要量。Pfeiffer等[14]研究表明,摄入的蛋白质与尿氮排出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蛋白质供应过量及氨基酸不平衡会致大量尿氮排出和氮利用率降低。Tsutsumi[15]等研究表明,动物采食饲粮中不能消化利用的蛋白质以粪氮的形式排出体外,粪氮的排出量与饲料的品质和蛋白质含量相关。在本试验中,相较于鲜配合饲料组,颗粒料组及混合料组试验母貂氮代谢指标均无显著差异,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较为理想,尿氮、粪氮排出量均处于正常水平。说明各组蛋白质摄入量适中,颗粒料可满足试验母貂的营养需要。

3.4 不同饲粮对母貂氨基酸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饲粮中蛋白质及氨基酸水平过低或质量较差,会降低水貂繁殖能力、仔貂存活率等生产性能[16]。Dilger等[17]研究表明,某一氨基酸添加量的差别会影响其他氨基酸的消化率。吕明斌[18]研究表明,饲粮中(Met+Cys)/Lys比例为0.76时,肉仔鸡血浆游离氨基酸平衡较好,可获得较高的生长性能,经济效益最好。在总氨基酸消化率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颗粒料组某些氨基酸消化率低于鲜配合饲料组。通过饲养试验观察到,水貂无不良情况出现,各组试验母貂的总氨基酸消化率无显著差异。说明虽然在氨基酸消化率中,虽有个别氨基酸消化率有显著差异,但三种饲粮均满足试验母貂配种期氨基酸营养需要。

4 结论

①根据母貂的受配率,在准备配种期和配种期饲喂颗粒饲料的受配率高于饲喂鲜配合饲料。

②根据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氮代谢及总氨基酸消化率等指标,水貂准备配种期和配种期饲喂颗粒饲料和鲜配合饲料无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水貂准备配种期和配种期饲喂颗粒饲料组母貂受配率高于饲喂鲜配合饲料组,水貂配种期可以饲喂颗粒饲料。

猜你喜欢
颗粒饲料水貂消化率
青贮玉米颗粒饲料用于草鱼饲养的初步探究
不同复合酶制剂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野生动物颗粒饲料的生产工艺与配方
利用颗粒饲料养鱼好处多
水貂病毒性肠炎研究进展
不同锌源及锌水平对冬毛生长期水貂营养物质消化率影响的研究
全球水貂产量下降
春蚕1~2龄颗粒饲料育试验初报
半胱胺对育成期雄性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
日粮补充甘油和卵磷脂对褐壳蛋鸡产蛋量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