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化发酵玉米秸秆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2016-01-10 02:02徐炜琳李兆华赵晓东刘庆雨张志彬张树敏
饲料工业 2016年16期
关键词:精料组间秸秆

■徐炜琳 张 琪 李兆华 赵晓东 张 庆 李 娜 刘庆雨 张志彬 金 鑫 张树敏

(1.吉林农业大学,吉林长春 130124;2.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长春 130124)

近年来,规模化养殖企业的不断崛起与发展,日粮原料价格不断上涨,传统的耗粮型养殖饲养模式已严重制约了生猪养殖行业发展。因此,寻求廉价的日粮原料替代物已然成为养殖业关注的焦点。随着秸秆合理化利用研究的不断深入,玉米秸秆中干物质含量为96.1%,灰分含量为7%,粗蛋白含量为9.3%,可为动物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及营养。然而秸秆中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较高,不易被单胃动物消化吸收。随着科学的进步以及研究的深入,发酵饲料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重大问题。微生物发酵饲料是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饲料中的大分子物质和抗营养因子分解或转化,产生更有利于动物采食和利用的富含高活性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的饲料或原料。试验表明,在生长肥育猪日粮中添加适量的发酵玉米秸秆可降低料重比、提高胴体品质及增加盲肠内微生物多样性。经发酵处理后饲粮的适口性有所提高,但依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鉴于此,本试验对生物发酵后的玉米秸秆进行膨化处理,经过挤压膨化发酵的玉米秸秆改变了秸秆的理化性状和营养成分,增加了无氮浸出物含量,粗纤维含量下降了2.2%~8.6%,酸性洗涤纤维也有所降低,对玉米秸秆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无影响,明显增加了其可溶性成分和可消化、吸收成分,提高了营养价值、消化率及适口性,从而提升其饲用价值。本试验旨在探讨膨化发酵玉米秸秆替代物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及最适添加比例。

1 材料与方法

此次试验于2015年4月~2015年8月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原种猪场进行,试验期为107 d。

1.1 试验猪

本试验选取50头体重为44 kg左右、日龄相近、健康状况良好无明显疾病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头。试验A组为对照组,试验B组为15%膨化发酵玉米秸秆替代组,试验C组为20%膨化发酵玉米秸秆替代组,试验D组为25%膨化发酵玉米秸秆替代组,试验E组为30%膨化发酵玉米秸秆替代组。

1.2 试验日粮

试验过程中,试验A组日粮为玉米+20%浓缩料基础日粮,严格按照NRC(2012)猪营养需要标准配制。其他试验组日粮为20%商品浓缩料+玉米+膨化发酵玉米秸秆日粮。各试验组日粮的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杜×长×大)三元杂交猪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1.3 饲养管理

试验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原种猪场开展。试验猪舍为封闭式猪舍,进栏前6 d对猪舍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洁及消毒工作,并对试验猪进行隔离、消毒处理。预试期结束,试验猪空腹12 h后,称量个体体重作为试验猪始重。试验开始后,由同一饲养人员对试验猪进行定时饲喂。每日对猪舍进行两次清扫(上午、下午各一次)。分别于7:00和16:00进行投料,并保证试验猪自由采食、饮水,饲养人员需及时清理称量饲喂后剩余的日粮(饲喂槽内及撒落在外的日粮),试验期内准确记录每组的耗料量,观察猪群的采食情况及健康状况。试验全程日粮中不添加使用任何药物,对于生病的试验猪及时进行隔离治疗。每天6:00、14:00、18:00测定猪舍温度和相对湿度。试验全程为期113 d,其中预试期6 d,正试期107 d(试验猪平均体重达110 kg)。试验期内每月称重一次。对日粮消耗量、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进行计算并整理。免疫和消毒程序严格按照猪场常规方法进行。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1.4.1 采食量

试验期间准确测定和记录每天日粮饲喂量、实际消耗量和剩余量,以此计算试验期的平均日采食量。

1.4.2 日增重

预试期结束后,对试验猪的初始体重进行称量记录,试验结束后,再次称重并记录(每次称重前空腹12 h)。计算试验猪的平均日增重。

1.4.3 料重比

根据平均日采食量与平均日增重的比值,计算料重比。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数据采用Excel 2007软件整理,SPSS19.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统计分析,Duncan′s法进行最小显著性检验,其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果分析

2.1 膨化发酵玉米秸秆日粮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见表2、表3)

表2 膨化发酵玉米秸秆日粮对育肥猪平均日增重的影响(kg/头)

表3 膨化发酵玉米秸秆日粮对育肥猪料重比的影响

由表2可知,试验B组平均日增重最高,试验E组平均日增重最低。试验A组的平均日增重与试验C组、试验D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试验B组、试验E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B组平均日增重与试验A组、试验C组、试验D组、试验E组相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试验C组平均日增重与试验A组、试验E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其平均日增重与试验B组、试验D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D组与试验A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试验B组、试验C组、试验E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E组平均日增重与试验A组、试验B组、试验D组间差异显著(P<0.05),与试验C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由表3可见,随着日粮中膨化发酵玉米秸秆添加量的增加,精日粮的消耗量随之逐渐降低,其中对照组精料消耗量最大,为201.7 kg/头;试验E组精料消耗量最少,为144.9 kg/头。从料重比的比较中可知,试验A组(对照组)的料重比最小为2.77;其次是试验B组料重比,为3.13;随着膨化发酵玉米秸秆添加比例的不断增加,料重比依次增大,E组料重比达4.08。然而试验D组、试验E组精料料重比最低,为2.03,精日粮利用率最高;其次为试验C组为2.13,试验B组精料料重比为2.21。相比较下试验A组精料料重比最大,为2.77。

2.2 膨化发酵玉米秸秆对育肥猪养殖的经济效益的影响(见表4)

由表4可见,在试验过程中,日粮总成本随着膨化发酵玉米秸秆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中试验A组未添加膨化发酵玉米秸秆日粮总成本最高,为645.4元/头,试验E组膨化发酵玉米秸秆添加量最大,日粮总成本最低,为551.2元/头。当试验结束时,由每组试验动物在试验期内的平均增重进行增重效益的计算。结果显示,试验B组的增重效益最大,为1 254.4元/头,远高于对照组及其它试验组;其次为试验D组,增重效益为1 211.2元/头;试验E组的增重效益最低,为1 140.8元/头。根据各组试验猪试验期日粮总成本等参数计算出试验期内每头猪的最终利润。其中试验B组利润最高,为680.60元/头;其次为试验D组,利润为632.40元/头;试验A组的利润最低,为592.44元/头。为探讨不同比例膨化发酵玉米秸秆添加量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将各试验组的利润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试验B组较对照组盈利88.16元/头;试验D组较对照组盈利39.96元/头;试验C组较对照组亏损5.24元/头;试验E组较对照组亏损31.44元/头。由表4可知,C组及D组的增重效益低于其它四组,即试验动物在试验期内的总增重较低,生长较为缓慢。然而在本试验中,试验饲粮的营养成分是影响猪生长的主要因素。由此可知,试验C组(20%膨化玉米秸秆)及试验D组(30%膨化玉米秸秆)的膨化玉米秸秆替代量无益于猪的生长,在实际生产中不具有可行性。

表4 膨化发酵玉米秸秆对育肥猪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元/头)

3 讨论

玉米秸秆作为一种常见的农业剩余物,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是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的含量较高,在单胃动物体内消化吸收较为困难,更适合反刍动物采食。猪是单胃动物,猪对纤维性物质的消化利用率较低。日粮中纤维性物质进入猪胃和小肠后不发生变化。转移至大肠(主要依靠盲肠)后,经细菌发酵,纤维素被分解成为挥发性脂肪酸和二氧化碳,后者经氢化作用变为甲烷,由肠道排出。挥发性脂肪酸被肠道吸收,参与畜体代谢。故要想作为猪日粮合理的利用秸秆,需在饲喂前对秸秆进行科学的处理。

试验前对秸秆进行高温挤压膨化处理后,使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得以降解,其降解产物可以进一步被酵母菌等微生物利用,转化成优质的菌体蛋白,可有效地改善其营养价值,同时也提高了适口性及消化率。饲料形态是影响消化率的外在因素,粉末状饲料较其它形态饲料制作工艺简单且消化率高。因此,饲喂前将膨化处理后的玉米秸秆进行二次打碎粉磨,尽量降低其粗糙感,然后按照试验日粮的配制方法制作成粉状试验饲喂料。

本试验结果表明,将膨化发酵玉米秸秆以不同比例添加到生长育肥猪日粮中,对试验猪的采食量、日增重和料重比等生长性能指标具有一定的影响。随着膨化发酵玉米秸秆添加量的不断提高,出现了采食量增加、精料料重比降低的趋势,说明经膨化发酵处理后,玉米秸秆的适口性得到了改善。

由试验结果可知,15%膨化发酵玉米秸秆替代组、25%膨化发酵玉米秸秆替代组的平均日增重均高于试验A组(对照组)。平均日增重最高的为15%组,达到0.734 kg/头,对照组为0.681 kg/头。可以看出15%膨化发酵玉米秸秆替代组和25%膨化发酵玉米秸秆替代组既可以提高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又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随着膨化发酵玉米秸秆日粮添加量的增多,精料的消耗量则相对减少,从而显现出了膨化发酵玉米秸秆日粮的节粮效应和生态环境效应。

4 小结与展望

本试验通过不同添加量的膨化发酵玉米秸秆日粮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在育肥猪的日粮中添加15%的膨化发酵玉米秸秆效果最好。试验过程中,随着膨化发酵玉米秸秆添加量的增大,其日粮成本固然下降和节粮经济效应明显突出,但育肥猪的日增重显著下降。在试验组中添加不同比例膨化发酵玉米秸秆后,不但没有对猪的健康状况产生不良影响,反而降低了饲养成本,提高了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我国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农业剩余物,落后的处理技术、不恰当的应用,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对环境及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将玉米秸秆添加到猪的日粮当中,对其加以合理的利用,便可变废为宝,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建立生态、可循环养殖模式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11篇,刊略,需者可函索)

猜你喜欢
精料组间秸秆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冬季绵羊咋补饲
冬季绵羊咋补饲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更 正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