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语慕课课程开发的思考

2016-01-11 02:53莫伟
亚太教育 2015年27期
关键词:慕课开发日语

关于日语慕课课程开发的思考

文/莫伟

摘要:本文在慕课全球化蓬勃发展的背景之下,主要从进行日语慕课课程开发需要面对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日语慕课课程开发两个方面着手,讨论了日语慕课课程开发的必要性以及具体进行开发日语慕课课程的思路,希望能对以后的日语慕课课程开发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日语;慕课;开发

作者简介:莫伟(1977—),女,苗族,湖南怀化人,副教授,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管理学硕士,湖南商学院外国语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072-02

2015年是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在创始以来的第四年。在经历了2012年的慕课元年①,2013年的活跃发展期②后,2014年以来,慕课开始进入了平稳发展期。林蕙青指出,慕课模式的可贵价值在于:“使得大规模并且个性化的学习成为可能,使全球各国不同人群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可能。”③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是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新发展,它所提供的全新的知识传播模式和学习方式将使在线教育与传统教育的界线不断模糊和重叠。”④

非学术性研究主要表现为赞同和存疑两个特点。大部分研究表示赞同慕课这一新兴的教育理念,从对我国传统教育的影响、平台技术的发展、过程学习、质量监控、师生关系、证书认可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翻译工作和积极讨论,不仅保持了国内外研究内容的同步性,并且能因地制宜的根据国内现状提出一些本地化的策略。同时,还有部分研宄者较为有远见的提出了慕课商业化的运作模式。另外有一部分较为理性的研究者认为,不能盲目认为慕课的教育理念都是正确的,应当结合国情和教育现状循序渐进的引入。以焦建利⑤的观点为代表,他针对慕课对前大学教学体制冲击的隐忧,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把慕课和开放教学资源纳入到大发展战略中,二帮助教师和学生掌握在线参与式学习,三要创新大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四把开放性教学资源引入到课堂中,五有计划有步骤的尝试慕课教学。

一、进行日语慕课课程开发需要面对的问题

众所周知,免费教育和终身教育一直是教育界人士憧憬的梦想,但是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得到彻底且全面的施行。然而慕课的出现,为我们带来了希望。

日语慕课课程与传统日语课堂教学相比,不需要昂贵的学费,不需要造价高昂的语音室建设,学习者甚至不用参加入学考试,就可以参加慕课学习,只需要互联网,手机、平板、台式机,这些都可以非常便利地成为学习的场所。随着技术手段和教育理念的提升,二者正在一步步缩小差距。但是在这短短四年时间里,慕课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例如:

1、结业证书能否被社会认可

虽然现在很多慕课课程在结课的时候可以免费申请电子版合格证书,成绩优异还可以申请优秀证书,需要纸质版的需要缴纳一定费用。但是真正把慕课课程学习成绩与学校的学分相关联起来的还不在多数,并且也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所以慕课证书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是否能被社会所认可。

2、居高不下的辍学率

由于没有准入门槛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课程过程当中本身缺乏有力的鼓励和惩罚机制,所以慕课往往可以得到数目庞大的注册学习者而很少有学生能坚持学习完全部课程和得到证书。居高不下的辍学率是所有慕课面临的共同问题。日语慕课课程作为语言类科目因为偏重语言的练习,可能会表现得更加突出。

Phi hill⑥通过研究MOOC学习者的特点,把MOOC学习者分为五种类型:

MOOC学习者的五种类型

要提高积极参与者的数量,还需要多方努力。

3、文化差异

自古以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都是显而易见的学习壁垒,对于日语的学习者来说,国内学生不能适应老外的教法,课程内容没有针对国内学生进行过优化,面对丰富多彩的课程该如何选择却无从谈起。新鲜的内容和教法固然能够给国内学生带来眼前一亮的感觉,然而是否能够因地制宜的对教材和教法进行改良,我们的第二道门槛。

4、网络环境

由于国内网络众所周知的种种限制,以及网络供应商缩水的网络服务,导致国内网络用户无法访问国外的大部分网站。然而慕课课程资源主要以在线视频为主,视频网站的服务器大多架设在国外,国内的学生不得不采取翻墙、代理来访问这些网站。这样异步、延时的体验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习者的热情,但这对国内日语教育工作者来说未必不是一个挑战和机遇,在国内的慕课运营商提供的国内平台上制作日语慕课课程成为一种可能和需要。

在互联网思维下,人与人构建社交网络往往是陌生人关系,知识的传播不会因为共享而危害彼此的利益。恰恰是慕课把他们凝聚在一起,凝聚在一个虚拟的大教室,慕课学习者因为相同的目的和爱好形成了学习互助小组,通过网络社交的手段来达到知识共享的目的。

二、如何进行日语慕课课程开发

慕课是传统课堂和网络课堂二者优势的融合。其课程与传统日语教学的比较如下图所示:

序号慕课传统日语教学1大部分课程采取集中时间授课的方式,大约1-3个月内完成,虽然也有长于3个月完成的慕课,但是数量并不众多。因课程内容不同而不同,多数分布在周4课时至周8课时之间,完成课程时间多为一学期(4个月)至两年(16个月)不等。2教学授课方式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型,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多以10分钟左右的小视频组成的视频群来完成。教学授课方式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型,也有任务型等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呈现以45分钟为单位进行。3几乎每门课程的互动都很激烈,主要以讨论区发帖的方式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讨论区内容计入学生成绩,影响最后是否取得证书。主要以课堂讨论和练习方式进行讨论和交流。虽然也有教师设定了QQ学习群和微信群,但是讨论内容不计入学生成绩,不影响最后修得学分情况。4学生来自于世界各地,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习动机五花八门,基本不能按照统一的进度来安排课程进度。学生基本来自高考后进入高校的学生,学生基础基本统一,动机比较集中,可以按照统一进度安排课程进度。5几乎每门课程都会安排作业和考试,课程结束并通过考试者可以获得官方认可的结业证书,优秀可以申请优秀证书。几乎每门课程都会安排作业和考试,课程结束通过考试者可以修得学分,修满本专业所要求的学分者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可以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6教学平台大部分是自行开发或整合,大部分课程由世界著名高等院校提供。教学用课件基本自行开发,或由教参提供,校内或有交流,校外交流比较少。

所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日语慕课课程的开发:

1、日语慕课课程长度的调整

考虑到日语慕课课程的学习者具有慕课课程学习者的特征,所以一门日语慕课课程长度以不超过16周为宜。对于一些一个学期就可以结束课程的传统日语课程,例如“日本国家概况”、“旅游日语”之类来说这是个相对简单的任务。而对于一些需要几个学期甚至几年才能结束的课程,例如“综合日语”、“日语视听说”、“二外日语”来说主要有两个思路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是按照传统日语教学的方式,例如“二外日语”可以划分成为“二外日语1”、“二外日语2”、“二外日语3”;二是按照课程的难易程度,划分成“二外日语之起步篇”、“二外日语之发展篇”、“二外日语之飞跃篇”。

2、日语慕课知识点的拆分

由于慕课主要采用10分钟左右的小视频群的方式完成授课,所以传统日语教学必须拆分成小知识点才能适应慕课教学。需要注意的是,知识点的拆分并不等于把45分钟的课程分割成10分钟为单位的授课内容。而是需要有经验的教师把知识点拆分成相对完整的更小一些的知识点,以达到可分可合,知识点之间可以灵活链接的目的。

3、多种交流方式并存

慕课交流主要以讨论区发言为主,可以实现老师和学生之间,也可以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有一些问题不一定需要一个确定的答案,积极参与讨论,回答别人的问题,或是提出自己的问题都是很好的学习过程。日语慕课课程作为一门语言学习课程,更加需要表达和沟通,为了适合日语学习这个特性,建议可以在留言区开设语音留言功能,可以是模仿日语动漫或电视剧原声,也可以是造句,并且给予适当奖励性分数,也可以在语音当中甄选最贴近原音的留言给予适当奖励。鼓励大家多说多练习。

4、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

慕课学习人群与普通高校学习者最大的不同就是基础参差不齐,所以慕课的个性化学习不仅仅需要表现在观看视频的进度因人而异,还可以包括在不同基础学生的学习上。这需要在拆分知识点的时候使得进阶知识与相关的基础知识相关联起来。一方面方便有一定学习基础的学生跳过不需要再学习的阶段,也照顾到部分学生学习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的需要,更方便部分学生在学习进阶知识的时候对相关基础知识进行适当复习回顾。例如,我们在学习日语动词被动式的时候需要把未然形相关知识进行关联,而对命令形、假定形可以暂时放下不管。提供给学生多一种选择,更灵活地呈现知识。

5、建立日语慕课课程团队,分工合作

建立日语慕课课程再以从前单打独斗的方式,很难实现整个课程的管理。因为慕课不再只是上课的45分钟,而是需要拆分知识点,录制上课视频,后期制作,讨论聊天室的管理,作业批改以及考试的管理等等,由于涉及到的人数不再局限于一个班30个人、50个人,而是成千上万的学习者,所以一个人从头到尾完成所有的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需要课程组全体成员的努力。

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都在蓬勃发展之中,根据《纽约时报》2013 年 11 月 1 日的报导,除了美国和英国之外,其他国家也有“慕课”提供者,如德国的Iversity、巴西的 Veduca。而美国的“慕课”已开始与澳大利亚、瑞士、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大学开展合作。Coursera 目前已经与 100 所大学合作,并建立了翻译者网络,可将一些英语课程翻译成阿拉伯语、汉语、日语、葡萄牙语、俄语等语言。⑦

概而言之,慕课的发展,以较低的教育成本将丰富的各门类知识通过在线教育平台让大家分享,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以及教育模式。全球知名院校合作提供各类多元课程,在促进院校交流的同时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共享,日语慕课课程教学作为其中的一环也将会被提上日程,尽管利用网络的在线教学模式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慕课”学习的有效性亦引发了一些讨论,但“慕课”在未来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以这种新型学习方式来开发日语课程教学设计,相信会给公众的终身学习和教育领域带来的影响,而由此可能衍生的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作者单位:湖南商学院外国语学院)

注解:

① 蔡文璇,汪琼.2012:MOOC元年.中国教育网络,2013,(4):5-12.

②冯菲,于青青,蔡文璇,汪琼.2013年全球慕课运动回顾.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9):5-12

③ 姜泓冰.推进慕课生态养成,加快慕课本土化进程.上海教育,2012(11):8.

④陈冰冰.MOOCs 课程模式:贡献和困境.外语电化教学,2014,(3):38-43.

⑤焦建利.MOOC:大学的机遇与挑战.中国教育网络,2013,04:21-23.

⑥杰弗里巴托莱特(JeffreyBartholet)翻译郭凯声.MOOC的希望与困境.光明日报,2013-08-31005.

⑦钟亚妮.英美两国慕课的发展与展望.新趋势新战略,2014.03:20-23

参考文献:

蔡文璇,汪琼.2012:MOOC元年.中国教育网络,2013,(4):5-12.

冯菲,于青青,蔡文璇,汪琼.2013年全球慕课运动回顾.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9):5-12

姜泓冰.推进慕课生态养成,加快慕课本土化进程.上海教育,2012(11):8.

陈冰冰.MOOCs 课程模式:贡献和困境.外语电化教学,2014,(3):38-43.

杰弗里巴托莱特(JeffreyBartholet)翻译郭凯声.MOOC的希望与困境.光明日报,2013-08-31005.

焦建利.MOOC:大学的机遇与挑战.中国教育网络,2013,04:21-23.

钟亚妮.英美两国慕课的发展与展望.新趋势新战略,2014.03:20-23

猜你喜欢
慕课开发日语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河南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