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才跟上人民币国际化的脚步

2016-01-13 10:50郑伟
首席财务官 2015年8期
关键词:亚投行国际化一带

郑伟

在“一带一路”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企业“走出去”已是大势所趋。在海外扩张过程中加快对国际化财务人员的培养是重中之重。

根据商务部数据,中国是世界上直接对外投资的第三大经济体,2014年境外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预计在未来五年,投资额将保持至少10%的年增长率。2015年对于中国来说将会是收获颇丰的一年。3月28日,预热已久的“一带一路”规划正式面世。至此,“一带一路”的愿景和行动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创造出了难得的历史机遇。6月29日,亚投行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财长或授权代表出席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各方商定将于2015年年底之前,经合法数量的国家批准后,《协定》即告生效,亚投行正式成立。如果说“一带一路”意味着实业的机会,那亚投行就意味着金融资本的机会,而对于寻求海外市场的企业来说,都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人民币国际化新篇章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规模日益庞大,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澳洲会计师公会中国华北区委员会副会长陈得强认为,“走出去”战略作为一项一贯的政策已经走过了十几年,亚投行的成立使“走出去”战略看到了显著的成果。发达国家的“抢筹”更显示了我国牵头成立亚投行及其支持下的“走出去”战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走出去”战略将为人民币国际化揭开新的篇章。

长时间以来,在西方发达国家建立的金融体系下,人民币在对外贸易中没能得到认可。要成为国际货币必须同时具备四大要素:币值稳定、有支付功能、安全性、能够保值。过去我国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靠出口拉动,扮演着“世界工厂”的角色,不停地来料、加工、输出,慢慢形成了很大的生产力,外汇储备越来越多。陈得强提醒说,“外汇储备过多,将成为一种负担。一旦国际形势改变,货币安全和金融安全都可能承受很大的压力,这也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被动原因。”

当然,人民币国际化更需要主动的作为。在“走出去”和“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下,不断拓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空间,深化货币合作,积极有序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世界经济体系没有明显好转。在这种前提下,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突出,“走出去”和“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可以拉动对外投资,同时带动生产力的输出。“在这一过程中主动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尽快具备四大要素,在产能输出的同时把国力和金融也向外输出,让世界接受。”

陈得强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金融改革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基础。 借助实施“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战略,打开在周边地区人民币海外使用和流通通道,降低中国海外投资的风险,将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一带一路”上升到国策高度之后,人民币地位逐渐获得认可,在企业对外投资、承接海外工程、输出和投资都使用人民币来结算的时候,人民币需求随之增大,无形中就使人民币达到国际化标准。同时,亚投行的成立使得人民币有机会在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中优先鼓励使用,国际运用得到推动,进而被纳入特别提款权(SDR),大大提升了人民币国际化水平。陈得强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非常乐观。“人民币国际化是助推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力量。 人民币跨境业务对支持企业‘走出去发挥了关键作用,企业‘走出去反过来又推动了人民币的国际化。”

“沪港通”为开放提速

香港是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市场,而上海则是离岸人民币返回境内的重要枢纽。2014年“沪港通”的开通彰显了中国资本市场对世界放开、吸引更多海外资金的决心,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沪港通”所承担的投资功能,恰恰是人民币海外使用和流通的重要环节。“沪港通”以及即将实施的“深港通”,将为人民币真正成为世界货币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作为“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众多代表作之一,“沪港通”的推出是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首发车,是人民币通往国际的通道。陈得强相信,通过资金在两个市场之间的流动,人民币在境外会越来越受重视,境外人民币增多也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另一种途径。“与此同时,香港在未来不但会是结算中心,而且会变成离岸人民币中心,同时还可以影响到人民币未来总量和外汇价格的方向。有更多人民币就可以进行投融资,还可以做结算和贸易。”简单来讲,“沪港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使人民币更容易走出去,二是使离岸人民币需求量增大、安全性更高。所以,从这个层面来看,“沪港通”对人民币的国际化有正面的推动作用。但是,陈得强同时提醒道,“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当市场越来越开放,就可能面临境外资金流入以及专业的投资机构带来的冲击,对此要做好充分防范。”

财务人才新需求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它们对协助其海外扩张的专业会计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目前专业会计人才的供应将不能满足企业不断增长的需求。澳洲会计师公会在今年4月份进行的2015年中国人力资源调查结果也显示出,中国经济现已进入“新常态”的阶段,境外投资和“一带一路” 的战略都将给经济转型带来巨大影响。然而,部分企业难以吸纳合适的会计人才协助其境外扩张和加强海外竞争力。超过四分之一( 26%)的受访者表示其公司无法找到足够的会计人才以协助其境外投资和运作。

调查同时指出,半数的受访者表示中国面临会计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他们认为导致该问题的四大原因包括教育与招聘市场的不协调(44%),中国本地公司愈发复杂化(41%),越来越严格的公司合规性要求(41%),以及中国公司加速海外扩张(40%)。陈得强认为,“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可以聘用国际机构来提供服务,但对外投资及投资后的管理、整合、并购等需要有自己的管理人才,而且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非常高。”

企业在海外扩张过程中加快人才培养是首要的,而加快对国际化财务人员的培养是重中之重。陈得强建议,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使国内人才与境外的财务人才互联互通、互相学习和交流,促进共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会计师公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会计师公会利用自己的平台资源增加财务人才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促进互联互通,同时用国际化标准培养人才,帮助财务人才向国际化转型。另一方面,有可能将更多境外国际化、高水平课程带到中国,让国内的同学或在职人士接受进一步培训,从而提供一个全方位与国际对接的平台。

中国在改变,要走出去,成为国际社会一员,CFO角色变得更重要了,因此对CFO素质的要求也更高了。他们必须具备较高的国际化能力、对外学习的能力和境外交易的能力,能够解决分析、判断、投资、融资、贷款、税务问题,同时兼顾金融和外汇问题才能成为出色的CFO。

从澳洲会计师公会本次调查的结果中可以明显看到,一些中国企业在满足其对人才的需求上, 正在经历巨大的挑战。企业不仅面临国内对人才的竞争,同时也有来自周边市场的竞争压力。 要赢得人才抢夺战的胜利,企业应重新审视其人力资源战略,以判断现有策略是否有助于他们吸引和留住在竞争加剧的环境下的人才。

猜你喜欢
亚投行国际化一带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活动预告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一带一路”:大美友邦
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地理位置
重庆与“一带一路”的缘分
关于亚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