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装饰实训工场实训体系构

2016-01-14 13:27建谢岚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期
关键词:运行机制管理体制校企合作

建谢岚

摘要:实训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实训硬件条件得到改善后,提高实训质量的关键在于其内部运行机制是否完善,有关制度措施是否得到保障。这需要完善实训体系,建立建全的实训教学体系、管理体系,开发实训教材和实训课程,有效地突出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关键词:实训体系;管理体制;实训教材;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028-02

实训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我院的建筑与装饰实训工场建设已顺利完成了,分为“静态构造展示”、“动态工艺制作”。“静态构造展示”分为A、B、C、D四个区,A区为建筑室内典型空间的界面构造展示;B区为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墙体构造和灯光灯效展示;C区为百变空间、基础结构、钢筋结构展示和家具展示;D区为世界优秀建筑模型、图片和施工图纸样本展示。“动态工艺制作”分为E、F两个区,E区为装饰工艺基础和建筑室内外模型工艺制作区;F区为建筑室内界面装饰工艺制作区。

建筑与装饰实训工场面向四个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及工程造价专业的部分有关课程已经在实训工场里顺利开展了。主要面向课程为:“环艺制图基础(含测绘)”、“环艺造型基础”、“装饰构造”、“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装饰工艺实训”、“室内设计”、“住宅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室内施工图设计”、“建筑模型制作”、“建筑构造与识图”、“建筑设备、电气识图”等课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深深感到,在实训工场的硬件条件得到改善之后,提高实训质量的关键在于其内部运行机制是否完善,有关制度措施是否得到保障。我们需要完善我们实训工场实训体系,建立建全的实训工场运行机制,才能有效地突出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教学目的,根据实际工作岗位中的需要,设计出合理的实训项目。

校内实训工场应体现学校的属性,它应该具有教学、科研等条件功能,与校外实训基地区分开来,校外实训基地应该完全按照企业的运营模式,具有企业属性。实训工场实训体系的良好运行,离不开教学管理、设备管理、工具管理、材料管理和学生管理。

一、开发具有职业性的实训教学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三个关键环节是实验、实训和实习。高职教育要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首先进行深入研究,走访企业,参照职业认证标准,明确实训环节的具体任务,根据教学目标,充分利用企业的优质教学资源,开发出具有工作过程化特点的实训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的技能得到多元化的提高。形成实训教学一体化的体系,使实训体系能够有效地突出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教学目的。

我院的建筑与装饰实训工场因分为“静态构造展示”、“动态工艺制作”,因此在实训教学体系的开发上,基本围绕这两个区域展开的。“静态构造展示”区域开设部分专业课程,“动态工艺制作”区域开设职业技能训练课程。在A区建筑室内典型空间的界面构造展示中,为同学建立了商业空间中的办公室门厅接待区、餐厅小包间样板间;住宅空间设计中的厨房、客厅、卧室、书房、卫生间样板间,并在A区中配备了移动投影仪、写字黑板和上课所需的椅子,使得我们有些课程如“室内设计”、“住宅空间设计”及“商业空间设计”在A区中能够顺利地展开。老师在讲解知识点时,同学们能够亲身体验这种装修环境和氛围,并且让同学用卷尺和测距仪在A区中进行实地丈量,让他们掌握家具的常规尺寸和空间概念,这比在黑板上把家具的常用尺寸写出来硬让同学们进行记忆效果要好很多。在B区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墙体构造和灯光灯效展示中,为同学建立了19间典型材料构造间和10根不同材料的带暴露构造的圆柱,从地面、墙面、顶面和柱面为同学展示了不同的材料和构造,并在每个小间中把对应的施工工艺用展板形式订在墙上;在顶部和墙面上,把各种灯光效果也给同学展示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地接受材料信息和构造节点。B区也配备了移动投影仪、写字黑板和上课所需的椅子,使得“装饰构造”、“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在B区中能够顺利地展开。C区约100平方,在百变空间、土建基础结构钢筋结构模型和家具展示中,设立了一间约10平方的小空间,里面涵盖了家庭居住空间的所有功能,设立了翻转床等,让学生明白小户型空间的最大利用,在其余空间的顶部,设置了各个方向的吊轨,下面悬挂着布帘,这样可以让学生随意拉出不同的空间,训练学生的空间感;在沿墙的两面,购买了许多土建基础结构和钢筋结构模型和典型建筑模型,在墙面还悬挂了民清的太师椅,供学生观看。在E区和F区,主要是实操动手环节,E区购置全套德国费斯托木工加工设备和其他的装饰机械设备,课堂上分组进行一些木制品的制作;F区里有装饰施工工艺间4个、水电展示墙1个、工作室1个,并且设置了统一定位的工作台和整体电源配置,方便学生进行操作。在施工工艺间内有许多空的框架,让学生自己动手搭建一些简单的装饰造型,如轻钢龙骨吊顶、铝合金吊顶、木墙面造型等,将材料和构造做法转变为一种直观的成品,体现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同时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锻炼。

二、健全实训工场管理体系

实训环节既关系到教学环节,也关系到学校的财产和学生的安全。必须建立系列配套的人员管理制度,规范实训教学运行的各个具体环节,包括师资和技术队伍培训和教学奖惩制度等。将教学、科研、教改研究等引入人员的考核指标中,定期召开教师及学生座谈会,保证实训教学的质量。学生在实训环节中,需有实训教师和管理人员在现场,以保证实训教学的有序完成和设备的正确安全使用。

在实训工场的教学管理环节上,要对实训项目做好计划、组织、实施、检查、监督、考核、评价、档案管理;在设备管理环节上,做好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定时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在工具管理环节上,保证工具的配套性、完好率和利用率,工具需根据需要有序地补充完善;在耗材管理环节上,做好耗材的选购审批制度和领用制度;在学生管理环节上,对学生进行示范教学,保证学生的安全,要做好安全应急预案,鼓励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地学习,培养学生创业精神。

学院在原有教师从事实训教学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吸引一些热爱实训项目教学、有较高专业水平、较强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的教师加入实训项目教学行列,从而建立起一支稳定的、积极向上的实训项目教学队伍,为实训项目教学质量提供有效的人员保障。

实训工场于开学初需公布本学期的开课情况,包括时间、地点、班级及课程的内容等,这样有助于实训工场的正常运行和教学质量监督。为了促进实践教学的规范,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系部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实训工场实验教学的意见。

2.为保证教学质量,系部组织相关人员实行集体备课、集体讨论制度。

3.大型仪器设备专人管理,定期进行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安全环境检查。

对于学生在“实训工场”实训情况的考核,根据学生平时表现、劳动纪律、实训态度、平时作业、实训报告成绩以及最后的考核成绩等综合评定。

考核按5级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五个等级。

三、加强实训教材的开发建设

在实训工场购置的设备中,与之配套的实训教材少之又少,只能看到设备配套的产品说明书。随着新工艺、新技术的出现,传统的实训教材也显得落伍了,教材内容与实训设备脱节,这就需要不断开发和更新实训教材和实训指导书。在编写实训教材的过程中,必须是带实训课的老师亲自编写,而不是厂家代劳。实训教师在充分弄懂设备的基础上,开发出的教材才有针对性和适用性,才能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

四、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实践课程

实训工场的运行,离不开校企合作。根据“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互利双赢”的原则,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达成校企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合作开发项目,促进校企共同发展;二是建立联合培养人才,促进校方人才培养和企业员工队伍建设;三是建立双方合作的产、学、研运行机制,促进双方生产、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发展。

1.校外实训基地单位挂牌,共享实验教学资源,共同促进项目教学。包括有:定期带客户参观实训工场装饰构造样品;作为企业一线专家来校讲座、访谈;共同建设装饰工艺样板等。

2.校外实训基地单位进驻,设立分公司(分部);共同开发课题、课程,指导实践教学、接收学生实验实习、顶岗实习。

3.校外实训基地单位合作培训,针对岗位技能、职业资格等进行合作培训,共同开发实践课程。

五、建立实训工场的运行机制

在实训工场上,制定“一大主体,两大目标”的运行机制。一大主体是导入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开展相适应的课程改革、教材改革;两大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提高双师素质;以实训工场为平台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进行项目实操 仿真训练,让学生体验职业过程。

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构建实训体系。加强内涵建设,拓宽思路,大胆尝试,积极创新。在实训工场运行管理上,实现提升学生的技能为核心任务,并进行全过程的监控管理。

参考文献:

[1]纪勇文,申浩.高职实训基地管理模式研究[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2]王召鹏,徐通泉.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8).

[3]陈顺立.关于国家示范性高职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研究[J].职教论坛,2011,(11).

猜你喜欢
运行机制管理体制校企合作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减刑、假释工作运行机制之重构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检察权透明运行机制探微
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反思与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