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反哺教学”模式在独立学院的实践与探索

2016-01-14 22:32金亮周亮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期
关键词:科研独立学院实践

金亮+周亮

摘要:结合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科研反哺教学”模式的实践经验,提出统一思想,加强平台、制度建设和组织保证,科研项目多层次融合到教学的新方法,为实践教学体系和应用人才培养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教学;科研;独立学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100-02

教学和科研是任何类型高校的两项职能,教学是基础,是传授知识;科研是创造知识,是教学的延伸和发展。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模式。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可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质上强调的是产学研如何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促进本科教学。然而对于独立学院来说,学校主要活动是本科教学,师资以青年教师为主,科研基础较差,服务社会能力较弱,如何在教学任务较重的前提下,产学研密切结合,促进本科教学活动,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更好地服务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是值得探讨研究的。本文就科研反哺教学,以科研促进本科实践教学活动和本科生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

一、教学与科研结合的必要性

科研有利于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教学是科研的前提和基础条件,教学有助于教师将科学知识系统化,并可为自己的科研活动整理思路。我们在近几年的实践教学中体会到:

1.实践教学的实施主体——教师非常重要,无论是教学管理层(行政领导、教学主管)的引导、支持、监督、评价,还是教学辅助层(实验员、教务秘书、辅导员)的配合,都是以教师为核心的,而实践教学的对象——学生的组织、动员、指导、评价,都要依靠教师来实现。教师的思维转不过弯来,那框架体系设计得再好,也只是空中楼阁。教师的实践教学实施能力不强,要么把实践教学环节上成理论课,要么管不住学生,课堂失去控制。

2.实践课时比例虽然提高了,但要让学生形成技能,时间还是不足,而直接融入理论教学的实践性理论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环节相对应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已经很难增加课时了。学生也不欢迎“上课”,他们喜欢自主实践、自主设计开展活动。这样,作为实践教学衍生的各种学生课外活动,如何增强专业性、学术性,如何让专业教师主导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学工平台主导的第二课堂活动互相融合,值得研究。

3.实践教学不能只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不能只“长才干”,这种实践教学是失败的,还要“知人生、识五谷、做好人”。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公益意识、团队精神的培养,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育人的实现,跟校园文化有很强的关联,将应用型大学广泛存在的娱乐型校园文化转变成科技型、专业学术型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科研反哺教学,提高本科生实践教学质量

1.统一思想。积极引导教师认同应用型大学的科研与公立院校同专业的不同,应用型大学的科研立足服务于“有效教学”和“服务社会”,公立院校的科研则服务于争创“研究型大学”,而应用型的大学应积极争取科研课题,积极开展服务社会发展的科研活动,积极落实科研反哺、辅助教学。相应地,环境学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也不是研究型的,应用型大学“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自主学习、促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服务社会。为此院系教学主管多次召开“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为主题的研讨会,引导青年教师平衡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同时“以老带新”,已有研究课题的老教师们将自己的课题分解给各位青年教师担任负责人,青年教师再招募学生团队,成立学生创新项目组,同时实验室也开放给学生创新项目组使用,促进“本科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目标的达成,实现充分利用科研来反哺实践教学。另外我们也认识到,教师实践教学思维与能力的培养,需要依靠长期的方法培训、教学互动、反馈改善等一系列环节来实现,这就需要一个长期平台来支撑。我们充分利用了学院的新教师培养平台以及完善的听课制度。这个平台不仅适用于提高课堂理论教学水平,还有助于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以及服务性工作水平。同时通过教学研讨会等形式提高了教师们对实践教学的认识;通过实际参与新教师课程中的实践教学,“手把手、传帮带”,辅导实践教学的实施。

2.加强平台、制度建设与组织保障。我系重视人才培养产学研支撑平台的建设,我系成功申报并依托福建省精品课程、特色专业、产学研结合的环境科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工程类应用型人才教改试点项目、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多个省级质量工程平台,联合开展独立学院应用型环境学科人才培养。在制度方面,颁布《关于资助参加教学、科研活动和发表论文的暂行规定》、《科研经费、校企合作经费资助师生参加学科竞赛和科研创新活动的办法》等文件,资助与产学研用培养应用型环境学科人才相关的教学、科研活动以及论文发表、专利申请,促进科研活动的同时保障科研项目往学生实践教学内容转化。在组织保障方面,2010年,设立校级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目标在于提高应用型大学科研的研究质量,争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时要求教师全面、深入参与“实践教学衍生的各种学生课外活动”。自2007年起,我系就开始指派教师负责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全国挑战杯竞赛、全国节能减排竞赛等学科竞赛和科研创新活动的辅导。经过多年的检验,累累硕果证明了科研创新导师组模式的有效。学生们在各类竞赛中表现突出。

3.科研项目多级分解、多层次融合到实践教学体系中。科研反哺教学的主要形式是科研项目多级分解、多层次融合到实践教学体系中,多级分解是指科研项目负责人将项目分解成多个子课题,让系内、组内每位教师共同承担、共同提高,教师再把子课题内容分解到实践教学体系的各层次中,多层次是指直接融入理论教学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理论教学环节相对应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实习教学环节、实践教学衍生的各种学生课外活动等,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开放实验室,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

(1)科研实践及时融入理论课程教学内容。我系以教师科研项目、教学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基地为依托,通过各种方式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①《植物资源与分类学》课程,我系与厦门水务集团长期合作承担的“水专项”课题开展污泥有机肥对马占相思、大叶桉等速生林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植物生长观测是一项长期工作,所以任课教师结合该课题组织科研实践教学活动,每年组织课程同学到科研实验基地开展培土栽苗现场观摩实践活动,教师也亲自到企业的相关生产环节进行学习和交流。②《生态工程学》课程,我系2012年7月与中国第一个生态人工岛——双鱼岛项目部签订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协议后,《生态工程学》课程便结合陆域土壤改良及前期植被覆盖合作课题,展开实践教学活动。《生态工程学》课程还结合两项市级科技项目,到我系实习基地龙海九龙江口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展开长期的生态调查类实践教学活动,保护区也于2012年11月获评“福建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因此,教师科研项目、教学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基地不只是服务于理论教学,更多地服务于“理论教学环节相对应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2)支持本科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我系以教师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依托,通过各种方式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或者利用地方上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科研项目,依托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构建科研促进教学平台,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在节约教学经费的同时,使实践教学成果真正地服务地方。我系每年都依托科研平台,将科研项目分解成毕业实习、毕业论文选题,并提供研究经费支持,以促进有效教学。

4.平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科研活动的开展不能影响日常教学,在鼓励教师在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积极从事科研工作的同时,完善听课评课、教学研讨等培训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师们通过科研与教学互动,通过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科竞赛、实践活动,密切师生关系,及时将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内容中,反之更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三、结束语

我们从科研反哺于教学的角度出发,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促进“以实践教学为基,以创新教学为魂,以有效教学见长,以科研促教为辅”的本科教学特色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徐洲.关于教学型大学科研与教学关系的思考[N].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3,23(2):55-57.

[2]陈伟达,侯卫国.试论大学中教学与科研的和谐发展[J].发展研究,2006,(7):74-75.

[3]毕建华,等.科研促教学促进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5):135-137.

[4]徐君.我国高校教学与科研失衡原因及协调对策[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6):36-39.

[5]张宝芹.高等教育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问题探讨[N].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2,31(5):122-124.

猜你喜欢
科研独立学院实践
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再辨识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