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四点”绘制曲面立体截交线

2016-01-14 09:14余敏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期

余敏

摘要:截交线是截平面和几何体表面共有点的集合,为了正确清楚地表达零件的形状,必须正确地画出相应的截交线。绘制截交线的常用方法是取点法,在取点过程中如何确定其中特殊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四点法”给出了取点绘制曲面立体截交线的有效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四点法;截平面;截交线;曲面立体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184-02

一、曲面立体的截交线

实际的机器零件,有许多都是根据结构需要经过截切基本几何体而得到的。一立体被一平面(该平面称为截平面)所截切,在该立体表面上所产生的交线称为截交线。截交线的形状由立体形状以及截平面与立体的相对位置等决定。截交线是截平面和立体表面的公共點组成的点的集合,一般是由直线或曲线围成的封闭的平面图形。

若平面立体被一个截平面所截切,截交线是一个平面多边形;若曲面立体被一个截平面所截切,截交线是一条封闭的平面曲线,或者是直线段围成的多边形,或者是直线段和曲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为了正确清楚地表达零件的形状,必须正确地画出相应截交线(形状)。截交线是截平面和立体表面共有点的集合,因此,手工绘制曲线时,在明确截交线投影特性(积聚性、类似性等)的基础上,必须找到一些重要、关键、特殊位置上的点,才能较准确地画出截交线。

二、曲面立体截交线上的“四点”

这里的曲面立体主指圆柱体、圆锥体和圆球体。“四点”(4类特殊点)是指对绘制曲线有影响的各种点,它们决定着截交线的位置、范围和形状。

三、抓“四点”绘制曲面立体截交线的一般步骤

1.根据曲面立体表面性质与截平面的位置,分析、判别截交线的性质和形状。

2.求出截交线特殊位置上的“四点”。

3.根据需要选取一定数量的一般点,使作图更为准确。

4.将“四点”和一般点用光滑的曲线顺次连接,并且判断可见性,作出截交线。

5.擦除作图线以及被切割掉的轮廓线或转向轮廓线,描深图线,完成截交线的投影。

四、抓“四点”绘制曲面立体截交线举例

1.绘制圆柱体的截交线。

(1)如图1所示,直立圆柱被正垂面倾斜截切,截交线为椭圆。截交线的水平投影重合于圆柱面的投影,正面投影积聚为直线段,侧面投影应是椭圆。

(2)求出截交线上“四点”Ⅰ、Ⅱ、Ⅲ、Ⅳ。有极限点:最低(最左)点的投影1″、最高(最右)点的投影3″,2″和4″是椭圆的最前和最后点的投影;有特征点:1″、3″和2″、4″分别是椭圆的长、短轴端点的投影。

(3)根据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求出一般点Ⅴ、Ⅵ。

(4)判断可见性,Ⅱ、Ⅵ可见,Ⅳ、Ⅴ不可见。结合椭圆曲线的对称性,将上述各点用光滑的曲线顺次连接,作出截交线。

(5)擦去作图线,描深图线,完成全图。

2.绘制圆球体的截交线。

(1)如图2所示,一圆球被正垂面所截切,截交线是圆。截交线的主视图积聚为直线段,俯视图和左视图均应为椭圆。

(2)求出截交线上的“四点”Ⅰ、Ⅱ、Ⅲ、Ⅳ、Ⅴ、Ⅵ、Ⅶ、Ⅷ。在主视图上,3′(4′)是1′2′的中点,Ⅰ、Ⅱ、Ⅲ、Ⅳ是截交线投影椭圆长、短轴的端点,既是极限点又是特征点,Ⅰ、Ⅱ还是转向点。在主视图上,截平面与球体水平轴线的交点是5′(6′),与铅直轴线的交点是7′(8′),Ⅴ、Ⅵ、Ⅶ、Ⅷ在球体的轮廓线上,且5、6是截交线和圆球二者水平投影的切点,7、8是二者侧面投影的切点。

(3)利用辅助圆法,求出一般点A、B、C、D。

(4)结合椭圆曲线的对称性,将上述各点用光滑曲线依次连接,作出截交线。

(5)擦去作图线,描深图线,完成全图。

3.绘制带缺口圆锥截交线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

(1)如图3所示,根据主视图,圆锥体的两个截平面为正垂面且相交于4′(5′),水平截平面6′4′(5′)的截交线及其水平投影为圆的一部分,侧面投影积聚为线段;斜截平面1′2′(3′)4′(5′)的截交线及其俯视图、左视图均应为椭圆的一部分。

(2)求出截交线上的“四点”Ⅰ、Ⅱ、Ⅲ、Ⅳ、Ⅴ、Ⅵ;其中Ⅰ、Ⅳ、Ⅴ、Ⅵ是极限点,Ⅰ是特征点,Ⅰ、Ⅵ是转向点,Ⅳ、Ⅴ是结合点。

(3)判别可见性,在俯视图中线段45不可见;光滑且顺次连接上述各点,作出截交线。

(4)描深图线,完成全图。

参考文献:

[1]李勇峰,陈书剑.《机械制图》教学中截交线的求解方法探讨[J].装备制造技术,2008,(11):173-174.

[2]茼靖宇.浅谈截交线作图中特殊点的确定[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