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一高”背景下 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思考

2016-01-14 00:59俞斌贾雅琼陈韵迪罗秋兰李强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3期
关键词:过程控制自主创新激励机制

俞斌 贾雅琼 陈韵迪 罗秋兰 李强

摘要:本文阐明了“三重一高”与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过程控制,突出创新实践的自主性,建立创新激励机制等改进措施。“创新计划”的合理实施,对于我校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三重一高”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创新计划;“三重一高”;过程控制;自主创新;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197-02

一、引言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我国要培养一大批拔尖的创新人才;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将自主创新放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可见,创新是我国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动力。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及落实科学发展观战略中,肩负着不断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责任。教育部先后出台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明确指出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以下简称“创新计划”),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创新计划”的实施对于解决当前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的“创新能力差、实践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三重一高”与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意义

湖南工学院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湖南工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校服务地方和行业的能力,结合我校作为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院校,在充分调研的前提下,提出了适合我院实际的“三重一高”(重基础、重技术、重能力、高素质)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深刻阐述了创新是“三重一高”的灵魂。“三重一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推进培养体系、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实践教学环节、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等各方面改革,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勤学、务实、圆融、卓越”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观。为了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活动,探索我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促进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实践创新的能力,我校依据“三重一高”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质,制定了《湖南工学院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在项目申报与评审、项目管理和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

三、当前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过于注重两头管理。当前我校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较为注重项目的前期组织申报、评审以及项目结题验收管理,而比较忽视对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造成了两头紧中间松的现象。在项目立项后就侧重于目标管理模式,习惯于以成败论英雄的科研管理评价方式验收项目,导致那些认真地、独立地进行科技创新研究而未取得成果的学生难以得到关注。这种做法完全与“三重一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不符。殊不知,实际上这部分学生在科技创新研究过程中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同样得到了锻炼、取得了收获,这些收获甚至比直接取得的成果更有意义。

2.学生不够自主。实施“创新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以项目为载体,使学生通过模拟研究者的研究活动,在真实的情境中,分析资料,发现问题,归纳整理,并运用所学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参与“创新实验”的过程是一个实践锻炼的过程,因此,学生必须成为“创新性实验计划”的中心。我校在实施“创新计划”时,学生欠缺自主性,要么申报书由指导老师代笔;要么申报内容是老师的科研项目或实验结果,并非学生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要么干脆由老师指定学生参加;甚至有的项目最后干脆由指导老师完成。从而形成学生不能基于兴趣爱好参与“创新计划”的现状,参与的学生也因此不能自主学习新知识。这与“三重一高”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内涵严重不符。

3.学生创新精神不足。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直接面向大学生设立的创新实践项目,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创新性学习、设计、完成、管理实验,自主进行创新性训练和实践活动。对科学研究或创造发明的浓厚兴趣是大学生申报项目的前提,具有勇敢的创新精神是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圆满完成的关键。我校学生在实施“创新计划”的过程中普遍体现为过于依赖指导老师,做起事来畏手畏脚,不敢大胆尝试,甚至有些项目是对别人实验结果的重做和验证,缺乏创新价值,无法真正培养出“三重一高”的创新型人才。

四、“三重一高”背景下,实施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几点建议

1.加强过程控制。加强过程控制首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实验进程,在学生的实验进展比较顺利时,能够适当加大难度,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在学生碰到挫折、进度缓慢时,能够给予学生以激励,鼓励学生动脑、创新,寻求新的突破口;在学生思路发生错误时,及时地予以终止,并引导正确的方向;要在学生无法处理学习任务加重和就业压力增大与“创新计划”关系时,予以正确引导,树立信心,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不致“创新计划”被搁浅。其次要鼓励学生在“创新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学东西,学习查阅文献的方法,学习科学研究的态度与方法,积累科学研究的经验,磨炼创新工作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最后要科学合理制定“创新计划”的评价体系,不应完全以量化、成果化的形式衡量学生在“创新计划”中的学习效果,要对学生在实施“创新计划”全过程的每一个阶段进行合理评价,强调获得科学的研究经验和实验方法才是关键。从而真正将参与“创新计划”的学生培养成“三重一高”的创新人才而服务国家和社会。

2.突出创新实践的自主性。实施“创新计划”的目的就是让参与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地选题,独立查阅文献并对其进行科学整理,创新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自主地进行方案论证,独立自主地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和管理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文档整理,学生能在“创新计划”中享受自主、创新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的浓厚兴趣和独立获取新知识、新方法的能力。指导老师不可替代学生完成项目或过多地强加自己的思想于项目,不可越俎代庖和喧宾夺主;指导教师也不能把“创新计划”完全当作自己科研项目的一部分,要求学生完全服务于自己的科研项目;指导教师更不能剥夺学生在“创新计划”中发挥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的权利,使学生彻底丧失自主性和创新性。学校及相关职能部门在“创新计划”的执行过程中也应为学生提供自主、创新的制度保证和硬件支持,建立一个基于“三重一高”的“创新计划”开展平台。在“创新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领略“三重一高”的精髓,充分发挥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自主性,为学生今后的继续深造和社会学习打好基础。

3.建立创新激励机制。为全面推进“三重一高”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切实落实“创新计划”的有效开展,首先,应当建立针对学生的激励机制,可以设定创新学分,对于参加“创新计划”的学生视贡献的大小可获得相应的创新学分并记录档案;对于在“创新计划”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并在评优评先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创新计划”要和专业实验、课程设计、综合训练、生产实习、社会实践活动及毕业设计结合,实行学分互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高强度的学习压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其次,对于积极参与“创新计划”指导,且取得优异成绩的指导老师,可以借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规则设立优秀指导教师奖,在职称评定、岗位竞聘、师资培养、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并将指导工作折算成相应的课时工作量予以物质奖励。最后,学校还应在经费问题上给予一定支持,要做到项目经费的1:1配套,并按相关规定对项目经费进行规范管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成果的有效转化。从而提高师生的积极性,激励老师和学生在“创新计划”中形成不断自主创新、不断出成果的良好局面,培养出更多出色的创新型人才。

五、结束语

“创新计划”的合理实施,是全面实现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校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三重一高”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也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荣佩,等.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促进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冶金教育,2010,(4).

[2]潘涌璋,等.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模式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6).

[3]常晓明,等.自主实践与培养指导相结合,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J].中国大学教育,2010,(5).

[4]王波,等.指导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实践体会[J].高等农业教育,2010,(10).

[5]王宏娟.提高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科学化水平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6]赖晓晨,等.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的关键问题分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7).

[7]周合兵,等.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6).

猜你喜欢
过程控制自主创新激励机制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培养创新思维,生物课堂的“魂”
论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
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师生互动的探究
互联网+背景下数学试验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改革
创新管理,完成鞍钢自主集成的冷轧2130工程生产线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浅议中小企业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