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双语训练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6-01-14 00:59徐乐刘忠原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3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徐乐 刘忠原

摘要:目前作为提高大学生双语素质的双语训练活动在我国高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大学生在双语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从双语环境、训练的组织形式、训练内容等方面提出相应措施,以提高大学生双语训练的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双语训练;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203-02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与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为了满足社会快速发展和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的各类学校均开设了双语课程,双语教学在我国呈现蓬勃发展的景象,作为提高大学生双语素质的双语训练活动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双语训练不仅为大学校园营造了双语氛围,而且为大学生自主锻炼双语提供了条件。

一、双语训练的含义

国外双语教育已经历了100多年漫长的研究历程,建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而我国双语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1]双语训练是针对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学习和辅导掌握两种语言的能力。在我国除少数民族外,通用的语言是现代标准汉语即普通话。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的日渐频繁,英语成为人们普遍学习的第二语言。这里所说的双语训练,是对普通话和英语的训练活动,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开展双语活动,学习者可以以多种形式参与双语练习,从而提高练习者的双语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使汉语更地道纯正,英语更流利准确。

二、当前大学生双语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以南阳师范学院的双语训练为例,主要采用观察法。选择了三个专业即教育学专业、数学专业、英语专业,各专业随机观察了50名学生的双语训练情况,即共对150个学生的双语训练进行调查。从训练语体、节目形式、节目内容、训练者的表现情况等方面,详细记录了每个训练者的实际情况。根据记录的结果编制数据库,采用教育统计中的卡方检验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以此发现双语训练中所存在的问题。

1.双语训练时所用语言种类的分析。针对大学生在双语训练中自主选择的语言类型进行分析,把所选择的语言分为三种:单纯使用普通话,单纯使用英语,同时使用普通话和英语。根据不同专业在双语训练中所使用语言的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单纯使用普通话的占47.3%,单纯使用英语的占44.0%,使用英语和普通话的占8.7%。说明单纯使用英语或普通话的占大多数而既使用英语又使用普通话训练的人较少。不同专业中,普通话的使用情况为:教育学中普通话使用进行训练的占78.0%,数学专业占62.0%,英语专业占2.0%。使用英语训练的情况为:教育学占4.0%,数学专业占32%,英语专业占96.0%,说明非英语专业使用普通话训练的人较多,而英语专业使用英语训练的人较多。卡方检验所得X2=92.6,P<0.05,说明学生所在专业与双语训练时所选用的语言类型有显著性的差异。以上数据表明,普通话的使用人数最多,同时用普通话与英语训练的人数最少。非英语类专业学生多数以练习普通话为主,对于英语的口语练习较少。英语专业的学生却表现为只练习英语口语,对于普通话的练习则很少,因此出现专业与所选用训练语言类型有显著性的差别。

2.训练者所选取的节目形式的分析。针对双语训练过程中,大学生选择的训练形式进行分析。通过观察记录,发现训练的形式多种多样,与在班级里举行联欢会的节目形式很相似,总体来说都是语言类的节目。具体包括朗诵、演讲、故事、小品、笑话、猜谜、话剧、杂谈等。根据所收集的观察数据,可以看出训练的节目组织形式共有13类,其中在训练中采取演讲、朗诵、讲故事、讲笑话这四种形式的人数较多,占观察总人数的67.3%。这四种训练形式也是所观察的三个专业中共同存在的形式。下面对这四种节目形式在大学生中受欢迎使用的程度进行数据分析可知,X2=9.535 P=0.023<0.05,说明演讲、朗诵、讲故事、讲笑话这四种节目形式中,学生所喜爱使用的程度有显著性差异,其中朗诵所占比例较大为38%,讲故事、演讲各占23%,讲笑话占17%。因此在训练的节目组织形式中,大学生所最喜欢采用的训练形式为朗诵。

3.双语训练在训练内容方面的分析。现代社会科技越来越发达,大学生获取学习资料的来源也越来越多。在所观察的对象中,大学生选取的训练内容大致有以下几类:生活方面、学习方面、娱乐方面、人生哲理方面、社会情感方面。经过数据分析得出,在选取学习方面内容的训练者占总的观察对象的24%,相对于其他方面的内容,选取学习类的人数较多。其次是娱乐方面、人生哲理和生活方面,而选取社会现象方面的训练者偏少。从各个专业的角度来看,教育学专业在人生哲理方面的选取比较多,占这个专业观察人数的32%,数学专业在学习方面和情感方面的选取比较多,各占此专业观察人数的24%,英语专业在娱乐方面的选取比较多,占此专业观察人数的28%。

4.双语训练者表现情况的分析。双语训练中,训练者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除有声的口头言语之外,还有书面言语、伴随有声言语的态势语等。所以将大学生双语训练的言语按照表现形态可以分为有声言语和无声言语两大类。本研究主要对有声言语中发音标准程度,语速语调的把握和无声言语中姿态、手势言语、面部言语进行观察记录。①对训练者有声言语的观察分析。a:发音的标准程度分为普通话发音的标准和英语发音的标准。普通话水平在不同专业的差异分析:由卡方检验所得出X2=0.976 P=0.614>0.05,因此,普通话标准程度在不同专业差异性不明显。通过数据统计,教育学专业普通话标准的人数占60.3%,比其他两专业的人数多。英语发音水平在不同专业的差异分析:由卡方检验所得出X2=16.178,P≈0.000<0.01,因此英语发音标准程度在不同专业差异性比较显著。又由数据统计得出,英语专业在英语发音标准的人数中占77.4%,比其他两个专业的人数多。b:语调语速的把握上,观察分为两个标准,标准一是语速语调适中,与讲述内容配合恰当;标准二是语速过快或过慢,语调无起伏变化语速语调。从标准一和标准二的差异分析可知,P=0.683>0.05。说明观察的150个人中,在语调语速把握上,表现为标准一的人数和表现为标准二的人数不相上下。②对训练者有形言语的观察分析。a:研究中将面部表情的观察指标分为两个标准。标准一是有适度的微笑,目光能注视台下观众,并有眼神交流。标准二是表情生硬、目光没有注视观众。在双语训练面部表情标准的差异分析中,P=0.027<0.05,说明双语训练中面部表情达到标准一与达到标准二的程度有差异,面部表情达到标准一的人数比率要大于达到标准二的人数比率。说明在平时的双语训练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能够注意到自己的面部语言对于表达内容的重要性。b:关于体态主要从两个标准来观察训练者,一是体态端庄大方,手势自然不拘谨;二是体态拘谨不自然,没有手

势的配合。由所观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所得X2=15.307,P<0.05,说明各专业在体态语表现的标准上有显著差异。在所观察的三个专业中,英语专业体态语表现达到标准一的程度占39.8%,教育学专业占36.9%,数学专业占23.3%。这说明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语言的表述中,善于运用体态语,表现得相对自然大方。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忽视了体态语的练习。因此,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要加强此方面的训练。

三、大学生双语训练活动时效性对策

1.组织开展双语活动,转变大学生对双语训练的态度。高校进行双语训练,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英语口语水平,同时提供给大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参加各种演讲或朗诵活动的能力。为了转变大学生对双语训练的态度,高校应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双语活动。比如每年举行一次大型的双语朗诵比赛,或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双语寝室”活动。

2.不断完善双语训练的评价机制,促进双语训练进一步发展。为促进双语训练长远发展,高校要不断完善双语训练的评价机制,加强评价内容的系统性和具体性。要使不同专业的双语训练评价能够提供全面的信息,并建立不同专业方向、不同训练内容的评价指标。针对大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评价,要丰富其评价方法,完善评价内容。

3.不同专业相互借鉴,使双语训练形式更加多样化。双语训练多采用诗歌朗诵、演讲、讲故事的形式,这样的组织形式能够充分训练大学生普通话和英语口语的发音及表达能力,但长时间进行这几种形式的训练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提不起学生训练的兴趣。在观察和访谈的过程中,发现不同的专业,在选取节目形式时有一些新颖和独特的地方,不同专业所发挥的特长不同,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4.重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使双语训练内容更有意义。大学生在双语训练内容的选取中,多以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寓言性故事、人生哲理和诗歌散文等内容,而忽视了对社会现象、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关注,说明大学生的社会意识感不强。因此,应重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加强道德教育,在思想上提高觉悟。学校应通过营造良好环境,在群体中创造氛围。[2]大学生责任感的提高,可以丰富双语训练的内容,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使双语训练更加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同艳.浅谈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三大瓶颈及其解决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50-51.

[2]高迎春.高校双语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与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6):92-93.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