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公文写作句法的认知研究

2016-01-14 03:41陈祚瑜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3期
关键词:公文写作

陈祚瑜

摘要:全球化的发展推动着语言的交融,致使迁移现象成为语言学界广泛关注的领域。然而,多数学者侧重于正迁移的研究,即一语对二语的迁移,而对于二语对一语的逆迁移的研究相对较少。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研究公文写作中的逆迁移现象。本文将南京理工大学学生工作处历年的文件收集整理成语料库,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与传统汉语写作相比,英语学习者进行公文写作时受到逆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句子长度变长;定语复杂化;句子充当定语。笔者认为这些变化主要是因为随着撰写者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汉语公文受到英语结构或翻译模式的影响。

关键词:公文写作;句法研究;逆迁移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246-02

一、引言

世界上没有亘古不变的事物,随着社会的发展,汉语从产生之日起就发生着变化,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家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语言作为一种沟通交流的工具也随之发生着改变。如今,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的语言,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这些国家也鼓励民众学习英语。我国,不仅中小学阶段、大学开设了英语必修课程,甚至从幼儿园时期就要求小孩学习英语,使得英语的受众面越来越广。语言的变化和发展是由社会语境施加影响,而引起语言内部结构的变异(金启军,2000)。正因为英语的逐渐普及,作为母语的汉语也发生了不少变化。

二、英语对汉语的逆迁移

Odlin(1989)给语言迁移下的定义是,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根据他的定义,迁移不仅仅是传统迁移研究中所指的来自学习者一语的影响,还可以指学习者已经习得的任何其他语言的知识对于新语言习得的影响。一语对二语的影响被称为“前向迁移”(forward transfer),二语对一语的影响被称为“反向迁移”(reverse transfer)或者“后向迁移”(backward transfer)(Vivian Cook,2009)。大量二语习得的研究者都关注语言学习者一语对二语的迁移,相比较而言,国内的二语习得研究界关注二语对一语的迁移的学者只是很少一部分,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在词汇、句法、语用、翻译等方面。何烨的论文《改革开放以来英语对汉语句法的影响》着重探讨了改革开放后,新词汇出现,英语对汉语句法的影响已经波及汉语的句法层面。国外已经有以Vivian Cook为代表的研究者开始重点研究语言学习者二语对一语的迁移。国外的研究者,如Scott Jarvis,Aneta Pavlenko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汇搭配、语法、语用策略等方面。Jarvis(2003)研究了英语对芬兰语的逆向迁移,他的研究主体是一个在美国居住了十年、具有较好的英语表达能力的芬兰妇女。研究结果表明,高级成人二语学习者对一语也非常精通,当他们在使用一语时,会出现词汇错误,而这种错误正来源于二语语义的影响。由此发现,在语料选择上,除了文学作品外,部分研究者也关注了新闻出版物的标题和正文,鲜少有人选择公文写作中的迁移进行研究。笔者在工作过程中阅读了一些公文,发现其中产生了不便于理解的语言表达现象。笔者认为这些现象的出现与撰写者的英语水平有关系。本文旨在通过对公文中的迁移问题展开研究,以便两种语言各取所长,进而推动国内外语言的相互交流和学习。

三、公文写作研究

“公文”一词最早见西晋陈寿《三国志·魏·赵俨传》,从该词出现起,其在社会管理中的枢纽作用便已形成。而若追寻其起源,可追溯至出现最早文字——甲骨文的殷周时期(赵萌,1999。)时至今日,从20世纪70年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公文写作才作为一个学科门类出现(李昌远,2007)。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英语的推广,在公文书写过程中也会参杂英语,或者融入英语文化,使用英语思维。目前,对于公文书写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研究语言特点、文体特点、翻译原则技巧等领域(覃江华,2012;高飞雁,2012;郑立新,2010),很少有研究者专注于公文句法的研究。特别是随着英语学习者的增多及公文撰写者英语水平的提高,针对英语学习者二语对于一语(即汉语)公文写作句法的研究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从而推进语言的发展。

四、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文将使用语料法和对比分析法,以南京理工大学学生工作处下发的文件为例,从中找出偏离传统公文句法的语料,将其与传统公文进行对比,从句型结构、词类转换、连接词等方面分析产生偏离的具体情况。

五、分类研究

1.句长。在英语中,句子的组成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两个及多个状语修饰一个动词,两个及多个主语共同享有一个谓语动词,一个状语共同修饰两个或者多个动词等,这样的句子成分使得英语中的句子很长。相比较而言,汉语的句子组成更简单,句子长度更短。20世纪40年代,王力先生曾在《中国现代语法》一书中研究了汉语的欧化现象。他(1943:375)说:最近二三十年,中国受西洋文化的影响太深了,于是语法也发生了不少变化。他在书中也将红楼梦的句长与当时的报刊文章句长做了对比,结果显示前者的长句较少,后者的长句较多。(徐志平,2008)。本文的语料主要选自南京理工大学学生工作处十个年份(2005—2014年)的《学生工作要点》,对句子的划分均按照“一个句号标志一个句子”来界定。通过数据分析能够看出,近十年的趋势是,句子的长度越来越长了。

2.定语和定语容量。在英语文章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长定语的表达。在过去的汉语中,一般都不太使用长定语,如果定语很长,则选择将其后置,以不至于显得十分累赘。而现代汉语中,受到英语的影响,长定语前置变得非常普遍。目前的白话文,不知何故,几乎一律前饰,似乎不懂后饰之道。(余光中,2002:165)。本文对南京理工大学近十年的公文进行了语料分析,发现在公文中,大部分语言还是使用主谓宾的简单传统表达形式,但也出现了长定语。根据连淑能(1993)的界定:等于或大于两个修饰成分的定语为长定语。通常修饰成分为形容词、名词短语。在搜寻这类长定语时,笔者使用搜索功能词“的”将这些长定语标识出来。经过比较发现,包含长定语的句子在2005年的《学生工作要点》中出现了3例,2011年则出现了6例,总体呈上升趋势。通过分析表格中的两条拟合曲线可以看出,不管是1个“的”字的定语还是2个“的”字的定语,其出现次数都呈上升趋势,由此可以表明,长定语的现象也越来越常见。例如,“围绕‘践行核心价值观,爱校荣校做奉献的主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明显的教育活动”一句中使用了三个并列的形容词做定语修饰,对“教育活动”进行了明确要求。

3.“从句+中心名词”。在英语中,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的句子,起到定语的作用叫定语从句。根据实际表达的需要,定语从句可以变得很复杂。而这类在传统中文被视为生硬、累赘的表达(余光中,2002:165)则慢慢更多地出现在现代汉语写作,甚至公文写作中。“坚持‘学校有主题,学院出品牌,年级抓常规的工作模式”,在这句语料中,下划线的定语由简单形容词或名词做定语扩展到由句子做定语,而且不仅仅是一个句子,而是三个句型结构相同的句子,使得句中的定语更加复杂。“2013年学生工作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和‘严管厚爱、求实争先的工作理念”中对工作理念所下的定语,虽然看似只有16个字,但前八个字却已经是两个句子的定语。而传统汉语句法往往表述为:2013年,我们需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育德为先,严管厚爱,求实争先”,并将其作为学生工作理念。

六、成因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间的经贸、文化交往日益密切,汉语与英语两种语言的交流碰撞也随着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受英语的影响,汉语在词汇、句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多改变,一方面是由于直接套用英语的翻译格式,一方面也是语言迁徙的表现(郭鸿杰,周国强,2003;何烨:2004)。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也是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时期,在国际教育贸易市场开放的前提下,教育资源在国际间进行配置,高等教育也在走向国际化。为了做到能够用国际的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很多高校对机关的行政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基本甚至熟练的英语使用能力是必备条件。除了外派专职教师到国外进修学习外,有的高校甚至派行政人员到国外培训交流,提升英语水平。本文的语料选自南京理工大学学生工作处的公文,其撰写人在撰写公文时均已获得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具有良好的英语表达和写作水平。另据调查,机关每年都会派工作人员赴英语国家进行交流和学习,有的工作人员也会进一步攻读博士研究生的学位,此举又进一步提高了撰写者的英语水平。总体说来,机关工作人员的英语水平处于较高层次并呈上升趋势。

本文经过对语料的分析发现,作为公文的直接撰写人,高校机关工作人员英语水平的提高无疑影响着汉语公文写作。虽然公文写作作为一种十分规范的写作方式,但强势语言英语对写作的影响不容小觑。

参考文献:

[1]Cook,Vivian.The Changing L1 in the L2 Users Mind[M].Effects of the Second Language on the First,2009:1-18.

[2]高飞雁.商务公文的文体风格及其翻译[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72-73.

[3]郭鸿杰,周国强.20年来英语对中国大陆现代汉语词法和句法的影响[J].外语教学,2003,(9):18-22.

[4]何烨.改革开放以来英语对汉语句法的影响[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5):129-133.

猜你喜欢
公文写作
关于党政公文写作规范化问题的探讨
如何提升办公室秘书公文写作能力
提高职业院校公文写作教学创新策略探析
提高职业院校公文写作教学创新策略探析
浅析文学修养对公文写作主体的影响
浅议公文与社会的发展
对新形势下党校公文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校公文写作课程改革的思考
论基于文学修辞语言的公文写作艺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