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信息化条件下军队后勤指挥水平

2016-01-14 13:57王旗张悦
祖国 2015年23期
关键词:指挥系统后勤保障后勤

王旗 张悦

后勤指挥是实现后勤首长决心的基础环节,是后勤保障能力释放和发挥的关键,是整个后勤活动的“神经中枢”。但从目前后勤指挥总体状况上看,存在着指挥力量偏弱、指挥手段落后、野战机动性能差、建设力度和标准不够高等问题,与作战指挥系统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那么,在现代信息化作战条件下,我军后勤要适应现代信息化作战对后勤保障的需要,就必须在实现一体化、机动化、科技化、精确化指挥四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体化指挥的基本含义就是,在诸军兵种联合作战条件下,必须实现作战计划与后勤计划的高度一致性,必须统一部署、调配和使用后勤力量,也就是作战系统与保障系统实现高度统一的指挥与控制。各种兵力兵器和后勤保障力量综合使用,才能形成整体作战能力和保障能力。所以,要将后勤保障与作战体系融为一体,实施一体化指挥。

现代作战范围广、随机性强,后勤保障点多、线长、面广,保障方式方法较之以往更加灵活多样,后勤指挥控制难度大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仅靠基地式、固定式的后勤指挥系统,难以对后勤保障力量和后勤保障活动实施有效而可靠的协调控制。为了达成现代后勤指挥的可靠与高效,必须高度关注后勤指挥系统机动性、高效性、安全性等方面的建设,加大现代后勤机动化指挥的力度。

现代科技迅猛发展,为后勤指挥决策方法科学化和信息处理快速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以往,就后勤指挥决策而言,主要是靠个人丰富的实践经验、智慧以及敏锐洞察力和准确判断力来进行的。而高新技术的发展,使得作战部队、武器装备以及后勤保障等方面的信息化、电子化、智能化程度有了革命性变化,科技含量和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仅靠经验进行决策和组织后勤保障已经不能适应。因此,未来作战中,面对新技术、新理论、新工艺、新材料在后勤保障中的运用与发展,现代后勤必须改变传统的后勤指挥和决策方法,使指挥与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以后勤保障新理论为指导,以后勤保障需求为牵引,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把指挥员的经验与智慧融入到高新技术手段当中,使指挥方法和决策手段符合未来作战后勤保障的要求。

随着高新技术在军事上的广泛渗透,定性分析的局限性、片面性日益显露出来。比如,对某次战斗后勤保障环境、作战保障需求、现有保障能力、潜在保障能力、面临的主要问题、保障方案的可行性、科学性、合理性等方面的分析判断,仅靠定性分析已远远不够,必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根据掌握的大量信息数据,通过系统论、概率论、模糊数学理论等定性分析方法,从总体上分析预测,在此基础上,再综合运用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军事运筹技术等定量分析手段,通过定量分析来深化定性分析的成果。由此,来详尽地预测出物资器材消耗量、给养物资需求量、战场伤员救治需求、装备损耗维修补充量等等保障需求,为后勤指挥决策奠定良好基础。

后勤保障是否灵活、高效、实时,一方面体现在快速、准确的物资投送与供应能力上,另一方面体现在信息流对技术流与物资流的有效准确的引导与控制上。因此,科学化的现代后勤指挥应在信息引导下,做到技术流与物资流并重。

运用各种高技术后勤指挥手段,通过建立各种模型进行模拟和仿真试验,则可以精确计算出现代后勤保障的相关数据,从而为指挥活动提供准确依据。我们必须着眼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需要,研究探索其特点规律,立足自我与借鉴外军相结合,下功夫实现现代后勤精确化指挥。

猜你喜欢
指挥系统后勤保障后勤
河北省冬季奧运会交通应急保障指挥系统
指挥系统迭代升级带来的挑战与对策
国外驱护舰作战指挥系统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后勤保障装备走向智能化
后勤服务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后勤服务
电力应急指挥系统应用研究
金门岛登陆作战后勤保障的主要教训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