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在城市固体生活废弃物协同处理机制中的作用

2016-01-14 03:43王惠贤李经纬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3期
关键词:协同机制社会责任高校

王惠贤 李经纬

摘要:城市固体生活废弃物处理是一个全民工程,但是目前几近“政府单兵作战”的处理机制难以摆脱“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恶性循环。高校的参与是打破该恶性循环的重要突破口,但是先行研究对此鲜有涉及。实际上,高校在作为循环型社会建设的前提与基础的信息管理方面的作用亟待开发;作为人才、技术、信息交流的枢纽,高校在技术引进及后续研发方面的作用未得到重视;另外,高校在环保理念实际践行中的作用也不可小觑。

关键词:固体生活废弃物;高校;协同机制;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042-02

城市固体生活废弃物问题因其本身所具有的公共性、其处理过程中相关主体的多元化、区域的特异性及多样性、问题本身的发展变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解决需要建立在一个官、产、学、研、民一体的长期、动态的协同机制的基础上。但是,目前我国这种协同机制的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以“官”为主的处理机制面临众多的挑战。这里,我们以高校所应发挥的作用为切入点,以求为我国循环型社会的建设提供一个新视点,为高校更全面地履行其社会责任、参与公共性社会事务提供一个新思路(不包括建立环保类专业这一方面的作用)。

一、长效的宣传教育的作用

高校作为一个人员高度集中的特殊群体,具有知识辐射中枢的作用,同时对环保事业的发展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在对环保知识的教育与普及过程中所能够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研究表明,环境知识与环境行为之间具有正相关性,特别是环境问题知识和环境行动知识与各种环境行为的相关性更强;而对于单个行为者而言,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有可能参加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等环保活动;宣传力度与循环利用率之间成正向强相关,宣传力度大则回收利用率显著提高。对于投放者而言,公共宣传教育是其掌握环境知识的重要途径,而作为公共宣传教育最主要、最高效的途径之一,学校教育不可忽视。但是,目前,纵观我国整个大中小学教育,除了专业建设方面的必要性,系统性地进行此类教育与宣传的学校微乎其微,学校偶尔进行的类似活动也多为“一次性”活动,缺乏长效的机制。笔者对本校学生的调查也表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从来没有正式地接受过环保教育或培训”,少数学生“小学的时候学校有废电池回收箱,后来拆除了”“宿舍楼有废电池回收箱,但没人用,因为最后还是被混合扔掉”。这些都反映了循环型社会建设中高校责任的缺失。

二、信息源头的作用

从管理决策层的角度来说,一项制度的实行,需要建立在科学、规范、系统的调查研究以及精准的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信息工作可以说是循环经济建设的前提与基础,也是我国的短板。尤其是在城市固体生活废弃物处理方面,由于各城市生活废弃物的差异性及变化性,在选择生活废弃物处置方式时,一定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本地域生活废弃物特性、地理条件、财政能力、运行维护能力和动态发展趋势等诸多因素。而这需要系统的、持续的信息收集、分析体系。但是,目前我国国家及地方政府层级还没有主管机构和专职人员负责城市生活废弃物数据的统计工作,现有的统计数据分散地来自各个行业协会,存在着来源分散、内容不全、指标体系不科学、数据质量缺乏保证、时效性差、数据的分析处理功能差以及统计方法落后等问题。这些分散的、非标准化的基础统计数据成为遏制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发展的瓶颈,难以保障建立与区域实际情况相匹配的废弃物回收、处理和再生利用机制。国外很多高校在此方面提供了借鉴: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发挥数学专业和统计专业的优势,成立了名为SAS和Quintiles的咨询公司,目前两家公司已分别拥有13,000与27,000多名员工;斯坦福大学与芝加哥大学也合作成立了以数据收集统计为主营业务的SPSS公司。目前国内高校的这一功能还没有得到系统挖掘,尤其是以学生为主导的、以承接此类项目为目标的研究体系还不多见。今后,高校如何建立一个系统的、持续的环保信息收集、分析、输送体系将是高校参与循环型社会建设、进一步发挥自身的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

三、技术创新源头的作用

目前我国高校对城市固体生活废弃物处理的贡献可以说主要集中在研究领域,主要是科研成果的介绍与发表。我国高校拥有大量优秀的科研人才和环保技术,创新能力日益增强,每年申请的专利技术和发表的环保论文很多,在很多领域都保持着“尖端技术领航者”的地位。在西方先进的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作为高精尖技术的来源地而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但是,在我国,产学联合发展迟缓,“科技与经济两张皮”一直是巨大的难解之题。高校先进的科研成果往往因为缺乏相应的后续支持、管理机制、硬件基础等而“止于研究”,走不出实验室,因而降低了其应用前景。即作为创新主体的高校并不注重环保技术的实际运用,更多是将其当作完成科研任务和谋取个人名誉的手段,而不是为了推广运用。因此建议废除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论文专利导向制,建立市场导向制的高校与科研机构环保创新体系。

四、协同者的作用——人才、技术、信息交流枢纽的作用

高校往往被忽视的第二个作用体现在技术引进方面。目前,环保领域的技术引进主要包括国外先进做法及法律法规的介绍、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而这些国外经验及技术的单纯介绍,因为缺乏与我国特殊国情相结合的变通之道,所以降低了其参考价值及可操作性。在循环型社会建设的很多方面我们都落后于德、日等国。虽然近几年我国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逐渐充实,也大量地引进了先进的技术,但是,受国情制约,这些先进的经验及技术很多情况下并不能发挥预期的作用。关于技术引进及其国内融合问题,战后日本的经验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方面的成功事例可以说不胜枚举:数控机床“生于美国、长于日本”,人造纤维1号等众多的事例都体现了这种人际关系枢纽的重要性。对此,日本科学技术厅总结说:很多情况下某一领域的难题可能早已经在另一领域得到了解决,其实只要双方互通有无,保持信息与人员交流畅通,双方的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当面探讨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解决途径,而其手段可谓多种多样:研修会、学会、学术讲座、企业界的技术讲座、通产省组织的研究会、同窗会及师徒会等。其参加者来自产、学、研、官等各方,其中,超越了个别企业利益关系的大学研究人员所发挥的人际关系枢纽的作用不容小觑。为了提高我国在环保技术引进及后续开发方面的效率,有必要借鉴日本技术引进的经验,大力开发高校作为枢纽的作用。endprint

五、实际践行者的作用

高校是一个人员高度集中的小社会,也是生活废弃物大量排放的单位。相比于城市的其他生活区域,其废弃物种类相对单一,环保节能潜力巨大,易于管理,易于学生的环保意识的培养及环保习惯的形成,应该纳入城市生活废弃物管理体系。虽然目前关于高校生活废弃物排放方面的统计数据相对不足,但是住建部的统计展示了高校在绿色校园建设中的巨大潜力。根据2005年其对45所高校的统计测算,高校人均用水量是145.2吨,是全国人均生活用水量的1.95倍;人均年能耗0.775吨标准煤,是全国人均生活用能的4.32倍。如果我国高校能源消耗生均降低15%,水消耗降低15%,以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2144.7万人测算,全国高校每年可以节能249.3万吨标准煤,相当于一个760万人口的城市全年生活用能总量;全国高校每年节水4.671亿立方米,相当于一个500万人口城市全年生活用水总量。事实上,绿色大学建设试点高校节能效果显著。2005年高校人均用水量是145吨,50所试点高校人均为40吨;2008年各省市公示高校人均用电1100度,而当年试点高校用电人均为483.6度。由此可见,高校节能潜力巨大。但是从目前来看,很多高校作为高知人群的集散地,却没有起到应有的示范作用,只是将大部分精力集中在了“意识教育”与“志愿者团体”的管理层面,没有与“行为的持续”相结合。环境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环保意识的养成,但是应该以环保行为的持续为最终目标。今后,国内高校应该进一步提高其作为生活废弃物排放主体的意识,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高度参与到城市生活废弃物管理体系中。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进入社会的必经之路,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环保知识的教育与普及、环保习惯的形成方面也不例外。但是,目前在很多方面高校还缺乏更好地发挥其社会职能的途径与思路。今后应该更加重视高校在知识创新、知识普及、意识培养、人才教育、社会服务、信息中心、协同枢纽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其能够在循环型社会建设中不断开发新途径,在更大范围内更好地履行其社会职责。

参考文献:

[1]瞿利建,陈全,瞿志凯.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研究现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3,(12).

[2](日)科学技術·学術政策研究所.大学の地域貢献に関する国際シンポジウム[C].2014,(6).

[3]张臻.我国环保产业产学研合作模式构建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5).

[4]王惠贤,李宏舟.战后日本产学联合的误解与真相[J].日本学刊,2014,(2).

[5](日)科学技術庁.リサーチ·マネージメント[M].資源協会,1957.

[6]施建军.以绿色大学理念创建低碳校园[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

[7]熊剑锋.香港高校环保教育的启示和借鉴[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8,(4).endprint

猜你喜欢
协同机制社会责任高校
探析“三网联动”品牌传播机制
协同机制视角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新经济时期高校纪律检查与业务监管协同机制建设的探索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闻晨报》:如何不跟着某些“网红”玩“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