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教师专业标准与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教师角色

2016-01-14 07:18梁志洪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6期
关键词:角色小学教师标准

摘要:教育部制定、实施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及基础教育课程新标准的实施需要新教师,它要求小学教师确立崭新的教育观念,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方式和行为,以表现出合适的角色行为,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标准;小学教师;角色

中图分类号:G6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015-02

一、什么是教师角色

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G.H.Mead)首先将角色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理论中,称为社会角色。后来,角色概念引入教育领域,教师角色理论开始兴起。人们运用教师角色理论来阐释教育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对教师行为的重要影响。教育社会学家比德尔(B.ddle)在前人的基础上将教师角色界定为以下三种类型:其一,教师角色即教师行为;其二,教师角色即教师的社会地位;其三,教师角色即对教师的期望。在众多的研究中,教师角色一般被认为是教师的行为。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角色群。因为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随着教育活动的时间、空间的变化,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教育内容以及各种教育环境之间构成不同的关系,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从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由于时代的变迁,教育活动中的各种关系也在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教师的角色也相应地发生深刻的变化。

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与小学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教师角色

教育部制定、实施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体现小学教师职业化、终身化的知识与技能的特别需求。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新教师,它要求小学教师确立崭新的教育观念,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传道、授业、解惑”教育教学方式和行为,实现“六个转变”,即“教师变学长、讲堂变学堂、教室变学室、教材变学材、教案变学案、教学目标变学习目标”,以表现出合适的角色行为。因此,以学生为本的教师新角色转变表现为:

(一)面对学生的角色

1.做学习的促进者。人本主义的学习观认为:人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当学生察觉到学习的内容与他自己的目的有关时,意义学习便发生了……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会感觉到这种学习是有威胁性的,并往往受到抵制,一方面不容易学习,另一方面又容易遗忘,那这样的学习也会变得毫无意义。因此,应废除在传统意义上教师的角色,以促进者取而代之!“学生为本”——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规定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和学生共同存在于教学过程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他人”。教师的职责是“促进”学生学习,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

2.做潜能的激发者。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虽然每个人都至少具备七项或八项智能,但是具体到每个个体身上表现则有所不同。如某一项或几项智能表现相对突出,而其他几项稍差。正是这些不同使得每个人的学习类型和智能类型各具独特性。传统教育所认为的“差生”,只是由于其语言智能或数理逻辑智能表现不够好,但他在其他几项智能的表现上却可能相当出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个学生都是最优秀的,不存在智能水平高低的问题,只存在智能类型或学习类型差异的问题。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个体智能的差异性,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和弱项。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鉴别、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并发展学生的智能强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另一方面,教师要立足学生的智能强项,以强带弱,促进学生的弱势智能领域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智能的全面发展。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每天都要激发每一名学生的多元智能”,教师须在多元智能课程和教学的设计上突出多元化和个别化,通过发挥不同智能活动各自在教学活动中的不同作用,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景,有效促进学生个体的多元智能的组合活动、集体(小组)以及师生之间的多元智能的互动,适应学生个体智能特点的独特性和多样化,并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教师要在人的潜能向现实素质的生成过程中,充分发挥激发者的作用,才能有效推动学生生动活泼、快乐自由地发展。

3.做真诚的赏识者。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能与个性表现的强项和弱项,因此,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评价观念,善于发现、关注和赏识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全面地评价学生,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与运用方法中的优良行为,还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

4.做得法的组织者。新课程的实施,就是要求教师淡化权威,建议学生应该做什么,参与学生的一些活动,有效地组织教学,引导个性化学习,做“平等中的首席”。以多元智能理论作为教学指导思想的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不同的智能特点改变学习方式,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通过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促进个体潜能与特长的全面开发。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设计符合自己智力特点和学习风格的学习活动。

5.做得体的协调者。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打破学科壁垒,打破区域界限,努力造就“学校教育社区化”、“社区生活教育化”。需要教师能适应多种环境,协调各种关系,具有“外交家”的能力。以多元智能理论作为教学指导思想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在社会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

6.做平等的合作者。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合作与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彼此尊重,互相信赖,智能互动,教学相长。特别要善于与学生沟通,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能够听到“花开的声音”。乐于与学生分享共同学习的成果与进步的快乐。在这个合作与交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自由地分享彼此的思考,提升经验和知识,聆听各自内心的喜悦,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全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教师与学生形成一个合作发展的共同体。在这样的共同体中,学生通过交往、合作,体验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关系,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懂得尊重人、体谅人,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endprint

7.做资源的开发者。以前“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现在需要教师努力营造“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面对新的形势,教师由教学任务的执行者,逐步走向课程资源(特别是微课资源)的开发者。教师的课程资源建设要努力做到“面向日新月异的社会”,“面向瞬息万变的世界”,“面向迅速发展的高新科技领域”。

8.做德行的示范者。《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所提的“师德为先”,具体就是要求教师在“教书”的同时,教师的品行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对社会公众的示范性的“育人”影响。为人师表也是我国教师的传统美德。孔子就十分重视“以身作则”,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唐代教育家韩愈则进一步提出教师应“以身立教”,认为这样的教师才会“其身立而其教存”。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是教师以身立教的杰出典范。他倡导“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以教人者教己”。他自己也正是为发展人民的教育事业,忘我奋斗,鞠躬尽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也是对为人师表的最好注解。

(二)面对自我的角色

1.做终身的学习者。“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是全社会的大事,但重任主要落在教师身上。时代在变,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教师与学生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这是一种观念,更需要行动,教师要不断用学习来重塑自己。热爱教育意味着热爱学习,投身教育意味着投身学习。教师应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名师学习,利用计算机网络学习,与学生互动学习,每天淘汰自己!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我人文素养,养成苦耕不辍,终身学习的习惯。

2.做精明的反思者。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提出这样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反思”是当前公认比较符合现实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能通过对自己或身边日常的教育教学时间进行专业角度的观察和思考而发现不足,或者以经验的方式化解教学中产生的困难,从而促进自己的教育智慧,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并成为充满反思意识和创造活力的群体。在理论和经验的持续碰撞中不断成长,成为反思型教育的实践者。

3.做扎实的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是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念。教育研究是教师成长的必备条件。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说,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能力提高和专业情意的发展,都离不开研究。

实施小学教师专业及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树立服务意识,努力发挥新角色的作用,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D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991/201212/xxgk_145603.html.

[2]Kristen J.Nelson Kim Bailey.教师职业的9个角色[M].刘坤,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3]梁志洪,陈雅玲,张晖.小学教育与教师技能——基于工作过程的小学教育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4]刘竑波.多元智能与教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endprint

猜你喜欢
角色小学教师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枣强县第一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平凡教学三十载——一名小学教师的自述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角色问题研究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