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中国经济新常态

2016-01-14 08:17汤薇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8期
关键词:要求经济新常态背景

汤薇

摘要:全球经济危机的到来,世界各国进入了经济结构调整期,并逐渐复苏。我国经济一直保持在高速发展阶段,特别是“四万亿”政策扶持的GDP呈现高速发展趋势。但不可否认的是经济出现低谷阶段。是继续高速发展还是进入经济结构调整是政府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两提经济新常态是对这个问题很好的回答。本文从经济新常态的背景出发,分析其特征,提出经济发展的要求,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意见。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背景;特征;要求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8-0099-02

一、经济新常态提出的背景

自从经济危机以来,全球经济低速增长。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仍然不能够很确定,2014年的经济增长继续保持低速。当前经济危机里的各国经济复苏还是能动疲弱,下行风险依旧存在:欧元区依旧可能经济衰退;美国复苏进程依旧持续;日本经济衰退风险依旧存在;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长相对减缓。经济危机是经济发展规律之一,各国都顺应经济危机,在复苏过程中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良性发展。2013年的全球GDP为2.4%,据预测,2014年全球GDP增长率,将会增至3.2%,2015年则增至3.4%,2016年就要增至3.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增长142倍,从世界第十位跃居第二位,占世界份额11.5%,年增速9.8%,同期世界平均增速只有2.8%。近几年来,我国一直保持高速的发展特征,持续的高速增速并不能说明掩盖经济发展瓶颈。面对潜在危机,中国在2008年的40000亿计划在短期内使经济有所好转,同时外媒称“中国拯救了世界”。“在经济危机时期里,当资本积累的过程不能像过去一样进行下去,也不能在以往的条件下继续下去的时候,重大的结构性调整就变得势在必行,而且也有可能了。”但使中国避开了最佳调整经济结构、转型发展的最好时期,附加带来的各种负面特征如地方债务、通货膨胀、市场要素价格扭曲、生产率水平降低、整体竞争力减弱。产能过剩是我国目前经济的最大问题,40000亿计划使得问题比以前更加严重。政府花钱,不能创造财富,只能在短期内推动经济好转,但不可持续后续用历史的。必须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这一计划,单纯的刺激政策亦不能振兴当前的经济状况,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所以面对新的经济形势,新一轮的体制改革亟待进行,必须渐进地消化“40000亿”这一应急政策带来的后续,这成为接下来的改革目标。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两提经济新常态。在2014年5月10日的河南考察时第一次提出经济新常态;在2014年7月29日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第二次提到经济新常态。针对习近平总书记的两提“新常态”,人民日报三天发文阐释,什么是中国经济的“新常态”。《经济运行呈现新特征》一文指出:“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表明我国未来经济预计进入发展换挡期,将出现常态化的中高速发展阶段。随着我国人口结构以及经济发展相继进入拐点时期,经济增长趋势放缓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常态化的趋势。

二、经济新常态的特征

针对习近平总书记两提经济新常态,《人民日报》连续三天发文对此进行阐述。《人民日报》指出,经济新常态的四大特征为: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

新常态的特征一是中高速。中国经济未来将换挡回落,可能保持在7%~8%的发展区间。2012年我国GDP增速为7.8%,2013年我国GDP增速为7.7%,统计局公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7.4%,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预计今年GDP增长7.5%左右。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经济在高速增长后换挡回落是正常现象。很多官员对GDP增速的下滑会不自觉地产生“增长焦虑症”,这是不正确也不必要的。虽然与自己前几年纵向比,我国经济是中高速,但在全球范围内横向比,中国GDP增速依旧是高速发展的动向,2013年全球的GDP增长才达到2.4%。

新常态的特征二是优结构。要实现产业优化发展,首先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一直以来,我国在三大产业结构里主要依靠第二产业,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增加,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占比高达46.6%,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则高达80%以上。由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将是我国经济结构长期发展的方向。其次,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传统依赖我们的三驾马车中,投资一直超过消费,但是我们惊喜地发现,今年上半年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4.4%,投资为48.5%,出口则是负2.9%,以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主导经济增长将是长期趋势。再次是城乡统筹优化。2011年末我国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我国城镇人口在总人口数中占51.27%,2013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则增至53.7%。斯蒂格利茨,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他曾经表示当纪元跨进了21世纪,世界的诸多面貌和原有进程将受到两件事情的发展情况所左右而改变,其中一件事情就是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因此我国继续推进城镇化步入新型发展阶段在国内和国外都有着重要的发展意义。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开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二元体制结构这一壁垒将被打破。新常态下,打破城乡壁垒型体制结构,促进城乡逐步走向融合将是长期趋势,同时区域差距也将逐渐缩小。

新常态的特征三是新动力。要转变传统以要素驱动、投资驱动来逐渐转向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1998年以后的十年里,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速增至35.6%,但2013年降到了12.2%,2014年1~5月的则为5.8%。随着我国劳动力、资源、土地等要素价格上升趋势越来越明显,过去依靠人口红利、土地红利等低要素成本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继续下去,必须把发展动力聚焦到科技创新上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现如今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国际竞争的实质是技术及其应用能力的竞争;促进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主要战略。历史证明,每一次世界经济危机的来临,对于经济来说都是一种助推力,经济危机时期也是新发明涌现的聚集期间,这些发明恰恰在危机晚期得到创造性和广泛性的应用从而推动国家爬出危机。因此企业必须投入创新成本,引领经济发展新的动力。要认识到科学技术在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之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驱动力。新常态下,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研发科技是个不短的工程,不排除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放缓,但是我们不能以此为借口,要留有足够的空间与实践,来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调整。新常态的特征四是多挑战,中国面临新的挑战和风险大大增加。国际环境上,当前的意识形态斗争依旧存在,中国威胁论依旧此起彼伏。国内经济发展走到“刘易斯拐点期”,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都面临转型的诸多挑战。我们在尝试新的增长模式,但是也将同时面临着诸多问题。抛开低端产业的竞争优势后再创新和产业升级能否把握住竞争力?告别大投入大消耗的发展模式后能否找到新型的产业来满足巨大的就业需求?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将面临着多种不确定性。endprint

三、经济新常态的要求

面对经济新常态下的机遇和挑战,除了要克服“增长焦虑症”,还要迎难而上。要想解决问题就要面对问题,必须要把信心写在脸上,把机遇抓在手中,把责任扛在肩头,把宗旨印在心里,要把胆识摆在胸前。首先,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二者的关系。市场和政府这一对无形手和有形手在调节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从过去计划经济到现如今的市场经济,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渐渐增强,逐步向市场决定性作用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政府要处理好与市场的关系,一定要尊重和遵守市场规律,巧妙地发挥自己的作用。要想搞好搞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就要“放权”,要减压解缚。其次,坚持创新主导发展。要实现经济发展新动力,就必须以创新引领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都认识到创新是人类财富的源泉。李克强总理2014年9月10日在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到,把改革的红利转化为发展的新动力。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与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形成更有力的发展助推动力。未来政策走向要渐渐成为“宏观政策要稳住,微观政策要放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模式。新常态下要求各地区寻找符合基本国情的特色发展。再次,坚持内需主导发展。传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靠投资拉动,但是今年三驾马车与以往不同。未来投资增长率会放缓,房地产增速有持续下降的趋势;出口顺差的增加将会进一步加剧流动性过剩,因而内需成为发展的突破口,消费应当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未来要引导、鼓励国民消费。最后,坚持改革主导发展。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我国的经济发展探索要勇敢迈出改革的步伐,这样的经济发展才能有成效,改革开放本身就是一个典型。中央政治局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提出在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才能为发展创造空间。

经济新常态的提出是我国经济进入转折期的一次创造性的尝试,也是政府科学执政水平提高和应对国际风险能力加强的体现。只有探索出符合国情的发展模式,才能稳保经济的长久发展。因此,要增强信心,通过正确认识经济新常态,探寻出我国经济发展的良性路径。

参考文献:

[1]黄益平.增长放缓将是中国经济新常态[J].决策探索,2013,(7).

[2]王庆.中国经济的新常态[J].2012年冬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32期,2013,(3).

[3]刘西曼.“新常态”下的2014中国经济预判[J].IT经理世界,2013,(12).

[4]王庆.地增长高通胀将是经济的“新常态”[J].中国投资,2013,(4).

[5]王庆.论中国经济的新常态[J].中国市场,2013,(4).

[6]AG弗兰克.不均等和不稳定的世界经济发展史[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89,(4).endprint

猜你喜欢
要求经济新常态背景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简议小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使用的要求及其措施
试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