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墨传香,悠然自得

2016-01-15 12:45刘芮
商业文化 2015年11期
关键词:国画中国画美的

刘芮

一生追求艺术,从未停歇

千石先生的经历可谓是丰富、传奇,他热爱艺术,尤其喜欢绘画、书法。他追求艺术的脚步从未停歇,通过自身不断地努力钻研,终在画界一展拳脚,占有一席之地。他擅长山水、花鸟、兼工带写,也对油画、水粉画、素描等有一定研究。千石先生曾多次被派往国外工作,有幸结识国际上艺术界朋友,重视吸收各国艺术营养,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其取法诸家。经过刻苦钻研、多年探索以及对绘画的独到见解,艺术创作具有较深的造诣,其作品在北京多次参加展览。

1982年在中国书画研究会及中央美院研修班系统学习国画理论。1986年毕业于中国书画国际大学并被聘为该校国画系讲师。九十年代初被国家公派出国工作期间,在莫斯科苏里科夫美术学院学习西画。1987年调入北京市旅游产品生产供应公司,曾任专业国画创作员、组织科科长及北京市经委亚运会办公室干部、北京市政府旅游产品领导小组开发办公室主任等职。在行业管理方面,曾任北京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北京市旅游产品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公派国外)中俄贸易关系发展基金会会长;现为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国科协北京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经济论坛专家委员会知名专家、副秘书长,北京千石书画院院长等多家美协会员、教授、顾问等。

进修期间,又经过诸多画坛名家的指点,他如饥似渴地吸取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精髓,废寝忘食地在中国美术展览馆等处研读海量名作。在热烈的艺术氛围中,他眼界大开,创作灵感一发而不可收,虚心和勤奋使他的才华发展到颠峰。坚持不懈的努力,使他突破了数不清的障碍,画风更加热烈奔放。如此,随后飞来的一个个捷报就变得水到渠成了。

说起千石先生这些年来在书画界的荣誉,可谓是不胜枚举。1982年在参加京津华北地区职工绘画艺术联展评比中,国画作品获二等奖,同期作品开始在北京出售。1984年国画《葡萄白菜》由中国著名书法家,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肖劳先生收藏。1985年写意画《荷花图》被选中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礼堂参加画展。1986年《墨荷图》被日本书画家、启功先生好友欧阳可亮先生收藏。1987~1990年间创作的部分国画作品与评论文章多次在北京日报等报刊上发表。1993年在成都出席全国工艺美术行业工作会议,并从事学术交流活动。1994~1998年先后在法国、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家多次参加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北京工艺美术协会等组织的大型画家联谊会、学术论文会,并多次在王府井工艺美术大楼、颐和园、中国美术馆、琉璃厂文化街参加展销。1999年作品《菊》被选中在北京工艺美院参展,并获得荣誉证书。2003年长卷作品《山水画卷》《四季墨竹图》《墨菊图》被中央电视台收藏并获得荣誉证书。这些作品,形象生动照人,手法取南北之长融会贯通,既有雄浑壮阔又具有细腻灵秀,足见他更为鲜明突出的艺术风格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艺术造诣。

画便是美的原动力

从中国画与中国字是同胞兄弟这一点上看,中国画理应最会用笔。失去了笔力便是失去了中国画的特点。从艺术的一般的道理上说,为文为画的雕刻也永远是精胜于繁;简劲胜于浮冗。如顾恺之的画不仅是画,它也是艺术的一种根本的力量。千石先生所画的作品,便也有这种力量。他不仅仅要画出形象,而且要由这些形象表现出中国字与中国画的特殊的,和艺术中一般的,美的力量。他的画不是美的装饰,而是美的原动力。

中国画承载的是一种文化,是画家借助于对客观物象的描绘而抒发个人情感的艺术,而不是客观物象的真实再现。千石先生的中国画强调表现真情实感,强调游心于万物,整体把握客观世界生生不息的变化韵律,不受时空、体面、光色、透视等物理现象的束缚,这正是中国文化所追求的有我与无我的统一,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中国画贵在写意、写神,得意忘形是中国画的很高境界。宋代苏轼曾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就是说只注意于外形的像不像是不足以论画的,而这也是千石先生一直所追求的艺术境界。

众所周知,中国画无论工笔还是写意,都是观赏艺术,是给人看而不是用来孤芳自赏的,画家通过倾注了自己情感的作品将美传达给观众。美的物象使人愉悦,欣赏美是人的天性,尽管有的人不懂画,尽管人们对中国画的欣赏有不同层次,尽管人们可以不完全懂每幅作品所表达的意境,但画面直观的美感人们还是感受得到的。有人认为国画作品看不懂的人越多越有学术性,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所有人都看不懂的所谓学术性作品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有些人认为,中国画的学术性与观赏性完全是两回事,而千石先生认为只有准确把握了学术性与艺术观赏性的契合点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对中国画有些了解的人赏画时便开始注重画面的形式美,也就是外在美。看线条是否有功力,墨是否有干湿浓淡变化,构图是否有讲究,有美感。中国画确实讲究笔情墨趣,笔墨也的确是评判中国画的一个重要标准,中国画是以线造形的,笔墨技巧是描绘对象的重要手段,画面的气势、骨肉、刚柔、张弛、巧拙、节奏感等都和笔墨有关系。汉字是最概括、最抽象的画,它对大写意画的取舍提炼物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吴昌硕数十年研究石鼓文,以篆书圆浑、凝重、苍雄的线条入画,一举扭转了清末花鸟画的糜弱之势。黄宾虹晚年见笔不见形,把所有的形都转化为书法的线,浑然忘物、浑然忘我,一片化境,对于大写意画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然而,当前真正写画的人越来越少了,中国画的书写性日益被淡化,其根本的原因是对中国画缺乏深入地研究,浅尝辄止,另外也不愿意下苦功习书,急功近利,心浮气躁。而千石先生也热爱书法,并且对外国的油画、素描等艺术也有所涉猎,这对研究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也是有极大帮助的。

真美在于内美、意境

然而中国画仅仅笔墨漂亮是远远不够的,中国画的真美在于内美,美在意境,美在内涵。如同一个少女,仅仅天生丽质不是真美,真美在于气质和内涵,在于学识、修养、美德的自然流露。

千石先生创作比较注重画的意境和文化内涵,画的意境和内涵是画家人品、学识、修养、情感在画中的自然流露。艺术家是情感丰富的,他们激情面对自然,面对生活。所谓“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即兴挥毫,有感而发。所以,凡是好的国画作品总是充满诗情画意。千石先生所创作的中国画的意境之美是慑人心弦的,就如品佳茗,茶未沾唇,已闻芬芳醉人;又如欣赏曼曲轻歌,舒缓、委婉、含蓄、悠扬,陶醉其中,荡气回肠。意境美超越了画面本身,它可以引发观赏者无尽的想象。其作品中那种空灵虚幻,无墨之韵,雾岚瘴霭,烟洇虚渺,朦胧若现的感觉,似溪水潺潺,又似树影婆娑,景中有景,山外有山,如梦如幻,给人不尽的享受。千石先生的作品会使人百看不厌,每次欣赏都会有新的收获,新的感受,让人回味无穷。

对于千石先生的画作的欣赏,可以通过作品感受到笔毫游刃于宣纸间那一刻他的喜怒哀乐,可以窥探到他的情感世界,可以与千石先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和交流。当然这种欣赏的境界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要达到这种欣赏的境界,作画者必须拥有超高的技艺,同时也要求欣赏者的水平到达一定层次,二者缺一不可。

此外,千石先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种艺术风格。中国画是避同求异的艺术,越是优秀的书画家,作品的艺术个性越是鲜明,人们往往是通过作品中具有鲜活个性特征的语言符号来认识和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的形成是画家成熟的标志,没有个人风格的书画作品不是好作品。

“天人合一”“物我合一”

中国画创作讲求“天人合一”“物我合一”,讲求深沉的人生感、宇宙感,讲求主客观的融合。这种艺术创作思想,和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齐物论,以及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的宇宙观是一致的。从千石先生的画作中可以看出,他认为人的思想感情和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是可以沟通的。即所谓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贺新郎》)、“人看花,人到花里去;花看人,花到人里来”(金圣叹《鱼庭闻贯》)、“不知我之为草虫,草虫之为我”(罗大经《鹤林玉露》)。如千石先生根据自己的绘画创作和生活实践两方面的经验,总结得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画作观念,而他得出的这种“物我合一”“心物统一”的思想在他自己的绘画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其旷达洒脱的情怀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

中国画家总是自觉地将自己的人生纳入宇宙自然中去,以求得与自然精神相冥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生命的升华和美的真谛。在千石先生的中国画创作中,所表现的物我合一的境界,已经超越了事物的表象。他要实现对客观物象美的把握及表现,就必须依靠自我的修养与自然精神求得冥合,以人道法自然之道,使自己的心境和人格精神与大自然合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美的、富有思想情感的艺术作品。画家的心境和人格精神在求得与宇宙自然精神相冥合的同时,十分重视自我心灵和情感的净化作用,即“澄怀味象”,涤除心中的尘浊和杂念,使心胸变得沉寂清明,然后体味物象,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美的真谛。正像刘勰所说:“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文心雕龙?神思》)人的心境、胸次只有在虚静的情况下,才能获得对物象的美的把握,才能领略天地万物之美,吸引、容纳“万景”“万境”之致。

当然,在这个文化多元的时代,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选择艺术,我们也不能要求每一个选择了艺术的人都能做到以艺术的纯正作为纯正的人生之目的,我们甚至都不能苛求选择了艺术并通过艺术为手段获取功名与利益的人与人生。但是在这一切之上,因有千石先生这样的艺术家存在,我们知道,仍有一个更高的标准,历时长远,犹如潜火,没有泯灭。那是一条人迹罕至、艰难卓绝的路,也许只能是那样的路,才能通向生命的峰顶。对于不断进化的世界而言,因有这样一种选择了这条路而不顾一切上路的人,这个世界才能有深层的精神的进步。

猜你喜欢
国画中国画美的
国画《鲦鱼》
国画《鲿》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打破平衡
《难忘岁月》(国画)
书画名人汇
美的校 美的人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国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