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2016-01-16 03:06
关键词:内瘤生殖道上皮

姚 霞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山西 长治 046000)

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姚 霞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山西 长治 046000)

目的 分析总结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180例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临床表现为接触性出血85例,阴道排液增多31例,其他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人工流产3次及以上、怀孕3次及以上、存在生殖器感染、HPV感染或吸烟等的患者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生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期宫颈疾病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HPV感染、文化程度、生殖道感染、流产次数、怀孕次数以及吸烟等都是引发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特点;HPV感染

宫颈上皮内瘤变,简称为CIN,是与宫颈浸润癌有关的癌前病变的统称,宫颈上皮内瘤变通常无明显症状和体征,部分患者会出现白带增多、宫颈肥大、接触性出血等症状,及早发现和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是降低宫颈癌的重要手段[1]。因此,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特征以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6~59岁,平均(36.2±3.5)岁。纳入标准:符合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标准;对本次研究组知情并愿意配合。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患者;不配合的患者。

1.2 方法

对这患者1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统计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既往史、临床表现、生殖道感染、人工流产次数、HPV感染以及吸烟等情况,统计患者存在这些情况的例数,从而总结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本研究的患者180例中,其中CIN I63例,CIN II72例,CIN III45例。从既往病史来看,有患者8例存在子宫次全切除史,其中因子宫肌瘤切除5例,因子宫腺肌症切除3例。临床表现为接触性出血85例,阴道排液增多31例,其他患者均无明显临床症状,均在体检时发现。

2.2 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文化程度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患者180例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患者108例(60.0%);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患者72例(40.0%),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患者的发病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人工流产次数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患者180例中,人工流产3次及以上的患者有105例,其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生率为58.33%;人工流产次数在3次以下的患者为75例(41.67%),显著低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怀孕次数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患者180例中,怀孕3次及以上的患者为116例(64.44%);怀孕次数低于3次的患者为64例(3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生殖道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患者180例中,存在生殖道感染的患者113例,其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生率为62.78%;无生殖道感染的患者67例,发生率为37.22%,有生殖道感染的患者其发病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患者180例中,存在HPV感染的患者144例(80.0%);无HPV感染的患者36例(20.0%),HPV感染患者的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生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吸烟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180例中,抽烟的患者为103例(57.22%),不抽烟的患者为77例(42.78%),抽烟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不抽烟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较为常见,在30~40岁年龄段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宫颈上皮内瘤变无明显临床症状,或仅有一般宫颈炎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因而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法准确诊断,需经组织病理学确诊[2]。及早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能够有效预防宫颈癌发生。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危险因素较多,如生殖道感染、吸烟、HPV感染等都有可能引发宫颈上皮内瘤变。为总结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本文对患者1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总结,研究结果发现,怀孕次数和人工流产次数过多、生殖道感染、文化程度较低患者的发病率较高,且HPV感染患者的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生率显著高于无HPV感染的患者,说明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紧密相关。另外,吸烟与宫颈上皮内瘤变也具有较大关系。

综上所述,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表现不明显,文化程度、生殖道感染、吸烟、HPV感染以及怀孕和流产次数等都是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重要危险因素,所以应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加强对妇女生殖健康的教育力度,定期进行宫颈疾病筛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降低患者的宫颈癌发生率。

[1]王 敏,丁 悦,温展翀,等.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6):3754-3755.

[2]曾尚云,孙立新.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医药前沿,2016,6(13):137-138.

本文编辑:赵小龙

R737.33

B

ISSN.2095-6681.2016.29.053.01

猜你喜欢
内瘤生殖道上皮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分析
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特点
miR-490-3p调控SW1990胰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的临床研究
生殖道感染是导致不孕的原因之一
50例面颈部钙化上皮瘤误诊分析
82例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大肠腺瘤的临床特征研究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ITX2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