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抑郁症患者的中西医护理效果分析

2016-01-16 03:06
关键词:中风中医药病情

姜 喆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中风康复科,吉林 长春 130021)

中风后抑郁症患者的中西医护理效果分析

姜 喆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中风康复科,吉林 长春 130021)

目的 观察中风后抑郁症患者的中西医护理效果。方法 共选择2013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36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均给予综合对症治疗,在治疗的同时给予中西医护理干预,护理干预时间为4周。结果 经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本组36例患者,痊愈6例,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89%。结论 中西医护理干预对于改善中风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中风;抑郁症;中西医护理;效果分析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以突发性脑部血流障碍而引起的脑组织损伤,进而导致部分功能丧失的一种脑血管疾病,现已成为我国致死原因的第一位[1]。当发生中风后,易给患者造成一些躯体上及精神心理上的并发症,中风后抑郁症即是最为常见的精神心理障碍,其不仅会加重神经功能的损伤程度、延缓恢复时间,同时也可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医疗费用增加,故而给患者、家属等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2],需要给予积极的治疗和护理。近年来笔者针对中风或抑郁症患者实施了中西医护理干预,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中风康复科于2013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36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其中男15例,女21例,年龄47~65岁,平均年龄(53.8±3.3)岁,出血性中风5例,缺血性中风31例,均为首次发病,且经提检头部CT、MRI检查等明确中风的临床诊断,入选患者均神志清楚,且无失语、智力障碍等。

1.2 治疗方案

参照中风的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如营养脑部神经、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血栓形成、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同时给予中医药治疗,如中药注射剂、针刺法、艾灸法、穴位贴敷法、推拿疗法等,在治疗的同时,实施中西医护理措施干预,护理干预时间为4周。

2 护理方法

2.1 情志护理

由于中风病起病突然,患者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加之在病情稳定后出现一些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在突如其来的打击之后而出现抑郁症,对今后的人生持悲观、绝望的态度,因此护士应多与其沟通,给予心理上的引导,表达出自己对患者的关心和鼓励,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可以请病情治愈的患者为其进行现身说法,使患者看到治愈的希望,能力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另外,针对患者的具体特点,实施一些中医特色情志护理方法,如“移情易性法”、“五情相胜法”、“言语开导法”、“安神定志法”、“五音疏导法”、“以情养情法”等[3],均有利于帮助患者减轻抑郁程度。

2.2 饮食调护

中医学认为饮食对人体的健康、疾病的顺逆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谓其为“生民之天、活体之本”,因此指导患者摄入合理的饮食,对于促进病情的向愈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是指导患者注意摄入清淡、易于消化、营养丰富均衡的饮食,注意低盐、低脂、优质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素等,适当补充水分及蔬菜、水果等;其次是注意忌烟忌酒,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咖啡、浓茶等;再次,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到定时进食、少食多餐、不暴饮暴食,细嚼慢咽,以免发生呛咳、误吸等;最后,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指导患者制作一些诸如药粥、药茶、药羹等中医药膳,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如阳热内蕴者,选择冬瓜皮、西红柿、西瓜翠衣、薏苡仁等,阳虚寒多者,选择龙眼肉、胡桃肉、生姜、薤白等,气滞血瘀者选择山楂、陈皮等,阴虚者选择枸杞子、桑葚、山茱萸等。

2.3 功能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不仅可以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吞咽功能等功能的恢复,同时有利于促进气血运行、行气化瘀,对于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具有一定的作用[4]。帮助患者掌握功能锻炼的具体方法,循序渐进,坚持锻炼。

2.4 中医特色治法护理

在实施针刺、艾灸、穴位贴敷、推拿等中医特色治法的同时,应做好相关护理工作,如询问患者的感受、随时调整方案,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适症状,如出现给予及时处理;告知患者上述方法对于病情的恢复是有效的,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和抑郁状态的改善。

3 结 果

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分,以其减分率做为疗效评定标准,本组共36例,痊愈6例(占16.67%),显效10例(占27.78%),有效16例(占44.44%),无效4例(占11.11%),总有效率88.89%。

4 小 结

中风是神经内科临床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致死率较高,且发病后可引起多种身体及心理上的并发症,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生活质量及生命。中风后易于出现抑郁症,单纯给予药物治疗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而在治疗的同时配合中西医护理措施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同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理想,故值得推广。

[1]杨淑萍,杨 青,田美欣.中风后抑郁中医护理研究现状[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5):53-54.

[2]耿庆梅.中风后抑郁症的中医护理体会[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4(10):92-98.

[3]董其义.中风后抑郁症护理探讨[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32(7):739-740.

[4]王君俊,张艳玲.中风患者抑郁症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3):242.

本文编辑:王 琦

R473.74

B

ISSN.2095-6681.2016.29.106.02

姜喆(1969-),女,吉林长春人,副主任护师,大专,研究方向:中风康复护理

猜你喜欢
中风中医药病情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神奇T恤助力防止中风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