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非药物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干预的研究进展

2016-01-16 03:06沈维维
关键词:耳针配穴耳穴

沈维维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中医非药物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干预的研究进展

沈维维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本文主要针对2型糖尿病的中医非药物疗法的相关文献的搜集和复习,综述了中医针灸疗法、中医食疗法、耳穴治疗法、八段锦运动疗法等多种中医非药物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干预的研究进展,研究资料表明,中医非药物疗法对于2型糖尿病的降糖及并发症的防治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为探索简单、安全、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了有效的信息。

中医非药物疗法;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一种因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而导致的代谢性疾病,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典型特征。糖尿病在中医中属于“消渴”的范畴,世界医学中,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最早。“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消渴的病变脏腑主要为肺、胃、肾,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胜,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而糖尿病的并发症会累及多个脏器,若不及时干预会造成严重的预后。发病率高,增速快、并发症多的糖尿病俨然成为影响全球居民身心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5%,针对这一现象,搜集了多方资料,把近年来中医方面的非药物疗法,现报告如下。

1 针灸疗法

1.1 单一疗法

1.1.1 针刺疗法

在文献报道中,刘晓峰[1]选取患者30例,以针刺背俞穴为主,选取脾俞、胰俞、肺俞、肾俞作为主穴,选取血海作为配穴,采用捻转泻法,而公孙、太溪、太渊、足三里、地机、三阴交、曲池等穴位,则采用平补平泻法。每次治疗时,选2~3穴,留针30 min。有患者18例疗效达到显效水平,达到有效水平10例,无效2例。另外,谷建林等[2]在研究过程中,采用董氏奇穴取穴,选择双侧地皇穴、肾关穴、人皇穴、通肾穴、通胃穴,对T2DM患者21例进行中医针灸治疗,完成治疗疗程后,对比分析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变化状况,研究结果表明,董氏奇穴针灸具有良好的降血糖效果,与盐酸二甲双胍组相比,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2%,患者痛苦小、满意度高。姚玉芳等[3]对选择的T2DM研究对象,采用耳针疗法进行治疗,主穴选取胰胆、内分泌或压痛点,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治。如果患者存在阴虚热盛的情况,则选择肺、胃等穴作为配穴;如果患者存在气阴两虚情况,则选择肺、肾等穴作为配穴;如果患者存在阴阳两虚,则选择脾、肾等穴作为配穴;如果患者存在气滞血瘀,则选择肝、肾等穴作为配穴。经过三个疗程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与治疗之前相比,具有显著的改进。

1.1.2 艾灸疗法

艾灸采用点燃的艾炷、艾条等,来熏烤人体穴位进行治疗。宫军从中医理论视角分析糖尿病病因病机,取穴气海、关元、三阴交、阴陵泉、太溪、肾俞、 命门、脾俞、中极、复溜、足三里,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每穴灸治5~10 min,研究结果显示,艾灸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与采用降糖治疗的对照组的53.33%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王氏采用蒸脐法,将重要制成25 mm×4 mm的湿药饼,放在脐上,进行温和灸法施灸,然后再应用雀啄灸法进行治疗,每次30 min,取得良好的效果。戚氏则选取腹哀、肾俞、脾俞、胰俞等穴位,采用艾灸治疗仪对患者进行治疗,降糖效果也比较理想。

1.2 针灸结合疗法

廖辉等选取胃脘下俞穴,采用针刺、艾灸、针加灸等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治疗,3组患者的糖尿病临床症状都有了显著的改善,其中,针刺加艾灸组疗效更优。

2 中医食疗法

中医学起源时已有“药食同源”的观念,而《素问•奇病论》中阐述消渴的病因时提出“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从中可以看出,饮食不节是导致糖尿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在治疗过程中,必须要加强饮食的控制。天津静海县医院采用食疗方法,选用不同的食物对患者进行上消、中消、下消,取得较好疗效。有很多食物具有药食同源的特点,能辅助糖尿病治疗,例如,海带、蛤蜊、蟹等海产品,苦瓜、菌类食物等,其营养价值高,性味适应糖尿病病症,对降压、降糖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另外,鹿肉、狗肉、羊肉、姜、韭菜等温热性食物,能有效促进患者血液循环,缓解患者畏寒、肢冷等症状[12]。

3 耳穴治疗法

肾开窍于耳,童青等认为病症可反应在耳廓穴位点上,其采用耳穴疗法,对患者进行耳穴贴压治疗,结果显示,患者的胰脏内分泌得到了良好的调节,血糖也有了显著的降低。

3.1 耳穴单独使用

3.1.1 耳穴贴压疗法

为研究耳穴贴压疗法的临床疗效,李杭选取胰胆、屏间、阿是作为主穴,根据患者的病症进行辨证施治,例如,若患者脾胃虚弱,就增加脾、胃配穴;若患者阴虚火旺,就增加肺、胃配穴等,然后,采用王不留行子耳穴贴压法,进行2型糖尿病干预治疗,经过两周的治疗,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90%,血糖改善情况良好。童青等选择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口服药治疗组合药物量减半辅以耳穴治疗组,进行对比研究。主穴选择内分泌和胰胆两穴,根据患者情况,分别增加肺、肾、脾、交感等配穴。研究结果表明,耳穴贴压治疗组患者的血糖改善情况由于口服药组。

3.1.2 耳针疗法

耳针疗法是一种使用短毫针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姚的治疗方法,玉芳等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口服西药达美康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取内分泌、胰胆或压痛点为主穴,使用耳穴电针疗法进行治疗。在疗效方面,两组患者血糖均与治疗前相比改善显著,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研究中,Ju等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耳甲区耳穴进行刺激治疗,30 min/次/d。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蛋白、空腹血糖、75 g葡萄糖耐量等,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耳穴配合疗法

3.2.1 耳针配合体针

张娜等在临床研究中,采用体针与耳针相结合的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辨证治疗,结果,患者的血糖血脂及胰岛β细胞功能等,都有良好的优化。陈瑞华等也通过研究证明,体针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口服降糖药相比,效果更加理想。

3.2.2 耳针配合按摩

李宝岩等对2例中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耳穴贴压联合足底反射区按摩法进行治疗,在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患者的血糖情况恢复正常。耳穴贴压配合穴位按摩,对于糖尿病也有积极的效果,不过,此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其疗效还需要经过理论与实践研究证实。

4 八段锦运动疗法

潘华山等采用分组对照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48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八段锦运动处方+常规药物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疗程为24周。结果:①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肺活量测试(FVCT)安静时、负荷后改善情况良好,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八段锦疗法对观察组患者的BMI和腰臀作用显著,与治疗前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GHb)水平,TC、FBG、GHb水平,都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有明显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王耀光等选取7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增加新编健身气功八段锦,将研究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进行治疗。在治疗六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空腹血液流变学、血糖和血脂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的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RAI)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及P选择素(Ps)水平,都有了明显的降低,同时,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也较大,比较结果经过检验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沉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与治疗前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G)及胆固醇(TC),与实验前和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而HDL-C水平则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医在很早就认识了“消渴”,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上做了大量的探索,而诸多中医学者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不管是药物疗法还是非药物疗法,都有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中医非药物疗法对于2型糖尿病的作用可以肯定的,直至目前为止,在慢性病之一的糖尿病还未有完全治愈方法的状况下,联合使用兼具显效、安全、简便特点的中医非药物疗法来降低血糖、防治并发症、改善症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是具有一定临床意义的,也为中医治疗糖尿病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1]刘晓峰.针刺背俞穴为主治疗Ⅱ型糖尿病3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1,17(1):37-38.

[2]谷建林,李大宽.董氏奇穴针灸降血糖作用初步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5):16-17.

[3]姚玉芳,王 茎,黄学勇,等.耳针对 T2DM 患者糖代谢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23(1):28-30.

本文编辑:赵小龙

R587.1

A

ISSN.2095-6681.2016.29.153.02

猜你喜欢
耳针配穴耳穴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针灸大成》中合谷穴的主治、配穴规律研究
耳穴埋豆+腹部拔罐对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排便自觉通畅率的影响
《灵枢?官针》篇刺法中的取穴配穴法浅析
《针灸资生经》五腧穴之井穴应用研究*
耳针联合八段锦锻炼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耳针结合化痔汤治疗内痔52例
耳针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18例观察
耳针与药物对人生长激素分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