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渠县小麦生产水平的途径和方法

2016-01-18 08:20
四川农业科技 2015年8期
关键词:关键技术新品种小麦

代 莉

(四川省渠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四川 渠县635200)



提高渠县小麦生产水平的途径和方法

代莉

(四川省渠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四川 渠县635200)

摘要:小麦是渠县第3大粮食作物,小麦种植面积、单产和效益的提高对我县粮食保障能力的稳定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我县小麦生产期间的气候特点和大面积生产上的技术应用情况,提出了提高我县小麦单产的途径和方法。特别提出了优质高产新品种的选用、小窝疏株密植、肥水管理、化控防倒、加强病虫草害防治等关键技术。

关键词:小麦;生产;问题;对策;新品种;关键技术

小麦是渠县第3大粮食作物,是小春主要的作物之一。渠县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 10.91hm2,总产 53.82 万t。其中小麦种植面积2万hm2,总产量6.06万t,分别占全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的 18.33%、11.26 %。我县小麦单产水平较低,常年平均单产仅为202kg/667m2,单产低下导致比较效益低,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播种面积呈持续下降趋势。因此,小麦种植面积、单产和效益的提高对我县粮食保障能力的稳定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我县小麦生产阶段的气候特点和大面积生产上的技术应用情况,并提出提高我县小麦单产的途径和方法。

1渠县小麦生产期气候特点

1.1光照不足

我县全年有效光合辐射量为85~90kCal/cm2,低于全国多数地区的120~180kCal/cm2,也低于我市其他县(市、区)的90~10kCal/cm2。小麦生长期又是全年光照最低的时期。全生育期(11月至翌年5月)常年一般为41.6kCal/cm2,特别是冬季(12月至翌年2月)有效光合辐射仅10.1kCal/cm2。尽管气温相对较高,无明显的停滞生长,但生长缓慢,光合产物的积累及植株生长量十分有限。进入春季随着气温的迅速回升,光照也迅速增强。3、4、5月的有效光合辐射值分别为6887、8993.1、9813.7Cal/cm2(2月为4171.4Cal/cm2)。此时也正是我县小麦的孕穗和灌浆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选择使用适宜的品种、确保小麦生长中后期充足的肥水供给对实现小麦的高产十分重要。

1.2秋绵雨发生的概率较高

年频率在90%左右,多集中在9、10月,平均每年2~3次,多的年份5~6次。对整田、播种、出苗及苗期生长不利。造成稀大窝、基本苗不足,根系发育不良,苗子细弱。

1.3小麦生长后期(4~5月)降水增多

部分年份有持续阴雨,少数年份有干旱。前者易造成稻田小麦的田间湿害影响正常的灌浆结实,还易诱发倒伏,造成减产。后者易造成旱地小麦的早衰而减产。

1.4春夏之际大风发生的频率较高

平均每年2~6次,大风常造成植株倒伏,籽粒穗发芽而导致减产。

2当前渠县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2.1作厢不规范

边沟、主沟、厢沟较浅、相互配合不好,排水降湿的效果差。排水降湿是稻田小麦高产的基础。湿害是影响我县稻田小麦苗齐、苗全、苗壮的重要原因,也是诱发草害、病害及倒伏的重要因素。

2.2播种质量差

主要是“稀大窝”,总的播种量不足。苗不匀,基本苗不足。多年的研究数据表明,大面积生产上两季田平均窝数1.47万/667m2,基本苗19.63万/667m2。

2.3后期田间管理不到位

一是理沟排湿不及时,田间湿害重;二是杂草防治不好,草害较重;三是后期肥水管理不力,早衰普遍。我县在小麦施肥上偏重于前期重点是在底肥上,追肥数量少、时间早,因担心倒伏一般过了腊月就不再追肥。由于普遍早衰,我县小麦分蘖少,上林成穗率低,据调查上林率仅19.2%。基本苗不足,上林率低,有效穗也就不足,据调查,大面积上平均有效穗18.7万穗/667m2。同时早衰还导致穗粒数偏低,大面积平均穗粒数大多在35粒以下,平均为32.4粒/穗。四是病虫害多有锈病、赤霉病、蚜虫、麦蜘蛛等。

2.4品种更换严重滞后

我县农户主动换种的习惯还未形成。通过调查,当前生产上还在较大面积的种植川麦107等已经淘汰的品种,优新品种、栽培技术对我县小麦生产的贡献率较低。

3提高我县小麦单产的关键技术

为提高我县小麦单产,在两季田首先要在规范化开厢的基础上开好主沟、边沟和厢沟,解决好田间湿害,落实好“小窝疏株”密植技术,增窝、增苗,旱地在严格规范化改制的基础上,保证小麦的播幅。在施肥上实行“肥料后移”,减少底肥和苗肥,少施分蘖肥,重施拔节肥和孕穗肥。在足苗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成穗率和穗粒数及粒重,同时强化病虫草害的防治。重点要落实好以下关键技术:

3.1选用优质高产良种

通过渠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近年来的严格试验,中科麦138、川麦104等品种产量超过360kg/667m2,高产栽培可超400kg/667m2,大面积推广可达320kg/667m2,适宜在我县大面积种植。大面积推广中科麦138、川麦104、蜀麦969、川麦43等优良品种是提高我县小麦单产、总产的重要措施。

表1 渠县2013小麦品种比较试验调查表(“双三0”套作)

表2 渠县 2014年旱地小麦播期试验经济性状调查表

3.2适时播种

两季田10月下旬、旱地11月上旬播种为宜。

3.3两季田要开好三沟

主沟沟深不低30cm,厢沟不低于25cm.边沟依田间水的走势由浅到深,要做到三沟相连,排水通畅。

3.4严格落实小窝疏株密植

两季田3万窝/667m2,基本苗25万/667m2;旱地基本苗15万/667m2。

3.5肥料后移

底肥不超过总施肥量50%,苗肥不超过总施肥量的10%,其余40%在拔节初期和孕穗中期分两次施用。

3.6化控防倒

在拔节前叶面喷施多效唑或矮壮素防止倒伏。

3.7加强病虫草害防治

除进行播前除草外,还应在拔节前再进行1次化学除草。

4确保渠县小麦生产的重要途径

4.1加大科技投入,为用户提供科学的品种和技术决策

通过渠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的试验,筛选出了中科麦138、川麦104等高产、抗病、适宜渠县生产应用的优良品种。今后,我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还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在品种选择、技术集成、推广应用上充分引领我县小麦及农业生产,充分发挥科技在现代农业生产上的主导作用。

表4 2013年小麦疏株密植与常规种植产量调查表

4.2加强引导力度,为用户提供必要的新品种信息和种植技术

经调查,我县现行种植的小麦品种,主要还是前几年通过政府采购良种补贴后,农户自行留种。目前,品种已退化,而更好、更新的品种、技术还未及时应用于生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在筛选品种、集成技术的基础上,加强实验、示范、推广,多渠道、多层次宣传,让新品种、新技术落实到田间地头。在我县小麦生产中,政府有计划采购部分小麦良种是确保我县小麦用种安全和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4.3提高产业水平,引导我县小麦生产向综合的小麦产业转变

我县小麦生产基本局限于中筋小麦,以面条、面粉为主要用途。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应逐步扩大弱筋、强筋小麦种植面积,逐步引进紫小麦、糯小麦、酿酒小麦等特用小麦,引领我县从小麦大县向小麦强县转变。

4.4扩大政策补贴,重点引导规模化、机械化种植

立足我县丘区农业发展的基本点,重点引导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建议以2hm2为起点,凡实现机械化、规模化种植的业主,政府从资金、技术、政策上重点扶持,规模越大、效果越好,扶持力度越大。规模化、机械化是我县农业发展及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向。

4.5产业链发展,大力提高小麦种植的比较效益,增强农业生产的综合竞争力

政府引导,企业主导,业主参与,形成产前、产中、产后协调发展,提高小麦本身的价值,提升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附加值,我县小麦必将长足发展。

猜你喜欢
关键技术新品种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青菜新品种介绍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棉花追肥关键技术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成功育雏的关键技术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老苹果园更新改造的关键技术
哭娃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