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的传说(一)

2016-01-18 10:33
小雪花·小学生快乐作文 2016年1期
关键词:白龙东海部落

神话故事作为中国民间口头叙事文学,是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地方风物有关的故事组成的。它是数千年中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对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而广泛流传在中国黑龙江流域及东北地区的黑龙的传说,亦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重要部分。为了使这一神话故事更加完整、生动,充分展示其神奇性、艺术性,我们经过多年来的采风、挖掘(jué),全面整理、再创造了这个民间神话故事,使之成为一个内容更加丰富、精彩的作品,并将它献给广大小读者。

黑龙江作为一条大江,其前身叫白龙江。中国黑龙江的神话故事《黑龙的传说》,叙述了白龙江改名为黑龙江的故事,而且广为流传。

此书通过大江两岸的部落被白龙侵袭作恶,百姓民不聊生,黑龙下界,在成长的过程中,如何英勇抗击白龙的系列故事,描绘出龙江小兴安岭脚下的江河、森林、平原等如画的景色,塑造出黑龙、书娴(xián)、李洪水等栩(xǔ)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弘扬了惩恶扬善,尊老爱幼,甘于奉献的中华民族精神。

第一章 白龙出世

八万里东海龙宫,剔(tī)透如晶。

此刻,所有水中生灵都来了,在这偌(ruò)大的海世界畅游、聚拢。有的潜底,有的引颈,顺着水平线的走向,细细地犁开水花,旁若无物地延伸。它们不知道,此时的龙邸,阴云密布,危机四伏。

猛然间,随着惊天动地一声响雷,东海龙宫摇晃起来。而这一切都是一只巨手,对于金龙宝殿的拍击。

刹那间,怒涛卷起万丈狂澜,海水溢着血丝向八方漫延。远在万里之外的东北三江骤(zhòu)然暴涨,一夜间淹没了青苗初绽的农田。

原来,东海龙王的爱妾难产,产下白龙即不幸去世。眼看娇妻在自己怀抱中离世,东海龙王遗憾万分,他悲愤交加,失去理智,竟然一掌掀翻东海。

几日后,奶妈将幼小的白龙抱到东海龙王跟前。瞧着白龙俊俏的模样,东海龙王稍有安慰,他给白龙起了个乳名叫蛟儿,随后,吩咐奶妈去唤龙叔。

那会儿,龙叔正为小嫂夫人的离世而悲痛郁闷。为了排遣哀伤,他在后宫不停习武,一杆钩镰枪时而钻天,时而入海,像条舒展的长龙,直练得大汗淋漓,仍不肯收住左右开弓的腿脚。

“给龙叔请安,东海龙王请您过去一下。”一向性格温和的奶妈轻轻地说。

一听东海龙王有请,龙叔不敢怠(dài)慢,忙收起飞舞的钩镰枪,顾不得擦拭一下满身热汗,换上镶金边的宫袍,疾步来到金龙宝殿。

“兄弟,快过来,看看我给白龙起的这个小名如何?‘蛟儿,海中猛龙的意思,我就想让他成为叱(chì)咤(zhà)东海的龙中王、王上王,能够传承我更加强大的东海王国。另外啊,这孩子怪可怜的,刚出生就没了娘亲,我平素琐事缠身,唯恐照顾不周。从即日起,你就得多费心了。给孩子准备最好吃的、最好穿的、最好用的,等他稍大些,请兄弟教他本领。我得让他学天条,懂海规,过最好的日子,做最威猛最风光最高贵的东海龙王!”东海龙王慷(kāng)慨(kǎi)陈词心中宏愿,满心满眼充满了对于蛟儿的热切期望和厚重寄托。

龙叔安慰道:“兄长,嫂夫人猝(cù)然仙逝,我东海举国悲哀。可是,逝者不能复活,来日方长,为了这万里大海的生灵,为了嫂夫人对您的恩爱,为了这个可爱的孩子,我的龙王兄长更要好好保重龙体啊! ‘蛟儿,好名字,一听就是咱东海一代枭(xiāo)雄。这孩子长得端庄威武,生得白净富态,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日后必成大器。龙王不必担忧,眼下,我就试着呼风唤雨,逐渐练就他的胆量。待他学步,便日复一日地教他习武。一定不负重望,将他培养成才,早日继承我东海大业、您的龙威。”

龙叔真可谓是说到做到,但是没想到啊,他却误将白龙引入了岔道。从此以后,他将蛟儿捧为掌上明珠,为了让他不受一点委屈,可以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任何人碰他不得。甚至,偶尔谁与他说话声音大了,都会遭到训斥。

在溺爱与娇宠中,蛟儿渐渐养成唯我独尊、专横跋(bá)扈(hù)的品性。他学不进精深博大的海规,读不进分心不允的天书,骨子里固有的争强好胜的天性,使得他摩拳擦掌,时时找茬与堂兄堂弟们打斗,也不时因一点小事,无缘无故和宫中亲眷耍赖、撒泼。

由于他的孤傲、暴躁(zào)与胡作非为,东海龙宫如临大敌,谈蛟色变,却碍着东海龙王与龙叔的威力,谁也不敢惹他。

眼看自己像东海龙宫中的瘟疫,白龙觉得脸面无光,只好另辟蹊径。在东海龙宫中不受待见,索性把大江占有,以寻找发泄的地方。

一天,他逆流而上,经过沿江两岸众多部落,所到之处,他不是搅起冲天泥沙,就是口吐脏物喷向岸边。他眼睛里容不得安宁,心中装不下美好。入海即成龙、出海变成人的白龙,着一袭富丽堂皇的龙羽,生得相貌堂堂,游移的眼神却隐匿着心里的阴暗。

美丽悠长的大江两岸,零星点缀着十几个部落。望不到边际的绿茵,毯子似地延伸。勤于耕种,乐于渔业,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过惯了风调雨顺、恬静安然的日子。平时,这儿很静,云朵悬在半空,像雕塑的造型。季风缓缓地吹,唯恐惊扰午睡的牛羊。清晨,天际那缕霞光,初映江面泛着细鳞似的波浪,桨声犹如弦乐,弥漫在如诗似画的北国家园。

如此佳境,白龙妒火中烧。他窥视着一处处风光无限的美景,不断施展魔法,直搅得天昏地暗。清澈见底的大江被弄得污泥浊水,打鱼的船只来不及躲开滔天巨浪,被纷纷掀翻。小舢板被击得粉碎,像一片片被撕碎的落叶,漂在江面。

本是初夏季节,天空却降下冰雹,顷刻间砸向茁壮生长的庄稼。长势正好的小麦、玉米及蔬菜,被砸得七零八落,一片狼藉。

人们还没从这瞬间惊恐中清醒过来,圈中生灵就被骤来的旋风洗劫。正在两岸浆洗衣服的妇女,来不及收拾衣物,被铺天盖地的污水糊了一身。那些在门口玩耍的幼童离家近,被大人及时搂进屋里,紧闭家门,才勉遭一难。

惊魂未定的人们不知是得罪了天公,还是冒犯了海神,他们跪下,面对江水与苍天祈(qí)祷(dǎo),愿神灵保佑。

昔日美丽富饶的部落,在魔爪下变得伤痕累累。

白龙发泄后,得意扬扬钻入江中,顺着混浊的江水打道回府。

这条江,从此被白龙霸占,成为白龙江。

第二章 书娴寻夫

小兴安岭,好比造物主赐给凡间的大船,航行在碧波万顷的绿茵汪洋,矗立在天下无双的三江平原。数千座百米高的山峰,犹如拔地而起的石林,百舸争流的小溪水,奏响着大森林乐章。

红松,白松,水曲柳,樟子松,落叶松,白桦林……像是千万根擎天宇、接地气的大笔,书写着北方大森林的传奇。一江清水,在大森林胸怀中奔涌,像悬挂在蓝天与山脉交接的峡谷,这丹丘的芳香,万物的甘露,就是今天的黑龙江。它一路向东,载着黑土厚重的经纶,驮着林海无尽的宝藏。汲日月之精华,融天地之锦(jǐn)绣,一腔浩歌朝天涌,万涓清涛撰神书。

江的南岸,有一个名叫北罗的部落,东面是三江口,西面是大森林。北岸,坐落着北塔、黄州、柳林等几个风光秀丽的部落。

北罗部落有个铁匠铺,店主叫李洪水,瘸腿跛(bǒ)脚,相貌丑陋。

据说,李洪水是隋朝峡人。《中国小说史》中则说铁拐李名洪水,唐玄宗开元,大史之间人,学道于终南山。一次,元神出壳,不成想尸体被虎所食,只好投身于一个跛乞丐。《历代神仙通鉴》称,其原本是一俊美丈夫,善道术,会使导出元神法术,修炼于场山岩穴中。应师傅老子之约,行“六神出穴法术”。一次,赴千里之外的华山,数日后回归,发现其尸体已被误焚。突见附近一饿殍,便灵机一动,投身于跛乞丐,神魂归壳后则变成蓬头卷须,黑脸巨眼,且跛了右脚的丑陋汉子。

自己这副模样,无法面对家人和徒弟,他便心一横,背一只宝葫芦药筒,携一根铁拐杖,独自走向东北山林,以寻觅叼走他的老虎,好寻回原身。

行走七七四十九日,终于到了白龙江上游的北罗部落,见江边有个叫李五的小伙子开个铁匠铺,诚实聪明的李洪水与李五相见,在此落脚。一试身手,见李洪水手艺精到,非同凡响,李五便拜他为师,并将店铺换成师傅的名字。

李五见师傅孤身一人,无处安身,便在部落东头给自己盖了间新房;又在铁匠铺西边接了间里外屋和一个灶屋,给师傅住,并在灶屋中间打了一口吃水用的深井。李洪水十分高兴,不仅有了落脚之地,还可以借机寻身。

此刻,他与身在家乡的结发夫人书娴已经远隔两地。

对于丈夫的原身被虎叼走,当时,书娴并不知晓。

一个春日,大家闺秀、酷爱诗文的她正在书房看书,丈夫的徒弟赵四慌慌张张跑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师娘,师娘,不好了,师父他……师父他……师父不见了!”

“你说什么?怎么回事啊?”书娴被这突如其来的噩(è)耗(hào)一下子惊呆了。

赵四说:“师父叫我师爷给找去了,真魂出窍,让我在家看守他的原身。就在我去菜地那工夫,回来时窗户大敞四开,师父原身不见了。”

抱着一线希望,书娴忙和赵四分头奔波寻找,连续几日都没有李洪水的下落。

过了几日,赵四报信:“听邻居说,北山乱石岗上发现过一只老虎,把一个尸体给叼走了。又听邻居王二婶说,前几日,西头有个乞丐死了有几日了,突然间起来,背了个宝葫芦,拎了根铁拐杖往东边走了,师父的魂魄是不是附在了他的身上?”

(待续)

猜你喜欢
白龙东海部落
变色龙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精卫鸣,歌东海
东海第二次起义与解放昆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