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现场背后的故事”

2016-01-18 13:23
小雪花·小学生快乐作文 2016年1期
关键词:作案新闻记者新闻报道

每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总会引起大家的关注。而由于身份、性别、年龄、阅历甚至是价值观的不同,每个看到新闻报道的人都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是让新闻事件仅仅作为一时的“新鲜”吸引大众的“眼球”,还是让新闻事件变成一种“思考”,给人一种积极的引导,这就需要我们的新闻记者除了亲临新闻现场之外,还要深挖“现场背后的故事”。

跟同学们分享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新闻采访。2013年7月,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公安局破获了一起“恶意打砸玻璃的案件”。作为新闻记者的我,跟随当地民警一起到达了审讯现场。按照常规套路,我只需要把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情况进行简单介绍,让老百姓知道犯罪嫌疑人已经被抓获,让大家安心,这条新闻报道就可以结束了。但是,看到犯罪嫌疑人的一刹那,我心中充满了疑问。这是3个还未成年的男孩,年龄都在十五六岁,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连着好几天在半夜去砸人家的玻璃?连续好几天半夜两点还在外面,他们的父母为什么不管?他们为什么要去砸别人家的玻璃?为什么连续砸的都是这几家人的玻璃?带着这些疑问,经过当地警方和这几个孩子协商之后,我获得了和他们进行进一步交流的机会。一番交谈之后,我开始心疼这几个可怜的孩子,也开始反思,还有多少孩子在经历这样的“灰色花季”。

这3个孩子全部来自离异家庭,父母离婚之后由于没有处理好孩子的感情,对孩子缺少关心的沟通,让这几个孩子产生了被遗弃的感觉。而他们也因此对社会和他人产生了一种“仇恨”,为了“泄愤”,他们采取了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半夜砸人家的玻璃,由于作案的场所都属于“富人区”,而且都是二层楼,方便作案。所以他们只要想发泄就来这一片砸玻璃。由于平时缺少法律常识,他们并不知道这是一种违法行为,现在他们坐在审讯室里,又后悔又害怕。

得知真相之后,我写了一篇深度报道《谁来为灰色花季买单》。节目播出之后,引起很多人的共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未成年人的心理成长。这就是新闻报道的价值,遇到新闻事件之后,不要只是简单的报道你看到了什么,还应该多思考你观察到了什么。简单的报道新闻现象只能是让大家知道发生了什么,而深挖新闻事件发生的背景、起因,才能让新闻报道发挥更大的舆(yú)论价值。

猜你喜欢
作案新闻记者新闻报道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完美“作案”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