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在为你放哨

2016-01-18 12:13卢玥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垃圾时代生活

卢玥

十八年前中国还未普及互联网,五年前中国还没有微博,而如今,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现代人的生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e生活。

“今天,你,上网了吗?”

我想,很少人敢十分肯定而坚决地回答“没有”。的确,随时在增加的手机客户端,随时在更新的电脑终端,随时都可以利用的互联网正一步一步地侵入我们的生活。

感谢互联网,让我毫不费力地就在某网站上淘到了上个世纪的好电影。1946年的《美好人生》让我这个少年从真正意义上体会到了不矫揉、不造作、最真实的绝望和希望。

感谢互联网,让我能够轻松直接地表达对远在外地的朋友的思念与牵挂。轻点“视频聊天”,便能看见朋友那阔别许久、既陌生又熟悉的眉眼,心中是忍不住地感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古人那美好的劝勉和期望,最终在互联网时代得以实现。

感谢互联网,让我发现公民的言论自由有了具体表现和切实保障,让我对中国的未来抱有满满的信心。这一点直接反映到我自身。国家在改革进步,社会在自由开放,活跃在如微博等公共空间中的亿万网民在为国家建设出谋划策,我自然也不能拖后腿。

但我渐渐发现身边有越来越多的同学沉迷于互联网,我们的思想正被同化,我也渐渐发现互联网时代也是信息泛滥成灾的时代。“相同的互联网,相同的头条,相同的信息垃圾”造就了无数个和我一样“标准化的阅读器”,我们正变成一个个信息垃圾倾倒的“垃圾桶”。思想混乱,不切实际,浮躁肤浅,正成为许多“90后”、“00后”的通病,而我们是否想过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现在这个局面?

刷新一下微博首页,随着一声清脆的提示音,你会看到“天津塘沽爆炸”、“泰国曼谷爆炸”、“麦加朝圣踩踏”等等的重大时事,你还会看到评论中许多千奇百怪的发言。可你还会看到许多不知所云的奇闻异事。“路怒症”、“我儿子是国防生”……真的是只有“匪夷所思”一词才能形容当时看新闻时的心情。难怪,有想象力的小说家越来越少了,又有什么情节能比这些新闻更具戏剧性呢?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新闻,这些有互联网传播的时事,真的和我们有关吗?或者说,我们有必要知道吗?梭罗曾经暗讽那个时代的新闻成瘾者:吃了午饭只睡了半个钟头的午觉,一醒过来抬头就问,“有什么新闻吗?”

好像全人类都在为他放哨。

正如刘瑜在《送你一颗子弹》中笑话的那样:“我看《新闻联播》,主要是研究‘领导排位学、‘领导表情学和‘领导作秀学”。其实许多东西都是和我们日常生活毫不相干的。

我们与其低头玩手机,抬头看电视,与世界抱成一团,不如找本心仪许久却一直被网络拖延而不曾看的好书,沐浴着暖暖的阳光,慵懒地度过周末的上午。或者,戴上耳机,在音乐中放松被网络纷尘所打扰的大脑和心灵,在音乐中寻找自己内心的声音。

我始终相信,e生活会越来越美好,但也要有所得,有所抛弃,这样生活才会更美好。

(编辑:关晓星)

评点:陈瑾

e生活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信息垃圾。怎么对待e生活?不加选择,全盘接受;还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其实网络上许多东西都是和我们日常生活毫不相干的,又何必让全世界都为你放哨!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在心中留有那么一片净土,说得多好啊!

最亮眼的文章题目。同时,从文章所运用的素材来看,作者是个阅读量很大的人。语言不说教、不生硬,又说理充分、肯定。议论文就应该这样写。

猜你喜欢
垃圾时代生活
垃圾去哪了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倒垃圾
倒垃圾
e时代
e时代
生活感悟
e时代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