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致富 创业兴邦
——赤峰富邦铜业有限责任公司提质增效工作纪实

2016-01-19 02:29
中国有色金属 2016年13期
关键词:铜业富邦矿业

今年1~4月,赤峰富邦铜业有限责任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927万元,同比增长5.97%;实现利润1534万元,同比增加1504万元,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该公司在当前有色行业形势异常严峻之时,秉承着“实干致富,创新兴邦”的企业精神,唱响了一曲逆势图强的发展强音。

“西拉木伦河日夜流淌,流过那草原流向海洋,马背上的历史在河边传唱,雄鹰在这里飞翔……”

一曲旋律悠扬的《西拉木伦河》让这条被史学界誉为“祖母河”的河流广为人知。西拉木伦河流经的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素有“塞北重镇”之誉,早在2700多前年便有人在此从事青铜冶炼生产,闻名于世的大井古铜矿遗址洒落着斑驳的历史碎片。在这千年炉火映沧桑的神奇土地之上,中国有色集团出资企业沈阳矿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沈阳矿业”)所属的赤峰富邦铜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富邦铜业”)将遥远的北方铜都记忆与现实的工业文明水乳交融在一起。

2016年5月下旬,中国有色集团采访组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带着挖掘富邦铜业提质增效成功做法的任务,深入该企业采访。湛蓝的天,洁白的云,满目葱茏翠色欲流,采访组远远地望见富邦铜业厂门前“实干致富,创新兴邦”的醒目标语。正是秉承着这种可贵的企业精神,该公司在当前有色行业形势异常严峻之时,唱响了一曲逆势图强的发展强音。

今年1~4月,富邦铜业实现营业收入66,927万元,同比增长5.97%;实现利润1,534万元,同比增加1,504万元,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沈阳矿业总经理刘景超指出:“富邦铜业是沈阳矿业贯彻落实中国有色集团总经理、党委书记张克利同志关于‘提质增效既要抓止血点,又要开拓增长点’要求的代表,他们也从提质增效中受益良多,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注入了积极的力量。”

138天精神:提质增效的“强心剂”

事业的成色,往往取决于精神的底色。提到如今富邦铜业提质增效、攻坚克难的积极作为,不能不回溯当年富邦铜业创业时的艰苦历程,正是那时形成的勇于担当、善于拼搏的可贵精神激励着富邦铜业人在提质增效之路上阔步前行。

2011年1月26日,中国有色集团整体收购富邦铜业并将其划归沈阳矿业,同时启动完善10万吨粗铜冶炼项目。黄沙漫卷,晓夜灯寒。初创时期的激情和汗水,在富邦铜业人的心底刻下深深的印记。该公司党委书记刘峰至今记忆犹新:“我们接手后,面临的工作千头万绪,最大困难就是原厂区有关设备不配套,部分设备选型不合理,设备老套,需要更新、改造。”他们发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创业精神,当年春节假期不休息,全力查验资料和设计图纸。正月初三,便聘请专家和有实战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厂,在漫天飘雪的寒冷冬季,对工程项目进行逐一核查。当时的职工食堂尚未建成,全厂员工都露天用餐,坚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为开炉贡献自己的力量。富邦铜业总经理周玉军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组织召开工艺、设备、设施、技术论证会,提出整改意见131项,并在完成的土建及设备安装过程中,精打细算,通过招标等方式节省投资500余万元。历经138天努力,富邦铜业于2011年6月13日一次性点火试车成功。笔者赶到富邦铜业采访时,刚从烟台跑市场风尘仆仆连夜回来的周玉军认为:“正是这138天沉淀的可贵精神,为我们如今在市场低迷的环境下提质增效、逆势图强增添了强大的精神底色”。

厂区一角

砥砺前行添壮丽,移山造地换新颜。经过138天的建设和改造,在古老的松漠大地上,一座现代化企业拔地而起。厂房鳞次栉比、熔炉铜花飞溅,富邦铜业人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昔日的沙漠荒丘上描绘了几代人曾经梦想的壮美画卷。富邦铜业点火运行以来,先后建起了渣选厂、余热发电厂、污水处理厂、精矿储存解冻库、采暖热力工程、护坡工程、厂区硬化和绿化等项目,共完成设备安装1688台套,形成了年产5万多吨粗铜、20万吨硫酸的完整配套的生产能力,与国外10多个国家和国内14个省的10余家矿山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截至2015年底,该公司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06亿元。从生产粗铜金属量上看,2011年试生产当年为1.5万吨,2012年达到3.4万吨,2015年达到5.5万吨,2016年前4个月达到2.1万吨,全年有望实现5.8万吨,较2012年增长70.59%,在未扩充冶炼产能的前提下,富邦铜业通过精耕细作、内部挖潜,有望实现产量“五连增”。

道有夷险,履之者知。近年来,富邦铜业为打好提质增效的“攻坚战”,明确提出“工作安排精细化、工作要求标准化、工作步骤程序化、工作考核定量化、工作管理系统化、核算体系一体化”的要求,并且号召全体干部职工“千方百计降低计价系数、千方百计提高产量、千方百计提高效益、千方百计开源节流”。“虽然要啃的硬骨头很多,但是有138天精神打底,再大的难关我们也能度过”。周玉军的话语里是满满的信心。富邦铜业冶炼厂转炉车间二班班长吕超今年刚满30岁,他说:“刚进入公司时,就常听老工人讲138天精神。我是复转军人,138天精神与军人的特质高度契合,我打心眼里认可。我们年轻员工都以138天精神自励,努力争当多技术、全能型的技术人才。”目前,吕超已连续六次摘得富邦铜业每半年评选一次的“岗位操作能手”,成为富邦铜业获此殊荣的唯一一个“六连冠”员工。138天精神,已经成为富邦铜业从上到下拼搏进取的精神动力,使他们即使面对再大的挑战也能葆有淡然的心境、奋进的力量。

富邦铜业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

基层蹲点办公和挂职工作:提质增效的“推进器”

“让一线成为发现问题的前沿,让基层成为解决问题的现场。”这是沈阳矿业领导班子对服务富邦铜业等基层企业达成的广泛共识。经过自我分析,沈阳矿业认为自身在中国有色集团的出资企业中还处在规模小、效益低、贡献少的境地,要打好提质增效的“攻坚战”,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查找所属企业影响提质增效的症结所在,真正地抓住困难点、啃下硬骨头,止住出血点、保住盈利点,彻底解决“老大难”问题。刘景超介绍:“由于形势所迫,为了扭转企业困局,沈阳矿业董事长、党委书记董长清同志提出领导班子成员和本部遴选的员工要深入基层蹲点办公和挂职工作,深入生产一线,站在问题前沿,履行引导、监督、服务的职能。”

说干就干,雷厉风行。2014年初,沈阳矿业领导班子按照条块结合的方式进行了重新分工,每位班子成员都安排了重点联系单位,董事长董长清重点联系单位是铁岭药剂、沈阳有研矿化;总经理刘景超重点联系单位为大井子锡业;党委副书记程广通负责公司本部建设;总会计师张丽勤兼任大井子矿业财务总监;副总经理王锁宽兼任富邦铜业执行董事;张丽勤、王锁宽主要在任职企业工作。当年2月,沈阳矿业在林西县蹲点办公和调研的班子成员一度达到4人,可见他们深入基层、靠前服务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强。

沈阳矿业领导班子中,对富邦铜业所在的林西县情况最熟悉的莫过于曾在此工作了10年的副总经理王锁宽。追溯他的工作轨迹,当年由中南大学选矿专业毕业后,他曾先后在位于赤峰林西县的大井子矿业、位于辽宁葫芦岛的八家子铅锌矿、位于辽宁铁岭的铁岭选矿药剂厂担任主要领导。20年前,他和周玉军便在大井子矿业搭过班子,两人之间的高度信任和相互支持可谓由来已久。2012年,时任铁岭药剂总经理的王锁宽调任沈阳矿业总经理助理,半年后进入沈阳矿业领导班子,担任分管投资发展、安全和科技工作的副总经理。

在2016年初召开的中国有色集团工作会议上,中国有色集团党委副书记许树森做会议总结时,向全集团重点介绍过王锁宽同志到基层蹲点办公的事迹。这次到现场,我们见到了王锁宽。经侧面了解,王锁宽在富邦铜业已经连续蹲点办公超过两年半时间,他在沈阳和林西时都是租房,生活上的困难他不愿提及,而谈到蹲点办公的话题,王锁宽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一方面是全面支持,在日常工作中全力支持企业抓企管、上台阶、搞技改,在投资决策等重大问题上把控好方向,同时融入富邦铜业这个企业班子,给班子特别是一把手树立信心;另一方面是思路引领,引导富邦铜业按照沈阳矿业和集团公司的思路良性发展。”按照王锁宽给自己定下的这个原则,他扎扎实实地埋头在富邦铜业,与周玉军、刘峰等富邦铜业领导班子确定了“持续发展、稳步发展”为主的工作总基调,将创造经济效益、提升发展后劲作为重点工作,通过全面参与班子会、例会、调度会、经济活动分析会等,推动富邦铜业一手抓侧吹炉改造、水气渣处理等硬件提升,一手抓企业管理、内部绩效考核等软件提升。“现在看,还是事在人为,大的经济环境不好的时候,怨天尤人没有用,只有脚踏实地地干,才会趟出路子、挤出效益”。

曾在富邦铜业企业发展部挂职工作半年的沈阳矿业企业发展部副主任刘文博则另有感触:“作为本部近几年入职的人来说,挂职工作既有利于加深对企业的了解,防止出现与基层脱节的问题,也有利于在今后工作上更顺畅地沟通,本部员工从企业学习到很多东西,受益匪浅”。刘文博到企业后感觉深受启发,他挂职工作的富邦铜业企业发展部主任李东泽和他一样也是70后,原来担任过冶炼厂厂长。李东泽这样的基层干部,对企业的情况非常了解,他们对冶炼厂考核体系的意见和建议非常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刘文博坦言,挂职期间的讨论甚至是争论现在回想起来都特别有意义,每一次都是互相学习和进步的过程。他对当时推行新的考核体系时的争论印象深刻:“当时争论了差不多三个小时才达成了共识。现在看来,新的考核体系是合乎企业实际的,推行后效果非常好。争论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我们的政策措施只有集思广益才能更好地落地生根”。如今,像刘文博这样的沈阳矿业本部同志到富邦铜业挂职工作的员工已接近10人。“沈阳到林西的车程并不太远,这些同志周六周日也不回沈阳,挂职就要沉下去,见实效,不含糊”。这一点让富邦铜业的同志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陪同采访的沈阳矿业办公室员工李大川到富邦铜业挂职工作时间不长,他体会在企业可学的东西太多,对个人的工作和精神都是一种洗礼和提升,今后为企业服务的信心更足了。

上下一心:提质增效的“压舱石”

当前,中国有色集团正在集中全体干部职工的力量,全力以赴打好提质增效的“攻坚战”。为了起到更好的效果,该公司对企业进行了分类指导。2016年4月21日,中国有色集团在出资企业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专门召开境内矿山和冶炼企业提质增效现场经验交流会。周玉军表示:“集团公司兄弟企业在提质增效工作上的有效做法让我们深受启发,也让我们倍感工作还有不小的差距,必须再接再厉,不断努力。”在接受采访时,周玉军反复强调一句话:“我们班子更多的是从战略上把方向,如果说我们的提质增效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也都是下面的干部职工拼搏奋斗的结果,职工群众的智慧、汗水和能量是我们班子今后做好工作的最大动力。”他的话朴实无华,但是能够清晰地透射出富邦铜业上下一心、团结向上的发展氛围。事实上,富邦铜业能有今天的发展局面,从上到下的共同努力缺一不可。

——抓住“人才强企”这个根本,敢于让年轻人“挑大梁”。自成立以来,富邦铜业党委就针对人员新、工艺新、管理基础薄弱的情况,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先后组织员工到大冶有色、红透山矿业等企业培训学习,让他们熟悉生产现场,加深工艺理解;积极培养后备干部,在四厂和一线处室中优选出40名骨干人才,派往安徽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全方面技能学习,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回来后都补充进了中层及工段长等管理岗位。至今,富邦铜业39名中层干部平均年龄只有41岁,40岁以下的达到21人,占54%,最年轻的中层干部只有29岁。充满朝气的干部队伍,为富邦铜业注入了敢打硬仗、不惧困难、勇于创新的内在基因。

富邦铜业冶炼厂厂长王志超出生于1981年,却已经在拥有249名职工的冶炼厂厂长位置上干了两年时间。采访期间,能够感受到这个毕业于中南大学冶金专业的年轻人,不仅对企业的情况了如指掌,而且思路清晰、作风干练;不仅是技术方面的专家,而且已经历练成管理方面的行家里手。他充满感情地说:“富邦铜业的收入虽然在林西地区有一定的优势,但这不是我们留在这里最主要的原因。更为重要的是它能给年轻人一个提升个人能力、施展个人才华的大舞台,富邦铜业的班子敢于提拔起用年轻人、善于培养使用年轻人,这点在有色行业内恐怕也不多见。”正如他所描述的那样,在富邦铜业,像王志超这样的年轻人不仅个人脱颖而出,而且他们也在身体力行地推动人才强企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王志超就任冶炼厂厂长后,大力倡导一边抓生产、一边搞培训,先后开展厂内技术培训、比武、演讲等20余次,仅2012年3月举行的侧吹炉操作技能演讲比赛,就征集论文14篇。这期间,工人的技能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形成了“全流程梳理,查找出血点”的广泛共识,使得冶炼厂侧吹炉床能率、转炉直收率等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同类炉型先进水平。2011年,该厂铜直收率为72.73%;到2015年,该厂的铜直收率已提至90.02%。2011年,该厂铜综合回收率为96.08%;到2015年,该厂的铜综合回收率已提升至98.01%,与2012年正式生产时相比,每年可多回收铜金属731吨。

所谓“百花齐放才是春”。富邦铜业党委已经完善了一套鼓励进步的体制机制,使“行行能成才,人人争成才,学习助成才,实践促成才”的青年成才观深入人心,营造出了人人加压、个个争先的浓厚氛围。王志超说:“段长以上员工每月月底都要提交报告,总结工作得失。对于个人的进步来讲,公司时时都在用无形的手推动着青年员工成长”。

——抓住“精准考核”这个关键,向精细化管理“要利润”。富邦铜业全员绩效实行台账式管理,与所属单位每年签订绩效考核责任书,把生产指标层层分解细化到班组、岗位、个人,逐步实现班组核算,制定逐级考核制度,推进班组标准化建设,对所有员工进行奖惩分类,使员工的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习惯化,有效提高了创效水平。

富邦铜业管理层对精准考核有着清晰的认识:“考核指标只有落实到最基层的员工,实现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才能发挥最实际的效用”。2016年,冶炼厂共承接富邦铜业绩效考核合同7份,层层分解直至岗位、机台,细化指标108项。侧吹炉投矿量、转炉吨铜耗时等涉及产量的指标全部纳入考核,同时辅以《现场管理考核细则》对员工工作表现、工作能力进行每日评定,与工人收入挂钩。侧吹炉主控为提高投矿量,改变过去整吨增减矿量习惯,而是按照0.5吨甚至0.2吨、0.3吨的矿量增减,积少成多。为缩短转炉作业时间,清风眼、倒料、加石英等流程全部制定时间标准。他们还成立了设备管理考核小组,制定设备《点巡检标准》、《润滑标准》等,以视频记录、现场抽查确保巡检质量;编写《设备故障停车案例集锦》,确保同类事故不再发生;通过班前会、班中等形式组织员工进行理论实践学习,以学习促工作,以工作定绩效。2016年,他们专门制定了各工序停车限额,如备料10分钟、侧吹炉40分钟、动力中心120分钟。今年一季度,冶炼厂因设备故障停车时间644分钟,环比降幅37%,为生产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更为细化的考核陆续出炉。以转炉上捅风眼的钎子为例,之前使用的28毫米的六棱钢现已改为25毫米,不但减少了材料消耗,而且在钳子的领取和使用上,也严格计入考核。这些举措背后是考核与奖惩的紧密挂钩,以技术能手吕超为例,他不仅因连续获得岗位操作能手而获得个人奖励,其所在的班组在提质增效效果最好的时候,收入最高增幅可达10%左右。2014年至今,冶炼厂每季度还评选表彰一次合理化建议,上到段长下到工人,工作积极性日益高涨,企业效益悄然提升。仅合理化建议而催生的对冶炼厂现场堆放和运输中风吹雨淋损失的管理一项,便将回收率损失由0.6%降至0.3%,全年多回收铜金属165吨。据统计,富邦铜业整个公司已经实施的“合理化建议项目”,共为企业节约创效1000余万元。

通过精细管理,富邦铜业员工的自我约束更加严苛,责任心更加强烈。富邦铜业质检处员工刘振纲负责进厂铜精矿和出厂粗铜的取样、制样工作。作为曾经在部队锻炼过8年、到富邦铜业工作也已年满5年的员工,他深感肩上的担子之重:“我的职责就是为公司把好关口,对进厂的原料和出厂的产品公平公正地取样制样。保护公司的利益不受损失,做好公司的眼睛。”目前,质检处对重要岗位人员采取轮岗制,在员工中推行台账式管理,员工每天取多少个样、制多少个样,必须一一记录方便月底集中统计,每月进行技术比武,每季度或半年进行岗位操作能手比武,从而调动和激励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执行力。刘振纲对质检处减少取制样风险漏洞的做法非常认可:“我们不断加大取制样监督力度,成立了专门的检查小组,对进厂铜精矿采取一取二抽三对比,进厂原料取制样前采取抓阄的形式进行分配。这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不仅在我们质检处,在整个公司也已蔚然成风。”

——抓住“工艺技改”这个重点,向低成本经营“要效益”。2016年一季度,富邦铜业的铜冶炼成本已经较2012年正式生产时下降了500元,这是他们始终专注于念好“生产成本经”的结果。根据铜冶炼成本各项占比并结合工艺特点,富邦铜业将熔剂、燃料和电费作为关键“造血点”。通过以河沙代替石英、以煤代替焦炭,年可节约费用671万元,吨铜成本降低122元。2014年7月,该公司大胆提出以熔炼炉替代电炉的工艺革新设想,同年9月26日,利用检修20天的时间完成改造,并一次性成功投入使用,使吨铜成本下降300元,年可降低成本1650万元,此项技术已申请专利,并被专家评定为国内领先技术。

“低成本,高回收率”始终是富邦铜业不懈追求的目标,这其中技术创新的贡献举足轻重。在冶炼厂,转炉挖补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消耗、制氧站止回阀改造提高设备运转率、全渣缓冷选矿降低熔炼渣含铜等156项创新技术先后投入使用,年可降低生产费用约3000万元。2016年一季度吨铜成本大幅下降,铜综合回收率提高1个百分点。在硫酸厂,他们通过循环水系统技改年可节约成本15万元,通过污水处理过程中更换中和剂、调整污水处理生产工艺、改造生产现场设备设施等举措,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同时,通过规范风机使用频率、调配生产作业避开用电峰值、加装节能变频等方式,有效地节约了运行电费;他们放弃了原来建造资金大、收益慢、运行维护成本高的“三转三吸工艺”的设想,转为建造使用过氧化氢作为吸收剂的尾气脱硫设施,不仅投入资金少、收益快,而且运行成本低,产生的物质全部回收利用无二次污染,尾气排放低于国家排放标准。笔者到富邦铜业采访期间得知,赤峰市环保工作现场会已定于近期在该公司召开,富邦铜业的环保工作已成为赤峰市的典型代表。

富邦铜业形成了倡导学习、鼓励成才的浓厚氛围

沈阳矿业挂职工作人员与富邦铜业员工探讨问题

出生于1988年的硫酸厂段长张龙大学毕业后就到了富邦铜业,对公司这些年的变化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介绍,目前硫酸厂员工正在进行军事训练,通过这种方式强化大家的纪律意识、执行意识。“我体会,军事化训练就是要把大家锤炼成一支敢打硬仗的坚强队伍,而这些年我们在技术改造和低成本经营上可以说是打了一场漂亮仗”。据了解,富邦铜业硫酸厂这些年紧盯考核指标,通过与同行业生产成本进行对比,经过合理把控及压缩调整,吨酸成本已降低了55元。在完善设备管理方面,硫酸厂先后制定了设备巡检制度、设备润滑保养制度、设备责任分配到个人的制度等,对高温引风机、循环水、电雾冲洗等设施进行多项技术改造和工艺摸索,实现了生产设备的运转率和备用率均达百分之百,大大提升了生产设备使用寿命,确保了生产线的平稳高效运行。

窥一斑而知全豹。富邦铜业这些年的探索和发展,集中浓缩了沈阳矿业的成长历程。近年来,沈阳矿业稳步实施由行政性公司向实体公司的战略转型,正在依托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强化管理、科技创新、风险管控、安全生产等六大措施,努力达到“难中求稳、稳中求进,保持定力,有所作为”的效果。让沈阳矿业尤为自豪的是,富邦铜业经过2013年、2014年的努力,2015年有了很大转变,2016年已经具备了走出困境的能力,这对沈阳矿业的整体发展启发良多。

谈及沈阳矿业这些年的发展,刘景超不无感慨地指出:“我们始终常怀感恩之心。从集团公司总部各部门到中色国贸、红透山矿业、大冶有色等兄弟企业,从内蒙古、赤峰市到林西县的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对我们的帮助都非常大。对于集团公司给我们的任务和指标,我们的态度一直是不讲条件、不讲困难、努力消化挑战赢得发展。面向未来,我们一定团结带领富邦铜业等出资企业守住底线、不越红线、战略思维,创新新优势、突出新结构,实现新发展。”

金朝诗人蔡珪曾在内蒙古草原上写下“诗成鞍马上,不觉在天涯”的名句,描述若要见好景、出好诗必须要付出旅途劳顿之苦的心境,大有“物有甘苦,尝之者识”的意味。在提质增效的路上,富邦铜业干部职工唯无而创、维艰而趋、唯苦而赴,一路秉承可贵的富邦精神,在西拉沐伦河畔放飞希望、奋力求强,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推动企业进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今后,富邦铜业将以完善10万吨铜冶炼为主线,以开发资源为主攻方向,以发展化工产业为辅翼,以综合利用为抓手,继续走好循环经济绿色环保发展之路。我们有理由相信,依托“实干致富、创新兴邦”的企业精神,富邦铜业在未来的征程中,一定能够唱响富而思进、乐而兴邦的辉煌赞歌,为中国有色集团的改革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猜你喜欢
铜业富邦矿业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江西铜业鑫瑞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铜业鑫瑞科技有限公司
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简介
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欢迎订阅《矿业安全与环保》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关于新常态下矿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