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库出版的观察与思考

2016-01-19 19:00杜恩龙
出版参考 2015年17期
关键词:文库湖湘古籍

杜恩龙

本文使用的“地方文库”概念,主要是指省级单位组织出版的文库。不含省级以下或者跨省的地方文库出版。

近些年来,我们发现省级地方文库出版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高潮。应该说在全国率先完成的是湖南的《湖湘文库》。这一文库的出版很成功,花费七年时间完成。一时间很多省份到湖南取经。新疆、湖北、浙江、山西、河北等省纷纷效法湖南省,开始了地方文库的出版工作。《新疆文库》《荆楚文库》《三晋文库》《燕赵文库》纷纷上马。应该说这些文库的出版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是地方文化建设的盛事。

一、地方文库出版正应时

盛世修史、修典是我国优良传统。每一个朝代一旦稳定,就会安排为上代修史,同时也会为本朝代的文化修典。朱棣修《永乐大典》、乾隆修《四库全书》都是很好的例证。我们现在的地方文库实际上就是地方文化大典。

1.正是文化发展好时机

现在,文化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国际之间的竞争更多是文化实力的竞争,文化被称为软实力。顺应时代的发展,我国从上到下都在大力提倡传统文化建设,地方政府都有发展文化的冲动,有出版文库的积极性,也有财力支持,现在是出版地方文库的大好时机。

2.各省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亟待总结梳理

我国各省、自治区历史悠久,几千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都需要总结、梳理、研究,文库的出版正是迎合了这一需要。文库出版是一个系统工程,很多文化项目都可以打包进入文库整理出版。比如,河北的剪纸艺术、民间歌谣、民间歌曲、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杂技、石雕、古建筑遗存、古墓葬壁画、古碑刻、皮影、泥塑、出土文物、风景名胜都被列入文库,安排专题出版。这是对地方文化的抢救,也是总结、梳理。其他省份也是如此。这些文化资源通过文库的形式得以出版,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有些文库还会安排数字资料库的建设,比如湖北在编辑《荆楚文库》的同时,也在积极建设荆楚文化数据库。这对文献的保存和利用都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二、编委会任重道远

从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文库出版涉及面广,规模宏大,编委会的作用极为重要,它是项目组织实施的核心。

1.制定框架及具体书目

编委会需要制定文库的总框架和具体书目,这一工作要有高瞻远瞩的眼界,也是耗时费力的工作,需要几位对本省文化非常精通的人物来擘划。《湖湘文库》的成功得益于夏剑钦、唐浩明等几位对湖南文化精通的人物。《湖湘文库》框架与书目经过了二三十次会议讨论,争取专家意见,才最后确定的。这个框架对其他省份影响很大,几乎成了地方文库的模板。此外,编委会还需要制定编辑体例,统一开本,统一版式风格,统一装帧等。

2.质量把控

文库出版是藏之名山的事业,是千古大业,一旦出现错误,就会贻误后人,也会被后人耻笑,降低文库的权威性。政府花巨资出版文库,需要的是高质量,不同于一般图书的出版,需要严格坚持三审、三校制度。《湖湘文库》编委会就制定了一读、三审、三校制度,还多次给相关出版社编辑开会讲要求。他们对作者选择严格把关,对书稿严格把关,《湖湘文库》编委会为确保图书的质量和规格统一,要求《文库》所有图书付印清样印前还需经编委会审核并签署意见,然后才交出版社付印抽查质量。对有些出版社已经审读通过的稿件,编委会如果审读不合要求,要退回出版社,敦促修改,才能出版。

为了保证出版质量,编辑委会要制定项目标准和工作规范。如《湖湘文库》编委会经过多次开会协调、争取专家意见,制定了大量的编辑、校对、印制标准,以文件形式下发各单位,协调各事宜,《文库》编委会制订和印发了《湖湘文库关于编辑出版的管理规定》,包括《书稿编辑校对流程管理规定》《图书编辑体例规定》《图书印刷物资和生产流程管理规定》《内容提要的写作要素及范文》《湖湘文库古籍校点工作细则》《关于古籍校点和编辑工作的注意事项》《关于校点与审读民国旧籍书稿的意见》《32开本图书版式与排版说明》《图书印刷与精装质量整体要求》《图书精装分项质量要求》以及《图书质量奖惩办法》等。此外,编委会还编制印发了《书刊编校规范化手册》。这对质量保障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此外,还有大量的协调工作需要做。湖南有11家出版社参与了文库出版,编委会协调工作量巨大。

三、文库出版规模巨大,耗时长,投资巨大

笔者调查发现,在内容收集方面,各地方文库选编原则基本相同,一是本地人的著述,二是流寓此地的外省人的著述,三是所有关于本地题材的研究。而且,在规模上,地方文库一般都在五六百种之上。湖南《湖湘文库》702种,近4亿字,相当于半部《四库全书》。河北《燕赵文库》700余种,2014年7月启动。新疆《新疆文库》也在1000种以上。湖北《荆楚文库》分为图书文库、荆楚文献数字化文库两大部分,其中图书文库规模将达1000余种,约1200册。

应该说这些地方文库的编辑出版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耗时费力、费钱。湖湘文库中仅《全山全书》修订、辑佚补遗、正讹补漏就花了七年时间。在资金方面,湖南省投入6000万元,国家出版基金资助700万元。据笔者了解,河北对于《燕赵文库》项目准备投资1亿元。新疆、山西、湖北文库的投资计划也都近亿元。这样的巨额投资单靠出版社投资几乎没有可能,政府出资是必由之路。目前,一个省级政府每年拿出1000万元来做一件文化工程也不是什么难事。

当然,这些项目需要很长的时间也是必然的,一般都在五六年以上,长的会达到十年,所以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就有可能留下遗憾。

四、地方文库出版的意义

1.文库出版是对地方文化的总结

地方文库的出版是对地方文化的大盘点,为地方文化建设摸清家底。既是对几千年来的文化总结,也是对清末以来的文化发展的总结,是地方文化的集大成者,地方文化的百科全书。

《湖湘文库》甲编442册是历史文献汇集与整理,该编中很多人的文集是首次整理出版,其中宋代如易祓、丁易东的《周易》著作,胡安国的《春秋传》,胡寅的《读史管见》《斐然集》《崇正辨》,魏了翁的《渠阳集》等,明代如王观国、刘三吾、黄周星、郭金台等人的文集,清代如陈鹏年、王文清、李文炤、熊希龄等人的著作,在湖南均系首次整理出版。这些文献整理对后世相关研究很有帮助,也使这些文献免于流失。

《湖湘文库》乙编259册都是当代人对湖南文化的研究成果,包括湖湘历史、湖湘人物、湖湘考古与古文化、湖湘风物、湖湘文化综合研究、湖湘文史资料汇编、湖湘文化工具书等7个部分。这些研究包含了湖南文化的各个方面,仅就历史研究方面,除了《湖南通史》以外,专题史则有社会史、人口变迁史、政区沿革、党史和经济、农业、科技、教育、近现代工业、文学、美术、书法、书院、民族关系、灾荒、慈善、城市、抗战等各个门类。此外还有人物研究、考古与文化研究、湖湘风物、湖湘文化综合研究、湖南文史资料等,这种研究是空前的,是一个时代的文化总结。事实上,各地出版的文库大多沿袭了这一思路。

2.为本地文化研究提供方便

地方文库因是政府投资,属公益性质,大多数会赠书给各地大型图书馆,如国家图书馆、人民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这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承担的《国家善本再造》工程相似。如果是单本书,这些重点图书馆未必采购,地方文化的此类图书在这些图书馆可能很少。文库由于规模宏大,图书馆一般愿意收藏,对扩大地方文化的宣传有积极意义。为地方人民了解本地历史文化提供方便,提高文化自豪感、文化自信心。

《湖湘文库》每种共要求印1000册,出版社留100册,编委会要900册,向全国100多家大型图书馆邮寄图书。赠送对象为各个省图书馆、全国重点大学图书馆。

这对图书馆来讲也是一件好事,不用花钱就能得到一个地方文库。对于读者来讲也是一件好事,查阅方便。不用再山南海北去寻找。

3.抢救了很多文献

《湖湘文库》在编辑时发现章士钊的《章士钊诗词集》,上海曾经出版过,但是章含之(章士钊的养女)很不满意。夏剑钦特意拜访章含之,章含之十分热情,将诗文稿交给夏剑钦。这次收集到的诗词是原来印本的十倍以上。不久章含之去世。

据介绍,《湖湘文库》中很多人的文集是首次出版,这些文献往往被淹没在图书馆、博物馆,不为世人所知。这些文集的出版实际上是发掘文献,宣传文献,如《王文清文集》《王间运文集》《李文邵文集》《欧阳厚金文集》《霍常林文集》《唐鉴文集》等,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很多史料。

文库出版收集中也有些文献是孤本,或者存量很少,通过文库出版,就会化一为千,减少了文献毁灭的可能性,赋予了文献二次生命。

4.编辑出版了一些双效俱佳的图书

《湖湘文库》中湖南文化世家五卷,如《湖湘文库·湖南历代文化世家、湘潭黎氏卷》《湖南历代文化世家:新化邹氏卷》等。有一卷《湖南历代文化世家:40家卷》销售很好,出版社多次再版。还有《湖南历史人物词典》《记胜文选》《记胜诗选》也都销售很好。

五,文库出版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协调工作任务艰巨

各地文库编委会任务艰巨,需要制定总的规划、实施计划,制定编辑体例,协调作者、各出版单位、印刷厂。有的属于新闻出版广电局,有的属于各方出版集团,也有的是独立的第三方。这里面也有一些困难,在文化体制改革时,过去的出版局与出版集团分家,各地多少都有一些矛盾,这些矛盾会影响文库的出版。

2.浮躁对质量构成威胁

现在的社会较为浮躁,很多人做事急功近利,缺乏奉献精神,好的作者难找。需要找那些不仅有水平,还要发自内心喜欢地方文化,有责任心,甘于奉献的人。

文库中大量的是古籍的点校,工作量很大。河北教育出版社为出版《全元曲》花费8年的时间。文库出版往往涉及几百种古籍,其难度可想而知。

3.资金问题

近一两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增速放缓,一些地方政府出现了财政困难,这有可能会影响文库出版的拨付。所以,文库出版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大量的稿费、审稿费、印制费需要及时付给,一旦断档,工作就可能停止。

4.古籍点校、编辑力量堪忧

现在古籍编辑力量堪忧,古籍编辑挣钱少,很多编辑不愿意干,一些老的古籍编辑大多退休,难以胜任编辑工作。这对编委会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出版社找不到愿意做古籍审校的人员,即使找得到,其编校质量也难以保证。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都遇到了这类问题。

有些省份作者和编辑队伍强一些,比如湖南有专业的岳麓书社,在古籍出版方面编校队伍相对较强。有些省份编校队伍较弱,加上现在社会较为浮躁,研究古籍的人少,对完成任务都是挑战。即使有些人有能力点校,但是,现在这些人大多在高校或研究机构,而高校和研究机构对点校古籍不算科研成果。这降低了参与者的积极性。加上文库稿酬又不高,政府公益项目,不可能给太高的稿酬,致使项目缺乏新引力。

有些省份动用了外省的研究力量,比如湖南,有些研究人员在省外,他们也被纳入进来。本省的文化题材外省的研究人员也会有,有的可能还很专业,所以文库的负责人不能把眼光仅仅盯在当地作者身上,要放眼全国,甚至放眼全世界。

总之,地方文库的出版是一件好事,尽管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已经有一些成功的例子,可以预期,未来几年、十几年还会有不少的地方文库出版,这对地方文化建设、国家文化建设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各方面应该同心协力,共同完成这一创世伟业。

猜你喜欢
文库湖湘古籍
用生命保卫中央文库的陈为人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专家文库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专家文库
我是古籍修复师
湖湘扫描
湖湘扫描
湖湘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