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态圈是怎样“链”成的

2016-01-20 08:00马宇文王航
销售与管理 2015年12期
关键词:生态圈共生社交

马宇文 王航

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已经进入到万物互联、移动互联的社交化时代。新技术和大趋势孕育了商业模式创新和企业价值提升的无限可能,社交化时代的到来向企业提出与外部资源开展全面开放和链接的机会和要求,而这种开放链接需要的载体就是创新生态圈。

企业开放创新生态圈的内涵与架构

1.企业开放创新生态圈的内涵

构建企业开放创新生态圈,企业将不仅关注自身的资源、商业模式、竞争优势,更关注在生态系统中的定位与成员伙伴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成员之间的资源互补、跨界创新、共生发展。

生态圈内涵之一为“开放”。社交化为“开放”提供了天然条件,全球宽带网络和无所不在的移动设备让创新者和用户有了一个可以充分协作的世界。信息成本的下降使交易成本大幅减少,研究工作可以更多地由最适合或最积极的人来进行。

生态圈内涵之二为“创新”。创新不再以一个人或一个集团为核心来完成全部工作,而是互相配合与加速的,就像促进了手机行业发展的不只是iPhone,包括三星、小米等在内的公司共同加速了这个行业中的创新。消费者的消费意见也可以参与进来,消费意见很大程度上改进了生产过程、产品与服务流程。

生态圈内涵之三为“共生”。社交化时代,企业与外界环境呈现共生状态,生态圈中企业及其他利益攸关主体的共生、成长、竞争、自组织、自适应也实现着共同进化。群体加速创新进程,推动生态圈进化扩展,提升生态圈整体的竞争实力。

2.企业开放生态圈的创新领域

在创新全球化时期,新思想、新产业、新商业模式、新创业成为竞争核心,创新无所不在,企业的战略发展、技术研发、市场营销、服务与管理都蕴藏着创新的机遇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机会。譬如,小米公司通过采用互联网模式,鼓励发烧友参与产品的开发改进,实现研发创新;同国内一批优质智能硬件公司合作,打造小米“生态链”,制造业务全外包,实现生产创新;采用网络营销方式开展营销创新,通过微博等社交媒体进行营销传播,打造品牌知名度,通过小米社区和论坛整合“米粉”,培养忠实用户。

3.企业创新生态圈的组织多样性

企业开放创新生态圈中的组织呈现出多样性、异质性特点。

生态圈的参与主体根据其特点可以分为内部创新组织、横向创新组织、知识密集型组织、公共信息组织等。内部创新组织是指企业内部不同的部门或企业集团内的不同企业,横向创新组织多为企业的同业竞争者,纵向创新组织则从产业链的角度挖掘创新合作者,知识密集型组织如科研院所、专业咨询公司等,公共信息组织如政府、行业协会、互联网等。

生态圈中的组织的异质性特点体现在资源、知识与技术、地理等方面,异质性特点使得生态圈的参与主体能够在合作与交流中充分开展跨界创新与融合。例如,荷兰皇家航空公司借助与生态圈多样性参与主体的联合创新,实现对“即时性”的有效管理,如与设备供应商联合开发设备,与专业营销公司合作促进在线商务俱乐部,同阿姆斯特丹国际机场、大学、荷兰合作银行共同开发与运作港口创新基金,为开展航空、航线与机场相关技术创新的新兴公司提供支持,同专业公司合作提供全球专车接送服务等。

4.企业创新生态圈的共生深度

依据创新生态圈成员与核心企业的共生深度,生态圈参与成员可以分为战略合作伙伴、业务合作伙伴、对接联系成员等。战略合作伙伴,与企业共生深入,具有独特的竞争力,在关键领域协作创新,伙伴数量较少,可替代性较弱。业务合作伙伴,数量较大,共生深度一般,具有可替代性。对接联系成员数量巨大,是生态圈的必要构成部分,成员群体贡献了必要的价值。

如在阿里巴巴的生态圈中,在战略合作方面,阿里巴巴联合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向企业推出贷款产品,联合顺丰集团、三通一达及相关金融机构共同构建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在业务合作层面,阿里巴巴平台上的中小企业主,淘宝上的中小店铺、品牌卖家等都是其业务合作的主要伙伴。在对接联系关系层面,全球消费者、批发商等构成生态圈的主要成员。消费群体、企业群体与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的相互拉动形成均衡式良性互动与进化发展。

企业开放创新生态圈的构建与策略

1.创新理念引领

一个想法可以创造一个伟大公司,源源不断的创新理念推动不同企业自发联系,共同创新,形成伙伴关系,逐步进化成更多维度、更多组织、不同层次的共生关系,从而形成创新生态圈,并不断发展、延伸。如阿里巴巴的出现源自马云决定使用互联网与工厂合作改变生产进程;美国最大天然食品和有机食品零售商全食公司的诞生源于其创业者麦基为主流消费者提供天然食品的雄心。

2.组织扁平化激发创新活力

扁平化结构的特征在于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幅度大,优势在于信息纵向流动快,管理成本低,避免创新随着组织层级的上升而被忽略或漠视,激发创新活力。组织扁平化对领导者也提出较高的要求。在扁平化组织中,管理者既要具备出众的业务能力、规划能力,又要扮演好教练和倾听者的角色。谷歌2010年的一份名为《管理为何重要,最出色的管理者如何做》内部报告中举出了8项关键管理行为:一是一名好教练;二是授权给团队、放弃微管理;三是关注并关心团队成员的成功及个人福祉;四是工作富有成效且结果导向;五是善于倾听、分享,是一名优秀的沟通者;六是帮助员工进行职业规划;七是对团队愿景及战略有清晰规划;八是具备关键技术技能,能够给予建议。

3.创新联盟推进联合创新

创新联盟是企业构建创新生态圈的有效策略,联盟的组成方式多样,既有龙头企业强强联合,也有中小企业抱团取暖;既有产业集群促成结盟,也有国内外企业的资源链接。

4.社交化平台链接创新资源

企业开放创新生态圈的扩展与进化过程中,亟需有效挖掘、吸引、融合及利用内外部创新资源,而社交化平台则成为企业链接创新资源的纽带。2013年,两位艺术教师巴勃罗·加西亚和戈兰·莱文通过互联网链接全球资源,使在20世纪消失的“新投影描绘器”重现江湖。新投影描绘器设计、制造、生产资金的来源以及销售,完全以社交化平台链接全球创新资源。

5.企业创新大会激发全面创新

企业创新大会是大规模的头脑风暴会,可以邀请企业多元生态伙伴,畅所欲言,激发各个领域的全面创新。最为典型和最有成效的莫过于IBM的创意脑力激荡大会。IBM自2001年起提出的创新激荡活动,每隔3年举办,每次花3天时间邀集员工、家属、高校教师、业务伙伴参与讨论,开展在线头脑风暴,解决共同关心的议题,或是写下任何关于创新的想法。2008年的创意脑力激荡大会上,9万注册人员在4天时间内提出了3万多个点子,IBM以这些想法为基础,改进产品和经营方法。

结语

企业开放创新生态圈可为企业创造全新的价值、带来颠覆式力量,其力量源泉就是来自于互补、跨界、相互激发、创新、多样化的合作与共生进化。单一企业的视角和力量已不足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未来企业将必然以生态圈为基本形态生存和发展。所有的企业家都要思考自己和企业的开放创新生态圈,把握时代脉搏,实现高速成长。

猜你喜欢
生态圈共生社交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社交距离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新区制造生态圈
跑步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