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女性血清性腺激素的临床意义分析

2016-01-23 03:38艾斯克尔沙地克1帕丽旦库尔班2
关键词:催乳素化学发光性腺

艾斯克尔·沙地克1,帕丽旦·库尔班2

(1.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新疆 和田 848000;2.新疆墨玉县人民医院 新疆 墨玉 848100)

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女性血清性腺激素的临床意义分析

艾斯克尔·沙地克1,帕丽旦·库尔班2

(1.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新疆和田848000;2.新疆墨玉县人民医院 新疆墨玉848100)

目的 观察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女性血清性腺激素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接受不孕治疗患者39例作为研究对象,作为实验组,另选取进行体检的健康者39名与之进行研究比较,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化学发光免疫法实施检测,对比分析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 统计发现,实验组促卵泡激素(14.26±5.29)mIU/mL、促黄体生成素(5.17±3.12)mIU/mL、睾酮(1.63±1.02)ng/dL、催乳素(54.29±30.23)ng/dL等水平高于对照组,雌二醇(17.26±26.01)pg/mL、孕酮(1.02±0.53)ng/d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患者的血清性腺激素值变化在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等不同月经周期呈周期性特点。结论 在女性血清性腺激素检测中运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实施检测有助于保障结果的准确性,为早期诊断及治疗内分泌疾病提供更加有力的临床依据,适合临床做出进一步探究。

化学发光免疫法;女性血清性腺激素;检测意义

实践证明,尽早检查女性血清性腺激素,不仅能快速确定患者的病情,同时还能帮助医生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案[1]。因此,采取何种方法进行检测仍然是临床上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不孕患者39例与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39名展开了对比研究,主要探讨了化学发光免疫法的运用效果,且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接受不孕治疗患者39例作为研究对象,作为实验组,年龄21~46岁,平均年龄(35.02±1.02)岁。另择同一期间接受体检的39名健康者与之进行对比研究,作为对照组,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34.69±2.01)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均行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血清性腺激素检测,具体内容如:检测前,血清标本于卵泡期完成采集,晨起空腹取患者4 mL静脉血,离心处理后再将标本送检。检测内容总共包括6个方面,分别为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睾酮、催乳素、雌二醇、孕酮等指标,操作程序与各项指标的测定标准均参照试剂盒说明书完成。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比较分析两组检测后的血清性腺激素值

经统计得出,实验组检测后促卵泡激素为(14.26±5.29)mIU/mL、促黄体生成素为(40.26±6.02)mIU/mL、睾酮为(6.13±3.12)ng/dL、催乳素为(210.46±61.23)ng/dL、雌二醇为(90.23±36.01)pg/mL、孕酮为(1.03±0.24)ng/dL。对照组检测后促卵泡激素为(7.32±2.12)mIU/mL、促黄体生成素为(8.37±5.11)mIU/mL、睾酮为(2.10±0.72)ng/dL、催乳素为(135.25±45.2)ng/dL、雌二醇为(321.07±42.37)pg/mL、孕酮为(3.41±1.39)ng/dL.两组比较后,实验组促卵泡激素、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睾酮、催乳素等水平较对照组明显较高,雌二醇、孕酮等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24、8.90、2.21、2.07、10.60、10.21)。

2.2观察不孕患者血清性腺激素值在不同月经周

期中的变化特点

卵泡期:促卵泡激素为(4.23±2.29)mIU/mL、促黄体生成素为(5.17±3.12)mIU/mL、睾酮为(1.63±1.02)ng/dL、催乳素(54.29±30.23)ng/dL、雌二醇为(17.26±26.01)pg/mL、孕酮为(1.02±0.53)ng/dL。

排卵期:促卵泡激素为(4.69±3.02)mIU/mL、促黄体生成素为(6.23±4.67)mIU/mL、睾酮为(2.05±1.27)ng/dL、催乳素为(110.22±35.71)ng/dL、雌二醇为(41.28±15.7)pg/mL、孕酮为(1.67±1.12)ng/dL。

黄体期:促卵泡激素为(3.69±4.26)mIU/mL、促黄体生成素为(3.28±2.97)mIU/mL、睾酮为(3.32±1.64)ng/dL、催乳素为(153.71±38.09)ng/dL、雌二醇为(101.23±30.08)pg/mL、孕酮为(3.59±1.52)ng/dL。

综上分析得出,不孕患者血清性腺激素值在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等不同月经周期中呈周期性特点变化。即促卵泡激素及促黄体生成素在卵泡期水平偏低,雌二醇值则随卵泡发育不断增长;促卵泡激素在排卵期增长不明显,促黄体生长素则为快速增长;促卵泡激素及促黄体生成素在黄体期的水平值接近卵泡期中的水平。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及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导致女性不孕的现象逐年增多,严重影响了女性的身心健康[3-4]。不孕症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疾病,其中内分泌失调是造成该疾病的主要因素,因而早期确诊患者病情对预防内分泌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化学发光免疫法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测定技术,适用于各类抗体、激素、药物等项目检测中,具有高特异性及高灵敏度,目前被广泛应用在女性血清性腺激素检测工作中。结合本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行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后,二者之间的血清性腺激素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实验组促卵泡激素(14.26±5.29)mIU/mL、促黄体生成素(5.17±3.12)mIU/mL、睾酮(1.63±1.02)ng/ dL、催乳素(54.29±30.23)ng/dL等水平高于对照组,雌二醇(17.26±26.01)pg/mL、孕酮(1.02±0.53)ng/d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当雌二醇、孕酮水平低于健康者,提示女性卵泡发育不正常,会导致不孕、闭经等情况发生,当催乳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高于健康者,则表示该类患者的排卵功能、黄体功能出现异常。此外,结果显示不孕患者的腺激素值在不同月经周期表现为周期性变化,因此可将排卵期的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催乳素以及黄体期的促卵泡激素等指标的高低变化作为女性生殖系统功能的主要观察指标[5]。

[1]张 斓.电化学发光检测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15):74-75.

[2]郭 辉.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性腺激素的临床意义[J].黑龙江医学,2014,38(04):453.

[3]王志贤,马 玲.胶体金试纸法与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HCG的比较[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14):30-31.

[4]高振霞,朱立梅.两种方法联合检测β-HCG结果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5,9(07):227.

[5]王 霞,刘金玲.化学发光检测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钩状效应1例报道[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03):382-383.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46

B

ISSN.2095-6681.2016.02.165.02

猜你喜欢
催乳素化学发光性腺
男性腰太粗 性腺功能差
化学发光探针构建及应用进展
绝经后妇女血清催乳素水平与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葛洲坝下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性腺退化严重吗?*
乳腺硬化性腺病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和误诊分析
荧光/化学发光探针成像检测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研究进展
化学发光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
利培酮和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PRL和SOD的影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