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心悸(冠心病·心律失常型)治验一则

2016-01-23 09:05韩振友
关键词:心阳薤白气短

韩振友

(崂山保善堂诊所,山东 青岛 266000)

·病例分析·

胸痹心悸(冠心病·心律失常型)治验一则

韩振友

(崂山保善堂诊所,山东 青岛 266000)

对2016年3月17日我门诊首诊的1例胸痹心悸且素有冠心病、阵发性房颤,高血压史的患者病因进行分析,并针对病情应用经验方加灵活辩证加减的中医治疗方法,现将具体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冠心病;心律失常;中医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王某某,女,65岁,2016年3月17日首诊。胸闷气短,心悸怔忡伴头晕不寐10余年,近一个月加重。患者素有冠心病、阵发性房颤、高血压史,每当劳累紧张或心情郁闷、思虑过度则会发作,出现心慌、心悸怔忡、胸闷、身乏无力、双下肢沉重、头晕目眩、头痛等。心电图示:“阵发性房颤、心肌缺血”。血压不稳定,常达到170/105 mmHg。长期应用西药来维持治疗,具体药物不详。一个月前,因家常琐事,着急生气,病情加重。心悸怔忡、胸闷气短,身体自觉极度乏力,活动则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伴头晕眼花,失眠多梦,面色无华。刻下,听诊心律失常不齐,测血压139/84 mmHg。舌淡苔白黄腻,脉结代。中医诊断:胸痹.心悸(心阳不振,气阴两虚);西医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型)高血压3级(高危型)

1.1 病因病机分析

心动悸,脉结代,炙甘草汤主之,脉证相符;加之血压不稳,长期服用“降压药”史,头晕且胀,伴烦躁,此为肝阳上亢之症;时有胸闷憋气,动则气喘吁吁,这正是心阳不振之象。抑肝阳而降血压,振心阳而治胸痹,养气血而平心悸,三管齐下,使血压平稳,心跳规律,心肌缺血改善,从而病情稳定,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1.2 治疗方法

治则:滋阴静心,振阳通痹,镇肝潜阳。方剂:“生脉甘草汤合开胸通痹汤”加减治疗,处方:丹参30 g,薤白15 g,苦参12 g,桂枝8 g,龙牡各30 g,内金30 g,五味子12 g,麦冬15 g,太子参20 g,泽泻30 g,生地30 g,炙甘草10 g,双钩藤30 g(后下),益母草15 g,怀牛膝15 g,天麻15 g,鸡血藤30 g,葛根30 g,川芎15 g,珍珠母30 g,姜半夏10 g,丹皮20 g,七剂,水煎服,日二服[1]。

2016年3 月24日,二诊。心动悸明显减轻,精神状态好转,仍乏力,下肢沉重,活动仍感心悸胸闷气短。头昏脑胀亦有减轻。继用“生脉甘草汤合开胸通痹汤”加减治疗,并加重补气和重镇药。处方:生地30 g,内金30 g,广木香10 g,五味子12 g,麦冬15 g,党参20 g,砂仁6 g,黄芪30 g,丹参30 g,薤白15 g,姜半夏10 g,枳实15 g,双钩藤30 g(后下),益母草15 g,怀牛膝15 g,天麻15 g,桂枝8 g,龙牡各30 g,柴胡15 g,黄芩12 g,火麻仁15 g,丹皮20 g,泽泻20 g,云苓30 g,炙甘草12 g,焦枣仁15 g,七剂,水煎服,日二服。

2016年3 月31日,三诊。患者心悸心慌明显好转,脉已规律,弦紧。仍头晕头胀痛,活动则胸闷气短,眠差多梦。“开胸通痹汤合生脉甘草汤”加减治疗。处方:柴胡15 g,黄芩12 g,丹参30 g,薤白15 g,姜半夏10 g,云苓30 g,生地30 g,内金30 g,桂枝8 g,龙牡各30 g,太子参15 g,黄芪30 g,砂仁6 g,广木香10 g,丹皮15 g,焦枣仁15 g,生白术30 g,枳实15 g,益母草15 g,天麻15 g,双钩藤30 g(后下),火麻仁15 g,炙甘草12 g,五味子10 g。七剂,水煎服,日二服。

2016年4 月7日,四诊。心慌心悸,胸闷气短,下肢沉重,乏力,动则加重皆明显好转,能长时间活动,期间在体育场参加太极拳表演后,负重五六公斤东西,步行四公里回家,未见心悸气短胸闷等症。血压平稳,但仍觉头昏脑胀。病情大为好转,继服七剂,以巩固疗效。处方:黄芪30 g,桂枝8 g,龙牡各30 g,焦枣仁15 g,柴胡15 g,黄芩12 g,丹参30 g,薤白15 g,姜半夏10 g,云苓30 g,丹皮15 g,益母草15 g,生白术30 g,枳实15 g,天麻15 g,双钩藤30 g(后下),火麻仁15 g,炒莱菔子20 g,公英15 g,砂仁6 g,太子参15 g,生地30 g,内金30 g,广木香10 g,五味子12 g,炙甘草12 g七剂,水煎服,日二服[2]。

心动悸,脉结代,炙甘草汤主之,脉证相符,就可应用,疗效却非一早一夕之间就能见效,临证时常多并见心气阴两虚之心慌,自汗,舌淡红少苔,本人将“生脉饮合炙甘草汤”加减,创拟“生脉甘草汤”大大的提高了疗效,缩短了治疗疗程。方组:党参15~30 g,麦冬15 g,五味子12 g,炙甘草15 g,生地30 g,黄连10 g,炙远志15 g,苦参10~15 g。处方功效:清心除烦,养阴和脉;主治:心动悸,脉结代,出汗、乏力。加减:心动过缓者,去苦参,加桂枝6~15 g;不寐者,加焦枣仁15 g,珍珠母30 g,灵磁石20 g; 烦躁,夜汗者,多合桂枝加龙牡汤;胸闷气短者,多合“开胸通痹汤”[3]。胸痹,心阳不振,痰浊瘀阻为主要病因病机,治疗以“振奋心阳,化瘀通络,豁痰利气”为主,应用自拟“开胸通痹汤”,消除胸闷胸痛,疗效甚验。方组:丹参30 g,薤白15 g,姜半夏10 g,桂枝6~15 g,茯苓15~50 g,生白术30 g,炙甘草10~15 g,泽泻15~30 g,厚朴15 g,炒枳实6~30 g。功效:通脉豁痰,开胸利气,健脾利水,振奋心阳。主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动则气短喘息,甚或端坐呼吸不能平卧者。

[1]迟玉双.浅析中医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

本文编辑:吴宏艳

R259

B

ISSN.2095-6681.2016.36.196.01

猜你喜欢
心阳薤白气短
标点符号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揭开气短背后的玄机
气短到底短在哪里
薤白 白薤露中肥
中年养生话薤
调治便秘药膳两款
前桃后杏终归无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薤白小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