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的研究

2016-01-23 10:59代世荣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6年6期
关键词:先玉斑病高产

代世荣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金塘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昭通 654601)

1 品种选择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首先就是对品种的选择,优良的玉米品种才是玉米高产的核心与基础。品种选择的过程中,必须从当地的土壤条件入手,选择根系与叶片生长比较发达,并且株型比较紧凑的优良玉米品种。玉米品种的根系如果比较发达,那么它对于水分与营养的吸收就比较有优势,玉米叶片紧凑有助于更好的吸收阳光。品种选择的过程中,要将病粒与坏粒仔细挑出来,要从根本上保障玉米种苗的质量,才能提高玉米的质量和产量。例如:选用先玉335和农大698。先玉335这种玉米品种属于杂交玉米品种,最先是美国先锋公司培育成功的,先玉335幼苗具有很强的长势,而且植株紧凑,根系发达,籽粒比较饱满,叶片呈上举的态势。实践证明,先玉335抗病虫害能力、抗倒伏能力、适应性都比较强。农大698是我国玉米改良中心研制培育的玉米产品,属于一种性状优良的玉米品种。在植株方面属于半紧凑型,但是果穗比较大,而且尖部光秃,抗病虫害能力强,尤其在穗腐病方面具有其他玉米品种无法比拟的优势。

2 种植密度

玉米高产栽培过程中对种植密度的合理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玉米含有一定量的干物质,这些干物质通常是在叶片的光合作用下而形成的。如果密度过低,单位农地的玉米对光照的利用效率就比较低,从而影响到玉米的产量。密度如果过高,单株玉米光照减少,也会影响到玉米的生长,最终还是会影响到玉米的产量。因此,种植密度必须要合理,过大过小都会影响玉米的实际产量,可以根据玉米的品种来对种植密度进行合理的调整。例如:先玉335,种植密度过小时,先玉335的实际产量会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植株密度一旦达到66000株每公顷,先玉335产量可以达到最大化。而密度一旦超过66000株每公顷时,产量就会受到影响。又如农大698,密度如果比较小,农大698的产量也会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当植株密度达到60000株每公顷时,产量可以实现最大化。超过60000株每公顷时,产量反而会降低。由此可见,种植的密度必须要合理,不然就会影响到玉米的产量,选择不同的品种种植密度也会不同,还需要注意的是种植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品种与实际情况合理调整种植密度,这样便会实现产量最大化。

3 合理灌溉

要实现玉米高产充足的水分必不可少,我国地域广大,各种气候条件及复杂的地形往往决定了仅仅依靠天然的灌溉,会导致部分地区玉米种植水分不足的情况存在,根据地区地形设置合理的人工灌溉能够弥补天然灌溉的不足。玉米成长过程中需要的水分较多,不仅要在播种之前进行浇水,而且在玉米成长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灌溉,例如:拔节水、灌浆水等等,这样才能确保玉米实现高产。

4 科学施肥

玉米高产自然离不开合理的施肥,对于玉米施肥方式来说有两种:在玉米种植之前,需要对土壤进行一次施肥,目的是增加基肥的功效,这样才能保障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土壤能够提供足够的肥力,基肥选择可以是有机肥、氮磷钾复合肥等等;针对玉米大喇叭口期需要增加氮肥,氮肥是玉米后期生长必须补充的肥料,从而实现玉米高产。

5 防治病虫害

影响玉米产量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便是病虫害。玉米在成长过程中通常会遇到或多或少的病虫害,针对病虫害防治必须要及时开展,才能保障玉米植株的健康,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病虫害防治措施应该要坚持防患于未然的原则,玉米在播种之前就可以实施病虫害防治措施,因为玉米种粒中难免会携带一些病菌,在具体播种时,这些病菌极有可能顺着种粒直接进入到土壤,这样便会造成常年性病害,最终影响玉米的产量。化学防治病虫害是非常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同时也需要根据玉米的品种来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防治。例如:先玉335,这个品种对茎腐病的防御效果比较高,但是对于弯孢菌叶病、黑粉病的抗性就不高,极有可能感染到小斑病、大斑病、矮花叶病等等。因此,针对先玉335这类玉米品种需要提前进行病虫害防治,要针对黑粉病与弯孢菌叶病进行防治,尤其要注意大斑病、小斑病、矮花叶病的防治工作。例如:通过对玉米植株进行喷雾病虫害防治时,还可以适当选择具有杀虫剂的颗粒或者粉剂,适当采用撒施的方式,这样能够最大限度防治地下害虫、玉米螟对玉米的破坏,从而保障玉米的产量。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实现玉米高产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玉米品种选择、种植密度、合理灌溉、科学施肥、防病虫害等等方面研究了玉米高产技术的要点,旨在为我国农业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1] 张爱花.浅谈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5(20):117-118.

[2] 李丽.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6(6):194,261.

[3] 路慧娟.浅谈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J].农民致富之友,2016(16):176.

猜你喜欢
先玉斑病高产
日光温室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黄瓜靶斑病咋防治
大白菜要高产这样管理
化控剂对不同玉米品种倒伏性及产量影响
黄南州同仁地区玉米不同品种试验比较分析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会宁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收获期试验研究
浅析玉米小斑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
试论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