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观察

2016-01-23 11:26赵长秋
关键词:原发性状态高血压

赵长秋

(吉林省磐石市红旗岭镇卫生院,吉林 磐石 132311)

心理护理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观察

赵长秋

(吉林省磐石市红旗岭镇卫生院,吉林 磐石 132311)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39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降血压及对症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干预时间为1个月。结果本组39例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心理状态良好者27例,心理状态一般者11例,心理状态欠佳者1例。结论心理护理对于改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心理护理;效果观察

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随着我国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较以往明显增多,由于原发性高血压可引起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如肾、脑、心等,故而给老年人的健康及生命带来严重的威胁,需要积极的治疗[1]。另外,原发性高血压属于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治疗,在长期的病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易于出现一些心理问题[2],因此在治疗的同时需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近年来笔者针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了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3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62~72岁,平均(67.4±3.5)岁,原发性高血压病程4~20年,平均(10.3±2.7)年,合并疾病情况:合并冠心病者10例,合并高脂血症者15例,合并2型糖尿病者5例,合并慢性肾脏病者2例。

1.2 治疗方案

全部患者均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排除合并有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血液系统严重疾病等,且签署研究同意书。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以有效控制血压,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或基本正常,同时给予对症治疗,如降血糖、降血脂、改善血液循环、保护肾功能等;在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1个月。

2 护理干预

2.1 心理分析

本组患者均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但具体情况则不相同。因此护士应注意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与患者本人、患者家属的交流,掌握患者的性格特点,以及其存在的心理问题,是属于单一心理问题,还是存在多种心理问题,针对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分析心理问题的轻重缓急,以便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

2.2 健康宣教

部分患者由于缺乏医学知识,过于看重自己的病情,对原发性高血压所能引起的并发症过于担心,从而易使患者出现焦虑、悲观、紧张甚至恐惧等严重的心理问题,故而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宣教,包括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特点,并发症及危害,注意事项,治疗方法及预后等,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避免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同时有利于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能够积极地配合医生和护士开展工作。

2.3 放松训练

紧张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而其又可诱发其它心理问题,因此护士帮助患者进行放松训练,以缓解心理压力。教会患者掌握一些自我放松的方法十分重要,如平静深呼吸法、肌肉放松训练等,均有利于使患者的身心保持放松的状态[3];其次,可采用一些外在放松方法,如播放音乐,播放小品、相声及娱乐节目等,使患者的心情保持舒畅、心态保持乐观,并转移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且具有较好的效果。

2.4 社会支持

老年人各性孤僻,且多面临子女不能陪护,故而孤独感较强,故而护士应积极与患者的家属、朋友进行沟通,争取更多的来自家庭及社会的支持,多看望、探视患者,与其交谈,并给予鼓励、安慰和支持,使其感受到来自家庭、朋友的关心和温暖,对于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是十分有效的[4]。

3 结 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1]

采用SPR-S心理评分法进行评分,总分为0~30分,其中属于心理状态欠佳0~10分,心理状态一般11~20分,心理状态良好21~30分。在护理干预前及护理干预后各测量1次。

3.2 结果

本组患者共39例,在护理干预前SPR-S评分均低于10分,经护理干预后,心理状态良好者27例,心理状态一般者11例,心理状态欠佳者1例。

4 小 结

综上所述,原发性高血压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患者心理负担重等特点,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明显下降,因此需要给予积极的对症治疗,同时应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干预。本研究结果即表明,针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积极的心理护理措施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的作用,故值得推广。

[1] 尚玉秀,杨 骅.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措施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5,3(2):153-154.

[2] 张 涛,周 萍,何存芳.探讨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干预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9):249-250.

[3] 赵 静.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6.3(14):2821-2822.

[4] 李美荣,陈月禄.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22):158-159.

本文编辑:李 豆

R473.5

B

ISSN.2095-6681.2016.26.115.02

赵长秋(1975年-),女,吉林省磐石市人,汉族,大专,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内科疾病的临床护理。

猜你喜欢
原发性状态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状态联想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