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2016-01-23 21:36王文娟黑龙江省泰来县人民医院心内科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关键词:充血性卡维地洛心衰

王文娟(黑龙江省泰来县人民医院心内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王文娟
(黑龙江省泰来县人民医院心内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目的研究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5年8月~2016年10月作为研究时段,我取对象是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82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的研究对象是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心衰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卡维地洛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治疗组的各项心功能指标相对改善较好,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39%),观察组发生率为(7.3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采用卡维地洛进行治疗效果较好,而且不良反应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卡维地洛;慢性充血性心衰;临床疗效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由于肺循环和体循环长期处于充血状态,心室负荷过重,使得心肌的收缩力减弱,心血流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是心脏疾病发展到终末阶段的表现,具有很高的病死率[1]。本次将2015年8月~2016年10月治疗的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82例进行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时间设定为2015年8月~2016年10月区间,纳入的研究对象为8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查阅临床相关资料,选用两种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即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的纳入对象为41例;对照组共41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51~76岁,平均年龄为(63.6±6.2)岁,采用NYHA法进行心功能分级,其中心功能Ⅲ级29例,Ⅳ12例;观察组共41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1例,年龄51~81岁,平均年龄为(65.8±7.7)岁,采用NYHA法进行心功能分级,其中心功能Ⅲ级21例,Ⅳ20例;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2)有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以及周围血管的病变。(3)排除合并恶性肿瘤以及慢阻肺的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查阅相关临床资料,对82例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无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展开一系列的对比。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的心力衰竭的治疗,包括采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以及强心类的药物,同时,给予患者低流量、低浓度氧气吸入、绝对卧床休息和低盐低脂饮食。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卡维地洛进行治疗,卡维地洛(生产厂家: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021)每日2次,6.25 mg/次,最大剂量≦50 mg/日。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心功能变化[2]。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心功能指标包括:LVES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F(左室射血分数)。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头晕、疲乏等。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SPSS 16.0对所研究的观察指标开展有效的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采用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平均数n,%表示(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用x2检验。两组间分析的观察指标数据差异明显,即(P<0.05)。

2 结 果

2.1 心功能指标的比较

对照组:LVESD(43.04±3.50)mm、LVEDD(53.36±3.22)mm、LVEF(47.24±4.11)观察组:LVESD(36.41±3.32)mm、LVEDD(47.32±4.35)mm、LVEF(54.23±3.05)。观察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对照组:胃肠道不适、头晕、疲乏分别发生4例、3例、3例;观察组:胃肠道不适、头晕、疲乏各发生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39%),观察组发生率为(7.3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是各类心脏疾病的终末发展阶段,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是左心衰竭。临床上常采用强心剂、利尿剂以及血管紧张素等进行治疗。此次研究中对观察组的患者加用卡维地洛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卡维地洛属于β受体阻滞剂,在扩张血管的同时不会导致体内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提升,因此,可以彻底的阻滞交感神经系统。此外,卡维地洛可以快速的抑制心律失常的发生,从而降低了由于心力衰竭而导致的猝死,并且对心肌细胞和组织心肌的重构有着保护作用[3]。这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39%),观察组发生率为(7.3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采用卡维地洛进行治疗效果较好,而且不良反应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1]李春霞,白 莹.卡维地洛用于慢性充血性心衰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60):1.

本文编辑:王 琦

R541.6

B

ISSN.2095-6681.2016.28.071.01

猜你喜欢
充血性卡维地洛心衰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分析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卡维地洛+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影响分析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估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87例临床疗效分析
美托洛尔与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