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检查在心源性肺水肿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6-01-23 21:36屈洪波吉林省胜利医院吉林长春3005吉林大学南岭校医院吉林长春30000
关键词:肺门肺水肿心源性

迂 鑫,卢 慧,屈洪波(.吉林省胜利医院,吉林 长春 3005;.吉林大学南岭校医院,吉林 长春 30000)

CT检查在心源性肺水肿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迂 鑫1,卢 慧2,屈洪波1
(1.吉林省胜利医院,吉林 长春 130052;2.吉林大学南岭校医院,吉林 长春 130000)

目的探讨CT检查在心源性肺水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34例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肺部CT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共纳入34例患者,间质性肺水肿25例(占73.53%),肺泡性肺水肿9例(占26.47%);33例出现胸腔积液(占97.06%),1例无胸腔积液(占2.94%);全部患者均出现心脏外形改变,以左室及左房扩大、左心室明显扩张最为常见。结论心源性肺水肿的CT检查征象明显,且具有特征性表现,提示CT检查在心源性肺水肿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故值得推广。

心源性肺水肿;CT检查;诊断;应用价值

心源性肺水肿(cardiac pulmonary edema)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多由左心功能不全所导致,可分为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和慢性心源性肺水肿2类[1],其中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以肺泡性肺水肿为主要表现,具有发病急、病情重重等特点,故临床医生对其认知度较高;而慢性心源性肺水肿则以间质性肺水肿为主要表现,具有起病较缓、症状隐匿等特点,故而以临床及影像学的表现不易与其它系统疾病相鉴别[2]。CT检查是诊断心源性肺水肿的重要手段,为明确CT检查在心源性肺水肿诊断中的价值,笔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6年2月吉林省胜利医院收治的34例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44.5岁~75岁,平均年龄(56.3±3.8)岁,体质量48.5~86 kg,平均(66.1±4.5)kg,基础心脏病分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8例,风湿性心脏病14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均排除合并有肺源性心脏病、恶性肿瘤、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者。

1.2 临床表现

全部患者均符合“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诊断,且有以下临床表现:呼吸困难,或轻或重,且在卧位时明显加重,伴有咳嗽、咳痰、痰色白,或呈粉红色泡沫痰,亦见痰中带血,可伴有发热、心悸、气短、胸闷及焦虑障碍等表现,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干啰音、哮鸣音等,且与体位变化有关,心脏彩超检查可见左室收缩功能下降等特征。

1.3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同一CT检查设备进行肺部CT检查,在开始进行CT扫描前,告知患者做屏气联系,但对于呼吸困难明显者,应告知其尽可能采用平静呼吸;扫描范围为肺尖至膈肌水平面,嘱患者取仰卧位,在一次屏气状态下沿足侧向头侧进行全面螺旋式扫描;设置好各项参数,电压调至120 kv,螺距、矩阵、层厚参数及重建层厚参数等均统一设定。对于肺部CT征象的分析,则由2位高级职称医师分别独立完成,如二者间存在分歧则应进行协商,最后出具结果。

2 结 果

本组共纳入34例患者,其中间质性肺水肿25例(占73.53%),肺泡性肺水肿9例(占26.47%);胸腔积液33例(占97.06%),其中双侧积液者31例(占91.18%),单例积液者2例(占5.88%),无胸腔积液者1例(占2.94%),33例胸腔积液患者中合并有叶间裂积液者11例(占32.35%),合并有叶间裂增厚者6例(占17.65%);心脏外形改变者34例(占100%),其中单纯左房扩大者4例(占11.76%),左心室扩张明显者10例(占29.41%),左室及左房扩大者15例(占44.12%),全心扩大者5例(占14.71%)。

3 讨 论

心源性肺水肿是由于左心功能衰竭、静脉压升高引起肺淤血所导致,病情较重,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影像学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方法,如胸部X线片、肺部CT等。心源性肺水肿患者CT检查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可见肺纹理、肺门、支气管血管束的增粗和模糊,支气管、小叶间隔增厚,可见胸腔积液,肺门影扩张,而肺泡性肺水肿可见以肺门为中心的蝶翼样片状高密度影;另外,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多见心脏外形增大,心胸比例增加,且程度、位置不一[3]。以上特征为CT检查诊断心源性肺水肿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另外,在CT检查时应注意心源性肺水肿与其它疾病的鉴别,避免发生误诊,如肺炎,表现为双侧肺对称分布片状高密度影,且心影不扩大,与心源性肺水肿有明显的区别[4];再如癌性淋巴管炎,其CT检查可见小叶间隔呈串珠样增厚、肺门淋巴结肿大、分布变化范围较小等,心脏无改变,与心源性肺水肿不同;而对于一些肺部原发疾病,如肺间质纤维化、尘肺,其CT表现可见小叶间隔及支气管血束扭曲、变形,而心源性肺水肿则无此表现。由上可见,CT检查在心源性肺水肿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故值得推广。

[1]江永尧,刘建新.CT在心源性肺水肿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意义[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53-54.

[2]郭鹏举.急慢性心源性肺水肿的 X 线与CT对比研究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6):75-76.

[3]王增状,姜 领,鞠衍松,等.心源性肺水肿的CT征象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12(6):36-39.

[4]黄继权.心源性肺水肿的CT诊断[J].吉林医学,2014,35(9):1800.

本文编辑:王 琦

R541.6

B

ISSN.2095-6681.2016.28.072.01

迂鑫(1980-),男,黑龙江铁力人,主治医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医学影像学。

猜你喜欢
肺门肺水肿心源性
高原性肺水肿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的价值
肺部超声对肺水肿严重程度及治疗价值的评估
肺门单中心Castleman病CTA“抱球征”1例
现场快速评估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
心源性猝死的10个“魔鬼时刻”
单纯右冠状动脉闭塞并发肺水肿的机制探讨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急性非心源性胸痛治疗体会
美皮康用于心源性水肿所致皮肤溃烂护理的疗效观察
肺超声在心源性肺水肿诊疗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