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分析

2016-01-23 21:36徐海波黑龙江省泰来县人民医院中医内科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心绞痛心肌梗死

徐海波(黑龙江省泰来县人民医院中医内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分析

徐海波
(黑龙江省泰来县人民医院中医内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分析。方法择取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中,显效有32例,有效为7例,无效为1例,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中,显效有22例,有效为12例,无效为6例,有效率为85%;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比较可得,x2为4.832,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疗效十分确切,但其作用机制还没有完全阐明,尚需进一步研究。

血府逐瘀汤;加减;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后的一个月内所出现的心绞痛称之为梗死后的心绞痛,即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范畴。发生梗死后的心绞痛,说明存在着残余的心肌缺血及高度狭窄冠状动脉和冠脉循环的贮备能力有明显的下降。发生这种心绞痛,通常为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结果。由于此类心绞痛的病情变化起伏较大,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对于AMI的近期和远期的预后都有影响[1]。本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40例梗死后的心绞痛患者,并与进行常规治疗的40例患者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AMI梗死后的心绞痛80例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将上述患者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在31至79岁间,平均年龄为(57.93±3.26)岁。对照组中,男21例,女9例;年龄在34至76岁间,平均年龄为(56.69±1.14)岁。上述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且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2]

参照《中医内科学》相关标准。中医辨证当属瘀阻气滞患者。其临床症状为头痛、胸痛,久治不愈,如针刺般疼痛,或是呃逆不止、失眠多梦,入暮潮热、急躁易怒、心悸怔仲、舌质暗红、弦紧或脉涩。

1.3 方法

上述患者在入院后同时进行心电图、血常规检查。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及阿司匹林肠溶片。研究组在常规的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血府逐瘀汤方中:枳壳9 g、当归12 g、桃仁15 g、红花15 g、生地12 g、赤芍10 g、牛膝10 g、川芎12 g、柴胡6 g、桔梗10 g、甘草6 g。加减治疗:气虚患者加人参12 g、黄芪12 g、党参12 g;阳虚患者加细辛3至5 g、桂枝10 g、附子10 g;严重胸痛患者加延胡索10 g、郁金10 g、丹参12 g;痰浊患者加瓜蒌10 g、半夏12 g;心悸失眠患者加酸枣仁6 g、夜交藤10 g。每天一剂,水煎煮后取汁,早晚2次进行服用,治疗周期为两周。比较两组的用药效果。

1.4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疗效标准,共分为无效、有效及显效。显效为没有心绞痛或症状基本上消失;有效为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降低,间隔的时间延长、发作的时间变短;无效为心绞痛没有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数+有效数)/总例数%。

1.5 统计学分析

均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中,显效有32例,有效为7例,无效为1例,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中,显效有22例,有效为12例,无效为6例,有效率为85%;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比较可得,x2为4.832,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梗死后的心绞痛,其主要病因为梗死后相关血管严重的残余狭窄,冠状动脉收缩或是痉挛和短暂心肌的耗氧量增加均可以诱发梗死后的心绞痛[3]。不通则痛,瘀则不通。血府逐瘀汤是由桃红四物汤和四逆散加上桔梗和牛膝组成。桃红四物汤的功效为活血化瘀、养血;四逆散的功效为行气和血、舒肝;桔梗载药上行、主开肺气;枳壳主升降上焦之气,能够使患者心律减慢,可治疗并控制心房纤维的颤动及室性期前收缩,方中生地黄、桔梗、黄芪可以延长心脏的绝对不应期,进而有效抑制异位的节律。

而现代的药理学研究则表明,血府逐瘀汤可以增加血流,扩张血管,改善机体的微循环;降低了心肌的耗氧量,提高了心肌的耐氧能力;清除氧自由基,治疗再灌注损伤;有效抑制了血小板的聚集,增强了纤维蛋白的降解,稳定了血管通透性,促进了炎性物质的吸收;同时改善和促进了心肌的侧支循环,起到了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抗炎、镇痛作用。

本文研究表明,血府逐瘀汤治疗梗死后的心绞痛具有确切的疗效,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应通过大样本、大规模的临床对照实验作进一步确定。

[1]李 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临床疗效[J].中西医结合,2015,23(8):61-62.

[2]肖 进.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45例[J].河南中医,2015,35(6):1245-1247.

[3]王 洋,朱志林,李北和,等.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2015,21(10):90-92.

本文编辑:王 琦

R259

B

ISSN.2095-6681.2016.28.156.01

猜你喜欢
血府逐瘀汤心绞痛心肌梗死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Effect of Xuebijing injection on hematopoietic homeostasis of LPS induced sepsis in mice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