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最重要的就是在田间观察的眼光

2016-01-24 22:42归黎明
种子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市场前景培育出鸡毛

育种最重要的就是在田间观察的眼光

口述者:归黎明 年龄:40岁 领域:传统育种

在做育种之前,我干过厨师、汽修,后来在长征蔬菜种子公司搞育种,是子承父业。这一行很辛苦、很枯燥,要耐得住寂寞。当培育出好的品种时,也很快乐。

育种需要时间积累,培育一个品种,从材料收集、初代选育、杂交组合、推广到使其适应市场,周期大约7~8年。对于育种体系的建设,10年才刚起步,20~30年才能形成种子产业化。在持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技术的更新、资源的积累才得以实现。

我们得考虑未来市场上需要的是什么,针对大的趋势,来制定育种计划。这个趋势指的是10年以上的长期趋势,种子的品种不可能批量生产,我们的品种是推广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

比如,七八年前,我们培育出“机收1号”青菜种子,考虑的是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种地的人越来越少,收割需要的劳动力比较多,我们的育种思路是,让鸡毛菜适应机械收割。

普通鸡毛菜品种下胚轴高3 cm,而“机收一号”可达到5 cm以上,叶片相对小,这样菜就不易倒伏,适合机械收割。当时这个品种作为储备品种,如今随着农业机械化到来,大型生产基地已实现了鸡毛菜机械化收割,今后小型收割机的推广会让该品种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人不可能天天换手机,但天天都要吃菜,我觉得这个市场前景非常好。但如果没有非常多的积累,到时候需要青菜萝卜,你就拿不出来。

我们销售状况平稳上升,青菜品种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花菜也挤进前10名,辐射面达到全国各省,牢牢掌握种源,还有外域繁种基地达413.3 hm2。

不过,这不是一个暴利行业。风投方面,不了解这行的人,不敢进入;对行业了解的人,我们又有顾虑。有的人喜欢长期回报,但要求高利润。

我们正式员工有15人,算上劳工、村民等外来帮手有30人。研发团队里有老专家,也有硕士生、本科生和大专生,横向合作单位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

在上海嘉定徐行,我们的基地有10 hm2。大棚、沟渠道路、库房等生产设施都由政府投资,我们以租赁方式获得使用权,目前租期10年,预期要待更久。土地很重要,我们最需要一个稳定的基地,而30年来,因为农业要为工业让路,我们搬了5次家,每次搬都要重新规划,非常麻烦。

在年轻人眼中,这是一份长期、重复、乏味的工作。如今,政府有对农业人才的扶持政策,比如提供房屋补贴,这对我们很有帮助。

培养人才需要多年积累经验并形成理念,育种最重要的就是在田间观察的眼光。以前人们要解决温饱,现在则要好吃。市场正在细化,更需要我们多方面考虑。

猜你喜欢
市场前景培育出鸡毛
景观软装在地产景观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俄罗斯培育出能够发光的植物
中国硝酸钾生产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抗衰老市场前景可期 功能性原料成“克敌”利器
新纪录
03 农业航空植保市场前景广阔
捐鸡毛
科学家首次培育出人猪嵌合体胚胎
父亲“跨越式”家教培育出24岁女博士后
张飞丢鸡毛(四)